拧发条鸟2046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5喜欢:1
我觉得这个是真有点扯,r-g的意义是r要考虑股票作为风险资产的风险收益率溢价,风险越高,估值用的预期收益率越高。g是企业增速,各企业大不相同。直接把r-g等同于国债的无风险收益,那么就是增长越好的企业反而风险越高?国债收益率3%的话,所有的企业估值都按照3年后利润的33倍pe合理?直接等同无风险收益率我为啥不买国债?

热门回复

前面是我的主要观点啊,后面这段就是顺手喷下老唐。我认为如果他提出的方法,只是简单好记,但前提条件很多而且在大环境下普遍不怎么适用,那就是有问题的以及可能误导别人的。

贴现率按照无风险收益率2倍计算这个前提的逻辑是非常错误的。计算r的时候,在低息环境下风险溢价是需要加法加上去的,是要确保一个收益绝对值底线,才值得冒风险。
比如现在10债收益率是2.6%,取2倍5.2%的贴现率明显是太低了,只有2.6%的风险溢价显然非常非常不合理。但如果10债收益率为5%,取10%就也还ok,因为从风险中去博5%的超额收益,绝对值说得过去。
我认为老唐这种方式,是一种往粉丝偏好的一种胡诌。的确更易计算、更有记忆点、符合传播学罢了。反正他要一年割粉丝几百万。

你的前一段说的非常好,我很同意。在无风险收益率4-5%的时候,对好企业取8-10%的贴现率是比较适当的。在无风险收益率在2%附近时,用4%左右的贴现率就不合适了。
后一段就属于信口开河了,说明你根本没仔细看过相关的书和文章。

注意前提、前提、前提。这么估值是有前提的。

好吧。老唐并没有说后一段的内容,这是你看了我的文章后产生的误解(可能是我表述的不完整不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