谈谈几个医疗器械股

发布于: 雪球转发:152回复:170喜欢:370

创新药和医疗器械是最近半年杀跌的重灾区之一,我们今天先谈谈医疗器械。器械这波杀跌最主要是国家集采对于很多细分行业底层逻辑的破坏,从最早的冠脉支架到骨科关节,进口替代不强,但蛋糕一下子缩小很多。从现在开始,的确要在集采预期之下,去看器械的成长环境。另外,也要对集采边界,集采带来的格局变化有所判断。

乐普医疗乐普就不多说了,现在已经转到新冠原料药逻辑了,啥时候主逻辑回归到医疗器械这边再说。

佰仁医疗现在A+H我都看,对比着 启明/心通/沛嘉的市值,的确看不懂佰仁。

威高骨科/大博医疗/三友医疗处于骨科集采漩涡的几个票,还在重新找集采后的估值锚定点。其实如果不集采,三友这种特色骨科脊椎企业发展还挺好的,业绩预告也是超预期,但集采之后,要按照规则和结果重新评估未来的企业发展态势。当然三友也外延收购水木天蓬布局超声骨刀,其实也算是不错的方向。

健帆医疗:健帆应该是A股市值最大的大单品医疗器械,大单品这种事情,发展快的时候,业绩弹性强,但预期不好或者业绩慢下来的时候,也缺乏韧性,算是双刃剑吧!最近长春高新的广东集采预期价格降幅较大,导致大家也担心健帆被集采被降价,的确很多透析产品都被集采过,血液灌流器也纳入过某地级市集采目录,但健帆产品和服务更有优秀,未来血液灌流器是否会大面积集采还处于不确定的状态。所以,现在的健帆依然是大单品+稳定增速(股权激励预期是30%)+集采预期的投资类型。

欧普康视:半年前,OK镜作为消费类器械,还万人追捧,结果到现在就跌得没人看好了。其实说白了,OK镜和什么出生人口减少,中小学双减之类都是弱逻辑,归根结底,一方面是种植牙集采预期,让大家觉得集采边界扩张到自费的消费器械领域了,另一方面欧普的偏基层销售终端优势,而实际二级医院以上才有验配资质,这是否会演化成风险点。OK镜的主要驱动力其实还是近视需求和较低渗透率,以及不同近视防控产品之间的竞争。而近半年的下跌,背后就是逻辑松动和估值触顶下滑的双重作用导致的,至于跌倒这个估值水平,是否算底部区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爱博医疗作为人工晶体国产龙头以及OK镜后期之秀,市场对于爱博在眼科领域的发展有更高的期望。的确,人工晶体集采中,爱博是国产市场份额上升最多的品牌,OK镜领域借助爱尔渠道快速成为国内第二梯队品牌,同时延伸布局到彩瞳等领域。总体来说,热闹的时候,市场就直接看齐国外的爱尔康博士伦,但路要一步步走,爱博的经营趋势不错,但离眼科巨头的地位还有很多路要走。等到人工晶体集采深化、价格逐轮降低,OK镜达到第一梯队增速趋缓之后,爱博也要去找新的增长驱动力

南微医疗:南微通过止血耗材和谐夹,真正做到差异化创新,并 PK掉进口品牌。同时也做到了40%收入来自海外的全球化布局。和谐夹之后,大家也再找第二个爆款,但爆款产品要有技术和市场的契机,南微整体还是跟着内窥镜行业发展趋势走。同时,南微也在布局一次性内窥镜和OTC等领域,也希望在新市场形成新的优势竞争产品。总体来说,南微作为内镜耗材龙头地位很明确,但过去几年的疫情对于内镜相关领域的增长,的确受到了一些影响,国内外业务是否能够快速恢复以及新产品是否能够快速上量,是南微是否能够保持估值溢价的关键。

惠泰医疗冠脉外周通路和电生理双主业。旗下埃普特冠脉导管导丝借助集采快速提升了市场份额,算是少有的集采受益品类吧!而电生理以前靠电极导管为主,而在三维电生理设备获批之后,可以正式做到设备耗材全布局的电生理厂商。所以,整体看冠脉、外周、电生理都以导管导丝为切入点,快速增长,但集采深化后逻辑如何演绎,电生理在强生一股独大之下如何突破,是惠泰未来几年的主要逻辑验证点。

