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买在6124点的股民or基民,现在怎么样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转载来源:金牛基金网

A股低位反复震荡,这两天似乎有反攻趋势?!

不过,截至上周五(5月22日)收盘——

从市盈率角度而言,A股估值正跌回近10年均值水平;

从市净率角度而言,A股估值已跌至近10年均值的八成水平。

想起2015年的那个夏天(6月12日),当时沪指一鼓作气爬上了5166点。想起12年前的那个秋天(2007年10月16日),那时沪指后来再也无法企及的高点——6124点。当年买在山顶的股民or基民,现在都怎么样了?

山顶1:沪指6124点

时间:2007年10月16日

2007年10月16日,沪指达到历史最高点6124点,当天最终收盘价为6092点。当时市场上共有1445只股票,将股票的收盘价与2020年5月15日的收盘价进行比较,发现只有246只股票的股价是超过了当时沪指在最高点时的股价,比例为17%。如果当时买的不是股票,而是基金呢?全市场223只基金,最新净值超过2007年10月16日的权益型基金数量达到162只,73%的比例,简直不要比股票的比例高太多!

数据截至2020年5月15日;统计范围为2007年10月16日之前成立的基金。

备注说明:①A、C份额分开计算;②净值采取的是复权累计净值;③权益型基金包括被动指数型、指数增强型、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平衡混合型和灵活配置型基金。(下同)山顶2:沪指5166点时间:2015年6月12日那如果是买在了5年前的5166点呢?

股票的最新股价超过2015年6月12日时的股价数量就更少了,比例也不到5%。也就是说,当时入场的股民,如果持有到现在,有95%的概率还是亏钱的。相反,基金的表现就给力多了。最新净值超过2015年6月12日时的基金数量有557只,比例高达41%。这一轮,基民的体验同样远远胜于股民。

数据截至2020年5月15日;统计范围为2015年6月12日之前成立的基金。

做投资,最怕的莫过于买在了最高点。

然而,很多优秀的基金经理,通过自己的管理能力,让投资者无需担忧这个问题。

当年买在了6000点、5000点的山顶上,现在沪指还在2800点左右的山腰上,但已经有不少的基金净值早已一次次创新高,让基民的钱袋子丰厚起来。

前些年,只要选对了行业,随便买哪只股票,大概率是能赚到钱的。但目前来看,市场很难有指数单边向上的趋势,必须通过挖掘结构性机会才能赚钱,这就需要投资者对行业和公司有深度研究。所以,还是把钱交给专业的基金公司,然后让基金公司帮我们去参与A股的投资吧。下面一起看看,A股各路投资者的“真实动态”~~看看他们的实际行动,正在对A股未来做出怎样的预判。外资代表:北向资金持续净流入受疫情影响,3月份海外市场动荡剧烈,北向资金净流出678.73亿元。

但今年另外4个月份,北向资金在A股均保持净流入。

数据显示,4月份北上资金净流入532.58亿元,成为历史第六大单月净流入,今年,北上资金累计净流入502.27亿元。

数据统计区间:2020/1/1-2020/5/22机构投资者代表:公募基金连续7个月净增长,冲刺18万亿大关根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数据,2020年4月末公募基金规模达17.78万亿元,较3月份增长1.15万亿元,单月增幅创2016年以来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公募基金规模连续第7个月实现正增长。

公募基金规模近一年走势(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基金业协会,2019/05-2020/04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主要投资于股票资产的权益基金总募集金额也节节攀升。据统计,截至2020年5月22日,2020年以来包括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的权益基金发行超300只,合计规模超5000亿元。

产业资本代表:今年以来,上市公司回购规模已破500亿“股票回购”指的是上市公司利用现金等方式,从股票市场上购回本公司发行在外的一定数额的股票的行为。回购自家股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上市公司对当前股价价值的认可。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5月20日,沪深两市有427家公司已实施或者完成了回购计划,累计回购金额达500亿元。也就是说,2020年近五个月的回购金额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A股上市公司历年回购总规模(亿元)

数据截至2020/5/20从以上数据来看,不论是代表外资的北上资金,还是代表机构投资者的公募基金,或是代表产业资本的上市公司,他们正用真金白银为A股“投票”

A股的未来,无需迷茫。

我们要做的就是克服配置焦虑,给市场多一点时间。

@蛋卷基金 @今日话题 @ETF玩家 @华泰柏瑞基金 @科技100

$上证指数(SH000001)$

风险提示:

一、证券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基金”)是一种长期投资工具,其主要功能是分散投资,降低投资单一证券所带来的个别风险。基金不同于银行储蓄和债券等能够提供固定收益预期的金融工具,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

二、基金在投资运作过程中可能面临各种风险,既包括市场风险,也包括基金自身的管理风险、技术风险和合规风险等。巨额赎回风险是开放式基金所特有的一种风险,即当单个交易日基金的净赎回申请超过基金总份额的百分之十时,投资人将可能无法及时赎回持有的全部基金份额。

三、基金分为股票基金、混合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等不同类型,投资人投资不同类型的基金将获得不同的收益预期,也将承担不同程度的风险。一般来说,基金的收益预期越高,投资人承担的风险也越大。

四、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

五、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上述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上述基金的过往业绩及其净值高低并不预示其未来业绩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上述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

六、投资人应当通过基金管理人或具有基金代销业务资格的其他机构购买和赎回基金,基金代销机构名单详见上述基金《招募说明书》以及相关公告。

七、基金法律文件风险收益特征表述与销售机构基金风险评价可能不一致的风险。基金法律文件投资章节有关风险收益特征的表述是基于投资范围、投资比例、证券市场普遍规律等做出的概述性描述,代表了一般市场情况下上述基金的长期风险收益特征。销售机构(包括基金管理人直销机构和其他销售机构)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上述基金进行风险评价,不同的销售机构采用的评价方法也不同,因此销售机构的风险等级评价与基金法律文件中风险收益特征的表述可能存在不同,投资人在购买基金时需按照销售机构的要求完成风险承受能力与产品风险之间的匹配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