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家品牌中药上市公司全方位PK

发布于: 雪球转发:7回复:17喜欢:53

随着年报的全部发布,可以对中药上市公司进行对比分析了,笔者选取了15家品牌中药公司进行了9个维度的全方位对比,希望能从中找出一些有用的信息来,指导我们在这个板块的投资决策。

一:营收PK

注:因为葵花药业寿仙谷上市比较晚,所以没有2010年营收数据,此表取了它们2015年到2023年8年的复合增长率

1:从13年来看,15家品牌中药上市公司都有不错的营收增长。

2:没想到13年来增长最慢竟然是江中药业的4.22%、东阿阿胶的5.13%、达仁堂的6.85%、健民集团的7.88%、葵花药业的8.2%;这5家的年化复合增长率低于10%,其他10家都是超过10%的。

3:白云山的增长率24.26%排名第一,主要是依靠合并了医药商业板块,营收质量不是太高。而片仔癀的20.75%年化增长率是实打实的,营收质量杠杠的。羚锐制药华润三九13年来的增长率也是不错的。

4:疫情三年来,几乎所有品牌中药上市公司的营收也都是正增长的,只有昆药集团略有下降,主要是因为被华润三九并购,有业绩的动荡和报表的清理因素。

5:三年来增长比较慢的有马应龙的3.98%、云南白药的6.1%、白云山的6.99%、寿仙谷的7.23%、达仁堂的7.58%。马应龙是因为大股东为宝安集团,不是专业的医药整合平台,发展速度有点被耽误了。云南白药是因为两大股东的关系处理问题,另外战略方向从“炒股”到“聚焦主业”,经历了折腾。白云山算是有一把好牌加上疫情的加持,应该是业绩大好,只是有点被打烂了;寿仙谷这种小型医药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待提升;达仁堂作为北方的国企,可能还是存在一些通病的。

6:三年来增长比较快的有华润三九的21.95%、江中药业的21.61%、健民集团的19.71%、葵花药业的18.08%、片仔癀的15.61%;华润三九既是直接受益于疫情的利好,又是因为华润集团的文化输入及并购整合,所以三年来增长最快;江中药业与华润三九差不多的情况;健民集团近几年在营销上面发力比较猛,品牌影响力逐渐提升,业绩就表现出来了;葵花药业受益于疫情,当然竞争力也是比较强的;片仔癀是内功深厚的大师,无论疫情还是没有疫情,无论内部高管是否出事,都能雷打不动地增长。

7:营收绝对值的前5强分别为:白云山云南白药华润三九同仁堂片仔癀

二:净利润PK

注:因为葵花药业寿仙谷上市比较晚,所以没有2010年净利润数据,取了它们2015年到2023年8年的复合增长率

1:净利润13年复合增长率比较慢的有,东阿阿胶的5.41%、江中药业的7.98%、达仁堂的9.78%、奇正藏药的9.89%;

2:东阿阿胶是之前被秦总喂多了“激素”,前面增长太快,中间有一段事件停滞了,现在重新出发;江中药业13年来的增长有点不温不火;

3:13年来增长较快的有:白云山的23.17%、片仔癀的22.79%、羚锐制药的20.82%;白云山曾经有过辉煌,后来有点“萎了”;片仔癀一直是一枝独秀的存在;羚锐制药有点不显山不露水,没想到复合增长一直这么快;

4:近3年来,云南白药昆药集团负增长。云南白药是之前炒股赚钱,后来炒股亏钱,导致了利润的巨大下滑;昆药集团还是和并购整合有关;

5:3年来增长比较慢的只有马应龙的1.82%、其他都是两位数增长。马应龙净利润增长慢的原因和营收增长慢基本一样,就不多说了。

6:3年来增长最快的是东阿阿胶的199.14%,这是成功困境反转的表现。接下来是健民集团的52.24%,这三年确实发力很猛;然后是葵花药业的24.17%、华润三九的21.34%、羚锐制药20.40%、片仔癀的18.71%。葵花药业、华润三九是受益于疫情和自己能力;羚锐制药是延续13年来的快速增长;片仔癀是中药公司的独一份,相当于白酒中的茅台