心脉医疗冠脉支架集采后,心脉已经成为微创体系唯一正常盈利的业务单元,而心脉也的确在主动脉支架领域,通过差异化产品优势,建立了较强的竞争力,同时静脉、外周等领域也有所布局。心脉的案例告诉我们,只要把一个市场做深做透,研发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都能够成为一个优秀公司。

开立/澳华:把两个内窥镜软镜企业放在一起说,内镜应该算是市场份额大部分还在外资手中,国产刚刚开始有所突破的医疗设备大品类之一,而两家内窥镜业务都给了50%增速的预期,后续就看软镜这个大品类市场格局如何演化,国产企业是否能够不断升级换代新产品,持续进入到高等级医院,市场份额一步步提升。

迈瑞医疗最后拿迈瑞结个尾,毕竟国内医疗器械设备领域,迈瑞已经超越后者几个身位,无论从产品线布局广度,还是全球区域覆盖完整性,都是其他企业望尘莫及。担心大单品受单一政策干扰的投资者可以直接选择更加稳健的迈瑞。而以迈瑞的百亿利润体量,也有足够研发能力和现金储备去开拓新产品领域以及全球化并购。对于迈瑞的发展,已经不用去看单一产品变化,和单一区域影响,国内就看疫情之后医疗新基建驱动,国外就看几个拳头产品和GPS等全球老牌企业竞争,看中等发达国家的市场份额,看发达国家的定点突破。

总结:好了,写了几个自己觉得有意思的医疗器械股票,其中好几个都在下跌趋势中,快创新低了。写篇文章安慰一下大家,很多优秀的器械公司还是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的,现在跌得多,说明以后涨得高。

小贴士:大家对国家集采很关注,按照集采预期的远近程度给大家排个序。消费类器械(OK镜)>医疗设备(影像设备)>行业早期高值耗材(介入瓣膜)>行业成熟期高值耗材(冠脉、骨科)

 $迈瑞医疗(SZ300760)$   $惠泰医疗(SH688617)$   $欧普康视(SZ300595)$  

全部讨论

2022-01-21 15:18

房子也集采下吧

2022-01-21 17:45

按这个逻辑,所有的公司都该成为公共事业股

我说一下健帆生物吧,在2018底就想做,后来放弃了,想做的理由也很简单:就是单品爆款+刚需+医药快销品+市占率垄断(龙头地位独大),不想做的理由也很简单:前期的优点在集采下(它的产品100%集采),变成了弱势了,集采动了你的单价,但是量并没有扩增(因为你的市占率本来就很高了),由此绝对引发是利润大幅度打折,没办法,大势所趋……集采更是利国利民的大事,集采也不是一刀切,这一次的大医改有很多政策都是有实际操作意义和借鉴的,是全面的改革,作为机构、个人投资者,更多的还是要静下心来,仔细的甄别那些真正有超级商业模式和较强护城河的公司,这里特别强调一句:没有低估值这种说法了,货币供应足量的市场,优良的资产都是被高估的,唯一只有找到真正能支撑高估值的逻辑才是正道,个人愚见,欢迎拍砖

2022-01-21 15:10

微创医疗呢

感谢分享,挑一句重点:现在跌的多,说明以后涨的高

2022-01-21 15:30

准备买入!

2022-01-21 15:27

器械公司出海好难,获得ce认证的那么多耗材,但是并没有几家能销售賺到钱的

虽然也跌了很久,还是很难用低估这个词形容他们。我持有迈瑞启明爱博南微惠泰,后三个做了个大大的过山车已经被套还没做好补仓的准备。。

2022-02-18 13:39

太保守,没有自己的看法判断

2022-02-09 13:21

按照集采预期的远近程度给大家排个序。消费类器械(OK镜)>医疗设备(影像设备)>行业早期高值耗材(介入瓣膜)>行业成熟期高值耗材(冠脉、骨科)
作者的意思是OK镜集采的可能行最小,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