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10回复:9喜欢:38
做了这么多年成长股,我们一直在总结,不停地总结。
        第一,我们认为,优秀的成长股首先要在一个比较好的一个行业里。选行业也需要注意几点,首要的就是选对行业。如果这个行业未来2~3年甚至3~5年景气度是持续向上的,这个时候选股成功的概率就大幅提升了。比如1998年或者1999年那个时候,房地产就是一个成长性行业,随后延续了十年牛市;2003年的大宗商品行业,当时也是成长型行业。
        其次,就是介入行业的时机,需要在景气周期数处在早中期的时候介入,而不是在比较成熟的时候才去发掘它。举个例子。前两年股价涨幅最大的就是安防,这主要是受益于行业景气度的提升,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就是这时候催生出来的牛股。除了行业本身的景气度,我们还需要关注行业内的竞争格局,根据竞争格局,我们可以将一个好的行业分两类:一是行业好,门槛高,竞争格局比较好,这种情况下比较好处理;二行业好,但门槛很低,竞争非常激烈。比如LED行业,现在它的景气也很好,国家也在不断地推广,渗透率也由10%不断地开始往上走,但这个行业的门槛太低了,有上千家企业在里面折腾。安防行业就不同,这个行业是双寡头,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竞争格局就很好,这种情况就是最好的情况。同样的例子还有油气装备行业的杰瑞股份,它做压裂设备,国内也只有两家,它也是双寡头竞争。这种行业和个股我们就特别喜欢。如果行业竞争格局纯粹,不一定非要少到只有两家寡头,两家是非常完美的情况,不到10家或者十来家在行业内竞争,就是行业格局比较好的表现。
        我们最近去调研了血糖仪这个行业,中国的糖尿病者越来越多,这个行业每年增速有20%,而且还在慢慢加速。我们认为,这个行业的景气周期会持续很长,有可能是5~10年。值得注意的是,这行业里的主要企业只有10家,外资大概4家,内资大概6家,竞争格局比较干净。
       了解完行业格局后,我们再去找行业内最优秀的内资公司,先锁定最值得研究的几家公司,然后再对这几家公司进行细分,来看它们的竞争优势,各自的竞争优势在哪里,是成本优势还是服务优势;团队怎么样。这里重点说一下团队,我发现一般牛股都有一个特点,老喜欢折腾,不喜欢折腾的公司基本上成不了牛股。像同仁堂,很好的一家品牌,这么好的资源禀赋,但它的团队没有解决治理问题,管理层一直不太想折腾,当然这两年他的业绩慢慢释放出来,股价表现不错,但是它本身所具备的资质决定应当它不止现在这样的涨幅,云南白药都已经成了千亿市值的公司,以同仁堂的品牌和底蕴,它成长的绝对空间是非常大的。
        牛股公司的管理团队都是那种很想折腾、又能折腾的团队。比如歌尔声学。这团队都有两个特点,一是战略眼光很好,就是方向感非常好,知道行业发展重点在哪里;二是执行力很强,想做的事情基本上都能做出来,甚至能超预期,杰瑞股份就非常典型,它每次开股东大会提出的目标一般都会被超预期完成。最好的公司基本上都是超预期的,它计划增长50%,结果实际增长55%甚至60%;它计划3个月之内搞出产品来,结果2个月就搞出来了。我们觉得团队非常重要。
         最后,再看进入我们视线的公司的增长过程,这是不是一家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公司,关注的重点指标是业绩增速。很少有增速在30%以下的公司能够成为牛股,一般都是在30%以上,更好的公司能达到50%~100%,像歌尔声学、大华股份,都是连续几年50%以上的增长,我们2009年买的金种子酒,连续几年100%的增长。这类公司,股价想不涨都很难,尽管很多人认为A股没有真正的牛股,但我们是比较坚信有,尽管这些个股走牛的时间不一定能持续很长时间,但只要有三五年,或者说三年也就够了。
         我们的策略就是不断地去找这些景气向上的行业,行业增速可能有20%;再找里面优秀的公司,这些公司可能有30%、50%的增长,甚至更快;然后在它能够快速增长的这段时间买入,当这个行业和其中的公司增速放缓时,再继续找其他行业中的其他高增长的公司,一直这样循环下去。中国经济体量非常大,这个行业进入成熟期之后,又有新的行业慢慢起来。
        举个例子,比如光伏行业已经调整两年了,但是从今年开始,这个行业就已经进入了反转区间。梳理整个行业的价值链,从最上游的多晶硅到最下游的电站,现在来看最赚钱的首先是电站,然后是低成本的多晶硅,我们再去找这两端的公司,然后再看这些公司的业绩情况、订单情况是否符合我们的判断。下一步我们可能会盯着LED行业,现在这么多玩家在里面玩,慢慢地一些竞争力不强企业的就会被淘汰,行业集中度提高将有利于那些竞争力更强的企业。
        这个跟阳光私募一样,阳光私募真正起来是2007年,到现在已经快6年了,这个行业门槛也很低,你自己拿几百万也可以做,也可以去找个证券公司、信托公司发个产品,募集几千万资金也可以,一两千万以前都可以发一个产品,门槛其实是很很低的。但经过这六年的竞争与淘汰,剩下做得好的就那么20来家。
        我认为,只要沿着上面所说的框架来投资,就不会犯大的错误,即从行业开始,到竞争格局再到公司,然后到它的增长历史,最后选择合适的介入时点。

 NBD:介入时点不是很好把握,尤其是那种已经涨了很多的股票。
张高:只要我认为这家公司还有很大的成长空间,我就不会在乎你以前股价涨了多少倍,我买歌尔声学的时候它已经涨了好几倍了,但我们买了之后它又涨了好几倍。我们更看重的是未来还有多少空间,而不太在意去涨了多少,股价涨了10倍,如果我觉得未来还有三、五倍的空间,我照样会买。我们一直按照产业逻辑来做投资,胜率还是比较高的,因为我们投的就是景气度高的行业,跟着景气行业最优秀的公司走,分享它的成长,其实就这么简单。(转)

全部讨论

2016-09-09 22:17

转发

2016-09-09 22:17

2016-08-25 22:00

尼玛,2013年的文章抄来忽悠人

2016-08-25 18:09

2

2016-08-01 20:41

哪里转的

2016-08-01 14:14

金玉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