7:净利润绝对值前5强分别为:云南白药、白云山、华润三九、片仔癀、同仁堂

三:市值PK

1:2010年的市值冠军是云南白药的419亿元,截至2024年5月14日的市值冠军是片仔癀的1464.90亿元;而原来的云南白药则屈居亚军,市值为1003.8亿元;季军则是同仁堂的658.3亿元;如果同仁堂再不努力的话,马上就会被华润三九超越,华润三九现在市值为626亿元。

2:片仔癀13.5年来的复合增长率为21.89%,与净利润的增长率22.79%基本一致。所以对于长期价值投资者来说,只要选择的公司拥有长期净利润增长能力的话,就不怕股价不涨起来。

3:云南白药13年来的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为12.11%;市值复合增长率为6.71%;看来市值跑在净利润后面了。主要是因为公司最近遇到了瓶颈,不可能给予高估值;如果未来能聚焦主业,找到第二增长点,市值还是有可能赶上片仔癀的;

4:除了片仔癀以外,13.5年市值复合增长率最高的为羚锐制药的17.33%,同样低于其净利润复合增长率20.82%,可能是因为其民企的背景加上市场对大股东的有些不太信任。

5:比较奇怪的是白云山的净利润年化复合增长率为23.17%,没想到市值的复合增长率只有4.86%,真是低得可怜;要么是白云山的增长是假的,要么是市场出错了;我个人感觉白云山报表是假的概率不大,国有企业10多年做假不太现实。那么市场错了吗?可能市场感觉白云山的增长比较乏力,所以没法给出高估值。另外一种原因,现在是对13年前高估值的还债。

6:13年来市值的复合增长率超过两位数的还有:昆药集团的12.13%、健民集团的10.52%、同仁堂的10.16%;市值的复合增长率都低于他们的净利润增长率,昆药集团为13.47%、健民集团为16.49%、同仁堂为13.02%,看来健民集团市值跑得比净利润慢多了;同仁堂比较稳,既没有特别亮眼、也没有让人失望,享受着大品牌的红利。

7:近三年来,市值年化复合增长率下降的分别为云南白药的-10.11%、片仔癀的-2.75%、奇正藏药的-2.2%。云南白药是因为正在阵痛期,大股东之间有矛盾,炒股失利开始转变方向,前高管团队出现窝案,新来总裁没有医药行业背景,新董事长张文学刚刚2023年底上任,这一系列事件,导致云南白药的营收和净利润没法有效提升,股价自然没法上涨。片仔癀倒不是因为公司不好,而是之前估值太高了,现在正在价值回归,当然片仔癀同样也经历了刘建顺等前高管的出事,自然市值也会受到影响;奇正藏药的净利润这几年有下滑,自然市值就下跌了。

8:三年来,市值复合增长率比较快的分别为:羚锐制药的46.1%、江中药业的41.88%、昆药集团的36.43%、健民集团的36.33%、华润三九的34.74%、葵花药业的28.87%、达仁堂的28.67%、同仁堂的22.32%、东阿阿胶的19%。羚锐制药是因为业绩一路向好,之前市值涨得不多,现在开始跟上净利润的步伐;江中药业、华润三九、东阿阿胶是因为华润系的文化输入、资源整合以及一定程度受益于疫情,所以市值提升较快;昆药集团的净利润是不亮眼的,但是受益于华润的资本运作;健民集团是自身能力的提升使其净利润提升,然后在市值上得到反映。

四:静态市盈率(PE)PK

1:站在2024年5月的视角,PE倍数最高的为片仔癀的52倍,这是对行业一哥的认可,但老实说,这个估值个人感觉还是有点高,有下降的空间。从2021年的108倍到2024年的52倍,PE倍数腰斩都不止。2022年其净利润同比上升1.66%,2023年净利润同比上升3.15%,即使2024年完全常态化下,净利润同比增长也只有26.61%,按PEG的数值1来估算,市盈率给到30倍也不算低了。如果估值下不来,那就只能用2-3年时间来消化这么高的PE。

