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时,就把钱赚了。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1

十年读十遍第四遍《巴菲特致合伙人的信1964》读书笔记
一,原文:
上半年,我对我们的买入情况非常满意,在我看来,投资的90%是买入,所以买入顺利,我特别满意。
在低估类投资中,我们的合伙基金,现在是三家公司的最大单一股东,这些股票,我们买入的价格,远远低于产业资本所能给予的估值,我们还会按这样的价格继续买入。
其中一只,从18个月前,我们就一直在买,另外两只,都是从大约一年以前,我们一直在买。在今后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我们不干别的,就继续一周接一周地耐心买入这些股票,这也很正常。
像前面说的这三只股票,在我们持续买入时,最好是公司一直在取得实质的进展,例如,盈利改善、资产价值提升,但股票的市场价格毫无反应,这种情况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
我们的短期业绩,不会从中受益,特别是在市场上涨时,但是,我们觉得很踏实,我们必然会从中获得更好的长期业绩。
我们就这么一直买,最后,不是外部因素激发股价上涨,就是我们以低廉的价格,获得公司的控股权,这两种情况我都喜欢。
但是,有一点大家应该知道,对于我们的低估类投资中的大部分股票,虽然我们认为仍然严重低估,但我们根本不可能取得控股权,对于这些股票,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市场应该能证明我们的分析是正确的,但是和我们能控股的股票不一样,在这些股票上,我们没有两手准备。
二,个人体验
1,低估类投资,就是巴菲特的老师格雷厄姆所说的烟蒂投资法,就是买入价格必须低于产业资本所能给予的估值,通俗地讲,是低于运营资产的价格,运营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于流动负债。
而且必须分散买入低估类投资,最低配置要求三只股票,而且还要分批买入,越跌越买,长期进行买入,买入时间可能要持续18个月,一年半以上的时间。
例如:
我买低估类投资公司中国飞鹤,就犯了没有分批买入的错误,我在6元/股左右买入了大部分的仓位,在5元/股左右买了少部分仓位,在4元/股左右由于没有资金,只买了点点仓位。而且买入间隔时间只有一个多月左右,急于求成,没有耐心等待更好的买入机会。
2,作为普通的投资人,没有资金在低估时候,买到控股类投资,没有像巴菲特那样可以买成控股之后,自己去重组控股公司,实现资产收益率最大化。

作为普通的投资人,只有两条投资道路可走:

第一条道路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选择优秀的公司,在优秀的公司的市场价格,出现严重低估的时候,进行分批买入,集中投资,适度分散几家优秀的公司,赚公司低估到高估的钱,赚公司盈利增长分红的钱。
另一条道路就是,耐心等待套利性投资机会出现,赚固定时间内、固定的收益率,积少成多。

例如:

中国中药私有化价格4.6元/股,市场价格3.43元/股,有34.11%的套利性收益。

又比如:山东黄金溢价收购银泰黄金20%的股权,迈瑞医疗溢价收购惠泰医疗21%的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