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关于投资行为和投资理念的一些总结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2喜欢:3

如题如题,估计也没多少人愿意看,权当借这个平台对自己投资逻辑的总结吧。

一、关于市场的有效性。

(1)技术分析。

无论技术层面的研究是基于什么数据,包括量、价、趋势、时间等,都是认为过去已经发生过的在未来还会重复发生,这有一定的道理,道理在于过去人的行为受心理因素和习惯的驱动,人的理性程度、习惯性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已经发生过的事情重复发生是可能的。除此之外,我认为技术分析没有任何作用。

技术分析是对市场无效性的修正。所以长期来看技术分析不能带来超额收益,注意是长期。所以,如果一个投资人的行为基本不受感性驱动,且主要关心长期收益的话,那技术分析对他而言也是无效的。

(2)基本面分析。

公司个体、行业的基本面分析很难、很辛苦、很花时间,对专业性有要求。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和愿意去做。但长期来看,这样做的收益是实际存在的,因为基本面分析是一个取得超额收益来源, 比如长期取得高于risk-free rate好几个百分点的收益是可以实现的。

(3)宏观分析。

宏观分析我认为对技术性的要求没有基本面分析这么高,因为精细度低,所以主观性很高。但这里有获得超额收益的价值吗?有,但方差确比较大。

(4)行为心理学。

这是造成市场非有效性的一个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技术分析能够赚取中、短期收益的主要原因。人嘛都受感性驱动,比如一个人平白无故损失100万本金或者赚了1000万收益后再损失掉其中的100万,虽然都是损失100万,但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尽管对于其所投资的资产,该资产的内在价值、该资产未来的价格走势而言没有任何的区别,但这种迥然不同的心理感受对其投资行为的驱动力是具有决定性影响的,这种感性驱动行为的偏差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理论所揭示,但就算再过100年,资本市场价格仍将被其影响,造成市场定价的非有效性。

心理偏差也包括一个人的感觉、经验、直觉等。有不胜枚举的理论已经证实所有这些都是靠不住的。

所以,市场有效性存在的前提是:技术分析不能创造任何短期或长期超额收益;股价反映了个体、行业、宏观已发生的所有相关信息,注意是已发生的;所有人都绝对理性。事实上不是,市场的有效性还很低,因为技术分析还能够赚取短期、中期超额收益。宏观、个体的基本面分析还能够赚取相当的超额收益。非理性行为还大量、长期的存在。

除了上述(1)-(4)之外,股票投资最大的超额收益来源在哪里呢?那就是对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预测、或判断。这跟投资人的经验、运气、智慧、魄力有关。是创造投资价值的最主要的源泉。其收益远远高于上述(1)-(4)中通过纠正市场非有效性来获得的收益!

二、白名单和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

人们通产认为,一般韭菜股民是最不理性的,喜欢追涨杀跌,那么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呢,是不是他就真的理性呢?(请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否理性,与其技术水平无关)。就拿“白名单”来说明一下,先做一个篮子,在设定一大堆的指标,比如PE,PB,ROE,ALR,还有 一堆流动性指标啊,增长率指标啊,甚至还有舆情指标,先定好,每个指标弄个标准。然后把所有股票的这些指标算出来,将全部达标或一定比例达标的股票放进这个篮子里,做成一个名单,所有基金经理要买什么股票只能从这个篮子里面选,不在篮子里的不能持仓。如果哪个股票暴雷了,不在名单里了,管他青红皂白,赶紧跑,跑出来再说,这种做法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很普遍的! 其主要理由是避险,控制风险。但这种白名单篮子的风险控制手段有用吗?我觉得大概率是没什么暖用的,心理安慰而已。因为没有什么证据能够证明这个篮子里的股票比篮子外面的股票风险更低,股票的性价比更高,根本证明不了。甚至有可能篮子里的某些股票其暴雷风险比外面的股票更高,比如,一只过去十几年业绩风光无比,各种指标非常健康,PE几十倍,但市场竞争日历激烈,需求已到瓶颈,替代品已经出现,管理层级已经开始臃肿的股票,它大概率躺在这个篮子里面!