2:现在估值第二高的为东阿阿胶的39.83倍,看着比较高,但是22年、23年 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7.1%、47.55%,2024年1一季度又是53.43%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这样的增速下,39.83倍还是能接受的。接下来要看东阿阿胶的这种增速能否保持下去,从其文化、团队、策略、执行来看,有二次增长的可能性,所以可以持续关注其高估值。

3:估值第三名为昆药集团的39.82倍PE。主要是对华润并购的题材炒作,现在的净利润表现还一点看不到,可能是市场预测其未来潜力无限吧。

4:同仁堂的39.44倍PE是给其品牌影响力的,但是其净利润增长率不支持这么高的估值,还是需要内部的效率得到提升,否则估值会进一步下探到30倍左右。

5:其他公司估值的一句话分析

a:马应龙的29.78倍有些太高了;

b:达仁堂的29.12倍需要净利润的跟进以及内部效率的提升;

c:羚锐制药的25.82倍还是正常的,但是大股东 的减持表现出来的急功近利让人有些担心,否则的话,PE还可以更高一点;

d:江中药业的24.79倍主要是对其超过100%的股利支付率以及较高股息率的认可,营收和净利润的增长还需要跟进,管理团队的狼性文化和经营策略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e:云南白药的24.52倍算是适中,作为拥有唯二国家保密配方的上市公司,相比片仔癀的52倍PE,估值已经算很低了。但是其内部很多问题的解决还有待让市场进一步的放心。如果内部能很好的整合,重新聚焦主业,再拿出1-2个重磅炸弹类的产品,那么估值是可以高很多的,估值继续往下的空间不是很大

f:寿仙谷23倍PE是对其不稳定业绩的不放心

g:华润三九21.94倍不能算高,从文化、团队、营销、股利支付率等各方面来说,都还是不错的标的,从长期来看这个估值合理、甚至应该更高一点

h:奇正藏药20.78倍PE是对其业绩重新好转的疑惑

i:健民集团18.9倍的PE是对其2024年1季度业绩的不满意,这种民营企业的高速成长有时候让人有点不放心

j:葵花药业的15.84倍PE是因为疫情结束后,市场怀疑其业绩是否能继续增长,2024年1季度来个-37.17%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挺吓人的;

6:重点讲一下估值最低的白云山,净利润额属于第一梯队,估值13.25倍、倒数第一,看来市场对这家公司及其不看好,港股股指更是只有8.6倍。曾经的白云山有过辉煌,2010年的PE为105倍,完全不输给片仔癀最高时候的估值。无奈十年河东十年河西,新人胜旧人,白云山从山顶跌下,直接脸朝地来了个大马哈。最近几年,白云山营收主要靠大商业在增长,净利润像龟速一样增长,市场认为其是一个不怎么具有增长潜力的老牛拉破车公司,只能给其13倍估值了。增长不快的情况下,公司现金挺多的情况下,还不积极响应村长高分红的号召。每年都是抖抖索索地给一个较低的股息率,估值确实也没法再高了。白云山的底子很不错,现在需要一个优秀团队去把金子擦擦亮,如果那一天到来的话,估值是可以到20倍以上的。继续等待吧!

7:从平均估值来看,品牌中药上市公司的估值这几年在逐年下降,2024年5月14日的平均PE为28倍,最高的时候为2010年的46.79倍。如果来一轮中药牛市的话,估值还是有上升空间的。这需要外部环境、企业内部业绩的两方面配合才有可能。如果没有这种可遇而不可求的时机到来,那么就老老实实按照20多倍的PE,去寻找业绩快速增长的公司,获得阿尔法的收益就行了。

五:重要指标PK

1:ROE超过15%的分别为健民集团的25.52%、葵花药业的24.96%、片仔癀的22.64%、羚锐制药的21.28%、江中药业的17.75%、奇正藏药的17.15%、达仁堂的15.06%。健民集团、葵花药业、羚锐制药、奇正藏药能否长期保持这样高的ROE?片仔癀长期保持我倒是不怀疑。健民集团、葵花药业2024年1季度就有所下降,奇正藏药则是不太稳定,忽高忽低。江中药业正在通过分红降低净资产,净利润在逐渐增长,所以ROE是可以保持的。达仁堂的15%ROE也需要打一个问号,一方面是现金流总感觉有些吃紧,另外今年1季度,净利润有所下降(有可能是因为去年高基数,后面继续观察)。羚锐制药的ROE倒是一直在上升,看看后续的表现吧。

