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园的风险和估值随想(上)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9喜欢:25

关注$福寿园(01448)$ 有些时间了,没做过深入研究,有些个人理解和感受。这只股票比较冷门,愿意与大家一起讨论。想到哪写到哪,写一段发一段,不知道最后能写成啥样。以下为正文:

一、福寿园的研究基础

福寿园自2013年末在港交所上市至今已十年,因行业特殊,市场上关注度不高,机构研报不多,在雪球上也比较冷清。这家公司不仅主营业务为人避讳,其历史沿革和股权结构也颇为复杂,招股说明书看的我头昏眼花,而且网传还有一些不那么光彩和透明的历史,网上对管理层的评价普遍比较负面。好在它上市时间够长,财务数据可追溯至上市前的2010年,共有14年的历史数据,我们可以通过数据来分析问题。

虽然不多,但雪球上一些文章对福寿园的剖析还是入木三分的。包括@奇95l @BigJerry 的几篇长文,以及@小袁ALT 的持续分享等。此外,虽不想招来口水,但也不得不提老唐三年前的6篇《从零开始》,是对福寿园基本面分析最全面的文章,就算拿到今天来发表,除了更新一下数据外,文字内容基本不用改。

有了以上这些大V的研究作基础,我也不必费力去说它的生意模式、竞争优势了。想深入了解这家企业的,认真看完上述大V的文章,就能知道个七七八八。本文试图在上述文章的基础上,从数据和估值视角来审视这家公司。

顺便多说几句。网络社会对名人和富人的评价负面多于正面,其中的人性原因很容易理解。尤其是这两年股市大比惨,股民普遍胸中郁闷,编排名人发泄一下怨气,成本低,效果好,有利于社会和谐,对此我也没什么意见,只是提醒大家不要混淆了发泄情绪和研究问题。以上为题外话,就此打住。

二、福寿园十年业务回顾

福寿园年报将业务分成三部分,一是墓园,二是殡葬服务,三是其他。我觉得分两部分即可,墓园和其他。因为墓园业务占营收的8成以上,利润的9成以上,基本决定了福寿园的当前估值。殡葬服务、生前契约等业务未来有潜力,目前它们还必须以主业墓园为依托。

(一)营业收入。

自2010年至2023年的十四年间,福寿园的营业收入从3.5亿元增长到26.28亿元,翻了7倍多。更为难得的是,这十四年间营收只有一年小幅下降(即2022年),其余年份均保持了相当稳定的增长,年均增速16.8%。连续14年保持稳定增长的公司在A股也实属难得。

(二)净利润

净利润从1.14亿元增长到9.76亿元,年均增速18%,略高于收入增速。净利润也只有两年负增长(只是小幅下降,从未亏损),这样的长期稳定增长数据放在A股应该是前1%了吧,是不是有点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可口可乐

(三)经营净现金流

十四年来,福寿园经营性净现金流基本与净利润保持同步,净现比常年维持在100%至110%之间,利润含金量高。当然这也很容易理解,买房买车可以分期付款,而买墓地好像没有赊账的。

(四)盈利能力

14年来,福寿园主营业务毛利率稳定在80%左右,净利率平均38%,上市以来从未低于30%。这是一项高利润率的生意。上市后的10年间,ROE平均在15%左右(14%至17%之间),算不上十分优秀。主要是它有大量的“存货”(墓地),以及保留了过多的冗余现金。10年间ROIC的均值达到28%,完全可以归入“好生意”范畴了。

(五)冗余现金

福寿园于2013年在香港上市,筹集资金15.5亿港元(约14亿元)。而自2013自2023年间,公司账上各类现金余额一直在10-25亿元之间波动,2023年更是达到32亿元之多。这说明福寿园其实不缺钱,上市募集资金未得到充分利用,且大幅拉低了上市后的ROE。换句话说,如果这家公司从来没上市,原始股东可以获得更高的报酬率。至于它为什么上市,就是我们后面要思考的问题了。

全部讨论

冗余现金是为了收购,但是看样子不太成功,没人愿意把这个肥肉让出来

福寿园在雪球讨论的很火爆啊,一大批股东

05-09 14:08

买了四十多万股,坐等火箭发射!

04-02 23:19

转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