这个篮子的弊端我都能看到,我相信聪明的基金经理也能够看到,但是,为什么还有这么多的拥护者呢?因为这反映了机构投资者出于其自身利益考虑的非理性,他们的投资行为受自身利益的影响程度,大于其为了客户收益最大化服务的程度。比如一只暴雷的股票,指标破位了,如果你能卖不卖,亏了就是你基金经理的不称职,赚了大概率是你运气好,利得损失这么一对比,他能不卖吗?就算他觉得现在卖不划算,他还是得卖,至少博得一个守住风险底线的美誉。如果他不是为了自身利益考虑,而是站在客户收益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他应该充分利用自己的技术、资源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之后再决定是继续持有还是卖出,这才是基民付给你投资管理费的价值所在,而不是简单的让你“看”住资产这么简单。

这样的例子普遍存在,总而言之,机构投资者的不理性其实也大量存在,在投资的理性度方面也就比普通散户强那么一点点而已。

三、“炒股票”到底创不创造经济价值?

哪种投资行为能真正创造经济价值呢?存银行,银行将钱贷给企业,钱进了实体经济,创造了价值。投资开餐馆、开公司,钱也进了实体经济,创造了价值。那“炒股票”呢?创不创造价值?

这个问题我想90%的人都认为不创造,因为拿钱买股票是买了别人手里面的股票,钱没进实体经济,你赚的钱就是别人赔的钱,零和游戏,是赌场,是掠夺,甚至有时候钱还会从实体经济里面流过来炒股票,根本不创造价值嘛。

但,这种看法错误。

理性的且专业的“炒股票”行为创造价值,因为这种投资行为对股价有形成作用和纠偏作用,市场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有利于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会创造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

比如,一个公司股票长期下跌,老板就应该思考是不是自己的管理有问题,战略有问题,是不是该转行,如果你不这么做可能被收购,可能被取代。再比如,一个公司股票价格很高,是对公司战略和管理方法的肯定,是对行业的肯定,可以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获得更多行业参与者的跟随,使得成功得以复制。这就是“炒股票”可以确确实实创造经济价值的原理。

反过来说,如果因为市场交易机制的人为限制,造成了市场定价机制的“紊乱”,市场价格长期偏离其真实价值,而且纠偏机制由于某些原因“失效”了,则对公司、行业、甚至实体经济的损害也是十分巨大的,A股这样的例子很多,我就不想点名了。

四、机构投资者相比个人投资者的优势在哪里?

如果你对投资是外行,那你就把钱交给基金经理吧,长期来看,他大概率会比你做得好。国外为什么散户少?都是长期以来被机构投资者消灭的呀。

另一种情况是,你是投资内行,甚至水平很高,同时又是上班族的话,应该怎么做?

诚然,基金经理的水平恐怕不如你,但基金有规模效应啊,其研究可以覆盖很多行业,很多股票,而你就比如我吧,最多同时持有3-5只股票,再多股票的研究,时间和精力真的不允许,哪怕增加一只股票的研究,其工作量都是海量的,这一方面是局限了你的眼光,另一方面是3-5只股票要达到个股风险和行业风险的分散是远远不够的。很多内在的黑天鹅风险是做再多研究也发现不了的,只能通过充分的分散来解决。尽管基金的体量大,容易过度分散,降低预期收益,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所以,建议5:5开,一部分自己投想办法创造超额收益,一部分就交给基金经理吧。

五、投资行为的“理性偏差”

难点来了。前面说过,对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的预测或判断的准确性是创造超额收益的最大源泉,其创造的价值往往高于risk-free rate数倍甚至数十倍!例子比比皆是。但为什么就算是非常理性的、技术也过硬的投资者也很难做到呢?就是因为存在所谓的“理性偏差”,我列举几个最主要的方面。