2:ROE最低的为昆药集团的8.64%,假以时日,华润对其整合好以后,ROE提高是必然的;云南白药的10.51%是副班长,如果老是去投资一些效率较低的资产,比如上海医药这类,那是比较难提高的。如果没有好的投资方向,不如多分点红,降低净资产就可以提高ROE了;东阿阿胶的11.12%是暂时的,随着净利润的提高和几乎全额的分红,可以比较快地超过15%的临界线;白云山的12.07%很稳定,但是要提高也很困难,除了来一些大的变革,否则这种情况会一直保持下去;马应龙的12.31%要维持都有点困难,最近几年一直在下降。

3:15家公司的平均ROE为16%,算是比较优质的行业了。

4:销售毛利率由于不同公司的业务结构不一样,所以可比性不是太强,作为参考吧。销售毛利率最高的为奇正藏药的84.19%,其次为寿仙谷的82.72%,再次为东阿阿胶的70.24%,看来它们的产品还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否则很难维持这么高的毛利率。云南白药和白云山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6.51%和18.79%,和其医药商业业务占比较高有关。

5:销售净利率最高的分别为寿仙谷的32.44%、片仔癀的28.35%、奇正藏药的28.32%、东阿阿胶的24.43%,与毛利率排名差不多,主要还是因为其产品有一定独特性,行业竞争激烈程度不算很高。销售净利率比较低的为白云山的5.64%、昆药集团的5.9%、云南白药的10.54%,白云山和云南白药由于其较高的医药商业比重,昆药集团是因为其正在整合期,所以费用率会比较高,当然昆药集团同样有一定比例的医药商业。

6:资产负债率最高的分别为白云山的53.3%,其他都低于50%,主要是因为白云山的医药商业板块需要大量的债务来支撑其发展。

7:股利支付率最高的分别为江中药业的115.52%、东阿阿胶额99.60%、云南白药的90.53%、羚锐制药的79.41%,前两者是华润系公司,一贯的传统;云南白药是因为大股东有分红的需求,另外公司也没有再投资的方向;羚锐制药一方面是因为公司现金流好,可以大比例分红,二是因为分红可以让大股东快速获得现金,而不需要卖太多股票套现了。

8:股息率超过3%的有葵花药业的4.94%、江中药业的4.66%、云南白药的3.69%、羚锐制药的3.09%,这几个公司的股息率相比国债是有优势的,需要观察其未来的股息率走向。

六:员工效率及上市以来涨幅PK

1:人均净利润最高的为片仔癀的100万元,其他公司与其相差都有点远;云南白药的46.34万元、东阿阿胶的31.29万元,还算是不错的公司了。

2:人均净利润最低的为昆药集团的8.8万元、同仁堂的9.95万元,这两家10万元都不到;昆药集团我估计是临时的,以后会提高的;同仁堂的9.95万元需要内部效率的提升。

3:人均薪酬最高的为云南白药的35.78万元、达仁堂的22.27万元、白云山的21.27万元、同仁堂的20.75万元、片仔癀20.39万元,清一色的国有企业,如果在人工成本方面略微节约一点,净利润是可以明显提高的。当然,薪酬高一点也未尝不可,可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让员工珍惜现在的岗位,可以引进优秀的人才,但最怕原有员工躺平。

4:人均薪酬最低的为寿仙谷的11.34万元、葵花药业的11.58万元、马应龙的13.8万元、健民集团的13.91万元,清一色的民营企业,看来民企对员工的压榨有点厉害。压榨了能把利润做上去倒也是可以,最怕压榨了还是利润不高。这些公司如果提升一下员工收入的话,净利润就会有些难看了。

5:上市以来年化收益率最高的分别为片仔癀的28.36%、云南白药的22.77%、东阿阿胶的18.76%、同仁堂的17.37%,看来还是国有大品牌的中药公司比较值得信赖,能长期给投资者带来不错的复利收益。

6:即使年化收益率最低的奇正藏药的4.9%、白云山的6.13%、达仁堂的9.69%,不到10%,但还是超过银行存款和国债收益率的,看来中药品牌公司确实是不错的资产。

