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新规下破产重整的变化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9喜欢:20

首先前阵子国九条发布的退市新规中提到:“大力削减“壳”资源价值。一是加强重组监管,强化主业相关性,严把注入资产质量关,防止低效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从严监管重组上市,严格落实“借壳等同IPO”要求;严格监管风险警示板(ST股、*ST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二是加强收购监管,压实中介机构责任,严把收购人资格、收购资金来源,规范控制权交易。三是从严打击“炒壳”背后的市场操纵、内幕交易行为,维护交易秩序。四是对于不具有重整价值的公司,坚决出清。

此条直接明确了,破产重整能干,核心看是否具备重整价值。破产重整不是上市公司保壳、逃废债务的手段。

但如何定义重整价值呢?简单来说,就是这家公司原有业务恢复经营秩序后是否还有持续经营的能力,或者这家公司后续是否还有持续经营的能力比如新股东是否会带来新资产或新资源。

重整价值很难定义和被量化。比如刚拿到法院受理批文的金科股份到底有重整价值么?如何说得清呢?既然拿到了批文那就是证监会和法院都认可了它的价值。作为中型房地产公司,它有它可以存在的市场,同时在现在这个救市、刺激经济发展的节点,这家公司也有它被重整的价值所在。

哪些公司不能走破产重整这条路了?

一类是原控股股东存在侵害上市公司行为的,比如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一直拖欠不还、公司内控存在极大问题连续两年出具非无保留意见的报告。这些公司首先是触发了新的退市规则,虽然还有保壳窗口期,但考虑到破产重整耗费的时间周期比较长,且证监会对侵害上市公司的行为解决方案要求比较高,在原控股股东没法兑现需要新进投资人来帮扶的前提下,基本很难推进。

第二类是公司自身业绩下滑触发退市规则,公司自然希望新股东接盘并注入资产来盘活上市公司,但新股东选择走破产重整这一条对其的保障是比直接受让股权来得高的。但如果走破产重整这条路,考虑到时间的周期,公司就至少有一年是需要努力保壳的,在现在这个“应退尽退”的环境下,即便重整成功了,如果没法很好的说服监管机构新资产的靠谱性和注入的明确预期,摘星摘帽也将存在难度。

另外,ST商城、*ST博天的案例也带给我们一个警醒,破产重整成功了还是有可能退市。但在新国九条下,这样的企业根本没有破产重整成功的可能性。这样看来,新国九条的出台,对于破产重整这个小众市场来说,简直是避坑神器,让我们能更加聚焦在真正有价值、有困境反转可能性的公司上。

2024年的ST股破产重整应该怎么选?

一是有重整价值的。比如说公司本身业务底蕴好,只是因为资金流动性问题暂时出现困境,注入资金后能迅速困境反转的,这可能要求公司出现困境的时间段不能太长、公司的客户结构还保持着相对稳定性、公司的团队建制还保留完好等;比如说公司双主业,其中一个主业业绩很好,但公司整体报表被另一个主业拖累了,这时候可以通过剥离的方式还原公司真正的价值。

二是有产投方牵头重整的,这个产投方应是有明确注入资产的,且资产质地优秀,能与上市公司产生协同。考虑到根据新国九条,证监会鼓励的是产业并购和整合,所以这个产投方的资产比如和上市公司在同一行业,且具备入主上市公司后整合团队和业务的能力。考虑到很多产投方拿出来的产业很容易触发借壳上市,审核一样严格,和直接上市相比可能是排队周期不用这么长,但缺点也很明显,拖着上市公司原有业务的拖油瓶,需要做的工作不少。这就要权衡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了。

这两个方向不管哪个,前提都是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不存在侵害上市公司的行为。

$*ST金科(SZ000656)$ $*ST宁科(SH600165)$ $*ST傲农(SH603363)$

全部讨论

05-08 11:20

按照这个标准 ,这一批申请重整的都是打酱油趁概念

05-13 12:46

今年的ST投机行情,只适合寻找确定的重整股
高主营+国资推动+周期价值为代表的报团反弹。
$*ST合泰(SZ002217)$ $*ST傲农(SH603363)$ $*ST金科(SZ000656)$

05-11 10:19

湖南白银原来的st金贵银业符不符合你的第二条

05-08 10:44

分析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