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倒计时:氢能会热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碳达峰·碳中和”是时下最热门的话题,它的意义不止于绿色环保,其背后所蕴含的社会经济增长模式转变,是资源、市场、人才、政策、资金的新一轮洗牌,是产业链的加速更迭,亦意味着一场渐进式的能源变革

新时代的人们追光逐日(光伏),御风而行(风电),集涓成流(水电),化核为能(核电),轰然成势,不断加速能源供给端的清洁低碳化,构建起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对于需求侧来说,终端电气化终有尽头(有机构预测2060年终端电气化率将达70%),在市场看不见的手作用下,能源体系的重塑定会孕育出新的业态,比如尚不起眼却后生可畏的氢能产业。氢能这盘棋局,暗流涌动,各路资本或落子,或观望,试图向这个时代发出呼喊,以谋求更多的话语权,为未来的能源市场争下一大口蛋糕。

大象转身,剑指第一大氢能公司

中国石化,中国最大的成品油和石化产品供应商、第二大油气生产商,是世界第一大炼油公司、第三大化工公司,前不久宣布要打造中国第一的氢能产业集团,对氢能全产业链(制氢-输氢-加氢-用氢)进行系统布局,十四五期间计划建成1000座(现在全世界仅有500多座加氢站,中国为100多座),实现加氢像加油一样方便。

传统能源巨头的转身,是表明政治态度的虚晃一枪,还是企业谋求第二曲线的永续发展,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据中石化集团的董事长、党组书记张玉卓先生所说,中石化现在的制氢规模为国内第一,全年的氢气生产是350万吨,占到全国的14%,氢气的用途是作为原料进行化工生产。但是目前的氢气96%以上是灰氢,即氢气由化石能源制造而成,存在大量碳排放。这里需要补充两个概念,氢气除了灰氢,还有蓝氢和绿氢。蓝氢是指使用石化燃料制氢,同时使用碳捕集和碳封存。绿氢是可再生能源(如风电、水电、太阳能)等制氢,制氢过程完全没有碳排放。目前市场以灰氢为主体的局面是蓝绿制氢技术不成熟、成本没有竞争力所造就的,究其根本,还是要解决“清洁低碳、安全可靠、经济高效”的三元矛盾。

显而易见,氢能是个延迟满足的生意,短期内赚钱是不可能的,但对于中国石化这一动作逻辑上并不存在问题,以合作开放的理念撬动整个产业,成就的价值就不限于单一公司的利润中了。何况,中石化布局氢能理论上是亏损最少的。一方面,中石化在氢的运输、储存、加注、使用这些环节上,都有相当坚实的基础。比如氢气的运输已经有三条运输管线,运行了多年,对于氢气的运输、成本、安全都有比较好的把握。另一方面,加氢站可以复用原有的加油站,不需要重新征地,不需要重新的建其他一些设施,增加的仅仅是边际成本

总之,迈入氢能产业就是一件放长线钓大鱼的事情,绿氢成本降低的速度氢能应用场景的创造产业政策的落地(统一氢能标准体系)决定着氢能市场的未来。当下,资本多数是呈谨慎乐观的,毕竟起了个大早却赶了晚集的事情世间常有,错的时间押注对的赛道依旧是失败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投资周期有概率被拉的极长,机会成本就可能彻底在未来沦为沉没成本。

个人看来,中国石化喊话做第一大氢能产业集团,绝对不是all in的程度,其实都算不上转身,因为氢能产业本来就很小,中石化这个巨无霸小手一挥就能实现第一了,其关键在于演绎出的逻辑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最后真正能把市场培育起来,最终实现整个产业链上所有企业的受益,比如新能源行业的设备制造厂商就是潜在受益者。

氢能,也许是“风光”新的增长极

隆基股份,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科技公司。从2017年开始,就开始关注这家优秀的企业,看着他一路披荆斩棘,押注单晶硅大获成功,从硅片龙头转型成为集硅片、电池片、组件为一身的一体化光伏龙头。

龙头公司会有焦虑吗?

当然会,尽管拥有强劲的管理经营能力,技术的迭代(比如去年硅料生产环节的颗粒硅就对改良西门子法产生了颠覆性影响)或者说技术路线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时间点置换产能),电网无法无限制地消纳具有间歇性、随机性特点的新能源,加装储能投资回报又很低,行业天花板显而易见。除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降本增效外,还需寻求新的增长极,去稳住自己的基本盘,新的增长极会体现在企业的战略布局中。

2021年3月31日,隆基成立氢能子公司正式布局氢能产业化,注册资本3亿元(投入并不多),创始人李振国亲自挂帅。隆基自2018年起通过研发在电解制氢装备、光伏制氢等领域形成了技术积累,新设子公司计划主要聚焦制氢环节,标志着公司的氢能布局由实验室研发迈向产业化发展。

光伏清洁电力推动是推动氢能实现成本平价、应用普及的重要一环。氢能具备效率降本、材料降本、规模降本三个成本下降路径。

根据中金电力电气设备组测算,目前氢气产业化发展中成本的制约主要来源于运输与加注环节,使得目前终端加氢含税价格在70元/kg(重整制氢,非零碳)~80元/kg(光伏电解水制氢,零碳),显著高于当前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碳捕捉的成本。

展望未来,绿氢相比其他非电绿色能源有较为清晰的降本路线,一是制氢端受益于非化石能源未来不断的成本下降有~60%的降本空间。氢能或有望凭借电解水路径中光伏发电成本的快速下降,从而达成在公路交通领域较传统能源的平价,实现技术落地。具体来看,光伏度电成本从目前的高于0.3元/度下降至2030年后接近0.1元/度,制氢成本有望从22元/kg最终降至9元/kg;二是运氢、加氢端设备规模化和国产技术提升有~80%的降本空间,从44元/kg降至8元/kg;三是绿氢对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需求将反过来刺激光伏装机增长。(以上三段内容节选自【中金公司】发布的研究报告《隆基股份(601012):成立氢能子公司,布局氢能产业化》)

除了光伏龙头隆基,风电领域的明阳集团明阳智能 SH601615)董事长张传卫还提出了氢从海上来的设想,由海上风电到海水制氢,电和氢同时进入沿海的加氢站或者多能合一的服务站。这是个比较有意思的模式,风电的瓶颈比光伏更多,技术限制了设备制造成本的下降幅度,靠进一步的规模化生产是于事无补的。

氢从海上来首先可以实现就近电解水,西南部水资源丰富但光照资源不足,大西北光照资源丰富,水资源却不足,在技术成熟的前提下,电解海水是条不错的路径。其次,无法被电网消纳的海上风电用于制氢(储能),短距离运送到需求端(中国的能源消费基本都集中在沿海),既解决了远距离安全运输问题,又解决了新能源消纳问题。当然这个商业模式目前依旧很难落地,制氢的成本还有非常大的下降空间。

回到最初的问题,氢能会热吗

个人观点:氢能产业其实比储能还慢热一些,需要非常谨慎乐观。

今天谈到了三家企业,忍不住多再说两句,优秀的企业之所以优秀,是因为具备了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押注正确的赛道(比如隆基真金白银地押注了BIPV),在不断地战略转型中创造更多的价值。放到个体身上,也是一样。

最后,

以吴晓波所著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中

开篇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结尾吧:

“我们的国家就是一艘驶往未来的大船,

途径无数险滩、渡口,

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随行到终点,

每一代人离去之时,均心怀不甘和不舍,

而下一代人则感念前辈却又注定反叛。”

利益相关:隆基股份mini股东

2021年5月1日

朱大熙写于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