(1) 投资的纪律性不强,容易被次要因素干扰。

比如某投资者多年前对茅台做了深度分析,认为其产品具有高度稀缺性、进入门槛极高,其价格并没有反映其价值,于是买入持有。13年受中央限制三公消费政策影响,茅台业绩下滑,未来好像变得悲观。还有很多人说未来年轻人群体对高度白酒的消费意愿不强,其实这种说法没有进行深度分析和推演,鬼知道是否成立?但茅台高度稀缺性和高门槛的特点并没有改变,该投资者在其当初买入理由没有消失的情况下,仍然选择卖出,白白损失了之后数倍的收益。这就是投资的纪律性不强,容易被次要因素干扰的体现。

(2) 对信息的判断缺乏全面性

比如某投资者持有某个公司的股票。该公司的产品大部分销往海外,国内市场占比很低,近期,受到政策变化的影响,海外销售额明显放缓,业绩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又因为该股估值不低,造成市场不小的恐慌,该投资者在此情况下果断选择离场。然而,他忽略了其他信息,也没有做更深入的分析。产品在国内才刚刚起步,市场容量还不及国外的十分之一,发展空间巨大,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仍然保持着国内市场的高增速和高毛利,从这个信息来看,卖出的操作是否正确就值得商榷。这个例子很典型。

(3) 短期影响长期化和长期影响短期化。

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因为股票的估值具有长期性,对国际形势、行业政策、利率、汇率、商品价格等因素变化的影响,一定要分个“长期”还是“短期”,但很多人是拎不清的,容易将短期影响长期化,或将长期影响短期化,是会受到市场惩罚的。

(4) 缺乏反向思维能力。

要做到反向思维很难,养成习惯就更难。这里说的反相思维可不是什么“利好出尽是利空” “利空出尽是利好”,也不是“大多数人看好时卖出”“ 大多数人看空时买入”,不是一回事。反向思维是指对信息的解读要求有两面性。举个例子,某公司前期的扩张步伐太快,碰巧遇到行业寒冬,出现了流动性紧张的局面,股价大跌。这时候传出消息有国资愿意接盘,注入资金缓解流动性困境,于是投资者将此信息解读为天大的利好,盼着尽快实锤股价大涨,若实锤落空则用脚投票。表面看来没问题,但反过来想一下,国资若入主,原股东将丧失控制权,该国资机构有经验吗?对市场、行业、公司了解吗?它曾经管理过其他同行业公司吗?有成功的管理先例吗?该机构的声誉好吗,是不是属于强强联合?新股东入主后会不会阻碍公司既定战略的执行?管理层级会不会发生变动,产生矛盾,混乱,导致执行力降低呢?公司有没有去寻找更加合适的机构投资者?公司有没有争取过其他解决流动性的办法?一定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吗?公司的每一个重大决定都是有对应价值的,作为投资者应该把所有这些问题都搞清楚后再去做自己的决定。但很可惜大多人是做不到 的,包括机构投资者也基本上做不到。

六、怎么看“荐股”和“信息分享”

无论是大嘴分析师、所谓的专家,还是球友,很多人都喜欢“荐股”,推荐股票无非是出于两个动机。

一是自己、或自己推荐的机构已经买了某只股票,通过分享买入理由引诱其他人也去买,达到坐轿的目的,这个行为是令人反感的。涨了你得感谢他,跌了别忘了是“后果自负”。

二是寻找认同感,每个人都需要认同感,我也是,我想大多数球友向别人推荐股票是出于这个目的。但我想说的是最好也别干!付出了时间、辛劳和技术挖掘出来股票,创造了经济价值,但无偿分享给别人的做法不符合丛林法则。如果别人仅仅因为听你的话买入,无论盈亏,长期来看将损害被投资企业的利益,从而损害自己利益,对市场有害无益。

所以,我从不荐股。

“信息分享”却不同,能够提高市场信息的流动性,提高决策效率,支持!点赞!

(全文完)

全部讨论

2020-04-19 00:39

好文章

2019-08-21 23:14

很有道理,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