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icefighter: 回复@icefighter: 难得看到有研报不嘎吹的。

”(2)芯片公司利润端影响不应该只关注产能去化情况,更应该关注费用端的变化情况。国内模拟公司大多数品类相对单一,商业模式类似于券商研究所,本轮产业周期后人员薪资大幅增长高于海外同行,将股东利益让渡给了员工,至今员工薪资尚未有降低迹象。思瑞浦21年扣非利润3.7亿,对应21年估值104倍。考虑到股权激励常态化,利润率低于海外同行将成为常态。我们认为产能去化需要等待从业人员薪资降低(类似互联网企业裁员降薪)后才能等到利润率拐点的出现。

(3)国内龙头市值透支严重。Skyworks当前148亿美金市值,卓胜微市值高达675亿。模拟芯片公司看似市值与TI差距较大,但需要考虑到没有晶圆厂的fabless不可能达到TI这么高的利润率。假设TI 40%收入给到国内公司对应400多亿收入,圣邦假设分到25%对应120亿收入,净利率回归到合理的25%,对应30亿利润给与20倍PE,当前市值已经充分反映了远期利润率预期。当前模拟芯片刚开始降价,不能以周期高点利润率作为价值评判的依据。

(4)国内公司低端芯片激情内卷下,不应该对国内充分竞争的芯片设计细分子行业远期利润率有过高预期。参考下面板行业发展历史(可以类比成芯片IDM),内卷严重的情况下面板厂商都赚不到钱,最后唯有设备厂商受益。国内晶圆厂成熟制程处于安全考虑大量重复投资情况下,真正受益的是设备公司而非设计公司。产能充裕情况下设计公司价格战几乎不可避免。“//@icefighter:回复@suoluos:预期你的预期。
之前有个券商研究说过一句话,母猪存栏最高,生猪价最低的时候,买猪股最安全。
按照这个理念,芯片库存最高时,也是股价最安全的时候。
只可惜,这个安全,也只是从博弈角度,而不是从终局角度。
我之前在研究快递股时,从终局角度可以清晰的证明,只有顺丰和中通(加上京东)会成为最终的胜者。
如按照终局思维,2021年买入顺丰或者中通,都会很让人失望。因为市场早就看好这两个龙头,股价已经偏高。
反而不如买更加垃圾的韵达,申通等,他们几个都从底部反弹,最高翻倍了。
芯片股也是这样,按照终局思维,很多肯定不能买。但是按照二阶导理论,博弈价值已经很显著。
所以,这也是我在A股很困惑的地方。长期投资肯定要买成为剩者的股票,但是如果你不是在很早的底部买入,等到剩者已经涨上去,需要很久的时间才能消化泡沫。
在这么长的消化泡沫期间,你长期持有剩者股,不会有收益,反而不如抄底高赔率的垃圾股,博反弹,博弈。
引用:
2022-11-14 19:16
有没有一看到一阶导、二阶导就头疼的,这里有相通俗易懂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