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惨618来了!拼多多和京东,为什么敢对商家这么横?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2喜欢:2

读大学的时候,我非常喜欢618和双十一。

倒不是想买东西,而是另有所图。

我在浏览器里装了比价插件,又深入研究了诸如跨店满减、XX专场等套路。

靠这两招,我加了无数女同学的微信。

而从2024年开始,这两招恐怕再也不能用了。

1

拼多多正在榨干商家的最后一滴血。

这次618,拼多多在商家端上线了一个新功能:自动跟价

什么意思呢?

比方说我是卖尿布,一包尿布卖30块钱。

这时候,拼多多发现隔壁老王家的一包尿布只卖25块钱。

拼多多,就可以自动把我店铺尿布的价格,下调到25块钱。

商家,连自己商品的最终定价权都没有了。

原则上,这个自动跟价功能商家可以自愿选择参不参加。

但实际上,拼多多只会给参加“自动跟价”的商家以流量。如果你选择不参加,那翻到第十页都未必看得到你。

跟领导说咱们这原则上是自愿加班一回事。

要不怎么说拼多多的市值能超越阿里呢,人家脑子就是好使。

我们来盘一盘这事的获益情况:

拼多多大赚,消费者会认定拼多多一定有全网最低价。

商家大亏,最后的利润都得被榨干,石头缝里都得被榨出油来。

而消费者,有赚有赔。

自动跟价功能固然能消除信息差,干掉一批通过不正当手段维持高毛利的店铺。但它也会导致劣币驱逐良币,让良心商家也只能下调配置,在成本端做文章。

一个只有拼多多获利的世界诞生了。

大家也可以在我们的小程序上,查看最新的市场消息:

无独有偶,京东最近也做了类似的事。

京东是自营模式,没法通过什么比价功能压低售价。

那刘强东的选择,就是拿供应商开刀。

京东图书为了压低价格,要求磨铁集团(出版社)让利。

说人话,就是你磨铁以两折的价格把书卖给我,我京东再以四折的价格卖给消费者。

磨铁表示不干,CEO沈浩波表示,将无限期停止对京东发货,还说,“强行让我们的产品参加他们的底价促销,这是在反复用脚踩着我们的脸在地上摩擦。”

兵法说围师必阙,打渔佬都知道捞鱼不能用绝户网,不能竭泽而渔。

那为什么拼多多和京东,敢对商家和供应商这么狠呢?

2

最浅层的原因,当然就是议价权的问题。

咱们的经济现在处于一个供应过剩、需求不足的状态。

几乎无限的商品要抢占愈发萎缩的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渠道的价值被不断放大。

在以八九十年代为背景《繁花》里,汪小姐要找个代工厂得跑遍大江南北地求爷爷告奶奶。

而现在,只要你能搞定渠道,自有无数厂家倒贴着来找你合作。

君不见几乎所有网红都在带货,这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什么商品、供应链、用户服务都不重要,最稀缺的,就是流量、就是渠道。

网红都有无数工厂倒贴,何况拼多多乎?

对于拼多多而言,某一个品类下的合作商家可能有1万家,而其实只需要100家最便宜的就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拼多多当然不介意让那1万个商家内卷到只剩1000家。

你以为拼多多榨干商家最后一分钱利润是在竭泽而渔,但实际情况是,求着来拼多多上开店的商家反而越来越多。

宁可赔钱,也得合作。

这样的行为,显然违背了最朴素的市场经济。任何一个玩过大富翁的5岁小孩都不会干这样的事。

那,为什么呢?

3

按照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最后的行业利润会等于0。

因为当行业赚钱的时候,会不断吸引新人加入;当行业亏钱的时候,又会不断导致商家出清。

在这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中,行业的利润就会不断收敛于零。

现在,对于那些白牌中小商家而言,他们没有独家产品、也没什么核心优势,在平台的压榨下,很多商家都是在亏本运营 。

可机构测算,2023年各平台网店总数同比增长了38.6%。大量的中小商家仍在不断涌入。

为什么呢?

因为没有办法。

我国目前的失业问题非常严重。

严重到什么程度呢?

严重到没人知道有多严重的程度。

大量的失业人口,总要想办法吃饭。

尤其是那些超过35岁的,他们不是不愿意工作,是真找不到工作。

毕竟,连25岁的新鲜干电池都找不到工作,你35岁的只能靠边站。

这时候,开网店和当网红,除了开滴滴与送外卖之外,为数不多地低成本创业途经。

你让他们线下开店,大概率只会亏得更惨。

与其线下被房东割,不如线上被平台割。起码线上还有大力出奇迹的可能。

反过来,其实平台的日子也不好过。

我在上面的文章里把拼多多京东描写的像个大反派,但这些大反派也不能超然物外。

在5-10年前,618、双十一往往是有大量套路的。



预售、专场、跨店满减,能把这些一条一条都搞明白,活该我当年能加到女生微信。

这个东西,在经济学上叫价格歧视。

价格歧视的逻辑,就是通过复杂的规则,筛选出真正需要补贴的用户。

对于价格敏感的用户,他们可以通过研究规则,拿到补贴,平台用户双赢。

对于价格不敏感的用户,他们懒得研究规则而选择直接下单,那平台就能省下一份补贴钱。

用最少的钱博得最大的用户好感,这套路是不是特鸡贼?

可这个套路,在2024年已经玩不下去了。

为什么呢?

因为在2024年,几乎已经没有对价格不敏感的用户了。


当所有人都会去研究规则时,那价格歧视不仅不能帮平台省钱,反而只会让拉低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没有了鸡贼的价格歧视,那平台只能硬桥硬马地搞佛光普照式的补贴。

拉高成本。

线下店铺被电商卷死,电商被平台割死,对商家不够狠的平台被拼多多卷死,而拼多多自己,日子也没前几年过得舒服。

消费降级的消费者,恐怕更谈不上是赢家。

只能说,当一条河的水位变浅的时候,不论大鱼小鱼,谁活得都不舒服。

全部讨论

06-06 11:42

06-05 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