7:如果你不知道买哪一个中药公司,把所有这些都买了,做成一个中药组合,年化收益率大于14%,远远跑赢沪深300指数,很不错的投资回报了。

七:经营现金流PK

1:从平均数来看,2022年的经营净现金流整体大于2023年的经营净现金流

2:经营净现金流/净利润的比值最高的分别为东阿阿胶的2.22、片仔癀的1.78、同仁堂的1.64、羚锐制药的1.61、江中药业的1.58,这几家的现金流是比较健康的

3:经营净现金流/净利润的比值最低的分别为健民集团的0.52、昆药集团的0.73、达仁堂的0.74、奇正藏药的0.9、云南白药的0.96,这几家公司的现金流需要得到关注。

八:经营费用PK

1:销售费用率最高的为奇正藏药的47.82%、羚锐制药的45.42%、寿仙谷的40.42%,都是民企,员工薪酬都比较低,估计是把销售人员的奖金或是提成都放到促销费用中去了,员工采用包干制或者是经销商外包制,这样可以减少员工收入,避免营销方面的政策法规风险。

2:销售费用比较低的为片仔癀的7.78%、白云山的8.08%、云南白药的12.76%。片仔癀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实力不允许费用高;白云山和云南白药是医药商业占比很高,拉低了销售费用率;

3:管理费用率最高的分别为寿仙谷的11.09%、奇正藏药的9%,同仁堂的8.53%、葵花药业的8.3%。除了同仁堂以外,其他三家又都是民企,估计也是把很多营销有关的费用放在了管理费用里,这取决于其销售模式及发票开成什么内容。同仁堂管理费用比较高除了管理效率问题,还有一个原因是医药零售板块在同仁堂占据比较大的比重,零售业务的管理费用会比较高。

4:研发费用率最高的分别为寿仙谷的6.33%、东阿阿胶的3.67%、羚锐制药的3.32%,寿仙谷是因为营收绝对值太低,所以研发费率高一点也没啥大用;东阿阿胶和羚锐制药应该是正儿八经在做点研发。但是老实说,品牌中药公司的研发重要性没有西药公司大,主要是做些剂型的优化、新功能的拓展,品牌中药公司更趋近去消费类公司,投资者对研发这块没必要太多关注。

九:应收账款和存货PK

1:应收账款占比最高的为华润三九的34.24%、昆药集团的33.01%、云南白药的27.94%、达仁堂的26.97%、白云山的22.58%,都是国有企业。看来国企更注重销售规模而有点忽视了应收账款的回笼。前两家是华润系公司,有可能是被华润医药占用了一定的资金。云南白药、白云山是因为有比较高的商业占比。

2:应收账款占比最低的分别为葵花药业的1.45%、奇正藏药的3.71%、马应龙的7.93%,都是民企,看来民企重视回款。

3:存货占比最高的分别为同仁堂的60.77%、片仔癀的33.59%,存货太高是需要持续关注的。

4:存货占比最低的分别为奇正藏药的7.63%、马应龙的7.73%,看来这两家公司不但注重回款,还注重存货。

小结:

以上就是对15家品牌中药公司9个维度的全方位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1:品牌中药公司应该算是比较好的资产

2:规模较小的公司可以先不需要作为投资标的

3:商业占比太高的公司会拉低公司的经营效率和资产质量,投资的话需要考虑纯工业的公司

4:该行业重点考虑标的特征

a:业绩持续向上

b:分红慷慨大方

c:现金流比较健康

d:ROE比较高

e:估值比较低

符合以上特点的凤毛麟角,你就自己去发现吧!

注:本人不推荐任何股票和投资标的,不对你的投资结果负责。以上文章纯属自己的投资感悟,只为记录自己的投资心路历程。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全部讨论

楼主买了哪几个?

05-20 11:42

分析全面,把这么多数据整理分类,让我对各中药股认知更合面了,谢谢分享

05-21 09:15

这么多数据整理分类归纳真的不简单,谢谢你,辛苦了!

05-20 13:03

谢谢分享

05-20 11:59

谢谢

05-17 06:07

转发分享

06-04 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