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利润增6倍!英伟达业绩爆表,市值达18万亿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文/杨剑勇

从ChatGPT到最新的GPT-4o,从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到Anthropic发布超强Claude3模型,英伟达无疑是最大赢家之一,因为各界发展AI大模型都离不开英伟达的高性能芯片。由此,英伟达芯片供不应求,千金难求,继而推动营收成倍的速度增长。

截至4月28日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英伟达营收260.44亿美元,同比上涨262%;净利润148.81亿美元,同比上涨628%。其中数据中心业务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该季度数据中心业务营收为226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427%,得益于Hopper系列图形处理器的发货,其中包括H100 GPU。

同时,英伟达对下一季度的业绩作出指引,预计2025财年第二财季的销售额将达到280亿美元,上下浮动2%。受强劲的营收影响,财报发布导致盘后大涨6.6%,市值增加1400亿美元(人民币合约1万亿元),股价创纪录新高为1007元,盘后总市值高达2.48万亿美元(人民币约合18万元)。

这一市值规模,相当于5个腾讯、8.45个茅台、12个阿里巴巴、19个英特尔。与此同时,英伟达也是地表最强股票。继2023年上涨3倍之后,今年继续大幅大涨,累计上涨92%。是美股七巨头(微软苹果、英伟达、亚马逊谷歌Meta特斯拉)中表现最亮眼的公司。

当然,英伟达狂飙背后也蕴藏巨大风险,须警惕大涨后所暗藏隐患。但在资本市场节节攀高核心在于投资者对AI商业前景展现出乐观态度。整体来说,生成式AI浪潮席卷全球,是科技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英伟达则是这一重大科技的核心,离不开英伟达高性能芯片。换一句话说,谁家AI实力强,背后其实比拼的是拥有多少张英伟达GPU。

诸如主导大模型发展趋势的OpenAI,背后所支撑的有英伟达身影。在早些时候,黄仁勋曾分享与OpenAI之间的故事时称:虽然没有参与创建 OpenAI,但和该公司许多重要人员都保持密切联系。由于了解OpenAI对大型计算机的需求,所以亲自将第一版DGX 交付给 OpenAI。

自ChatGPT诞生以来,全球人工智能发展再跃升一个台阶,进入AI大模型时代。包括谷歌Meta亚马逊百度、华为、阿里等科技巨头相继推出大模型服务,都依赖于英伟达的AI平台。

作为一直身处AI变革的最前沿,英伟达的平台在众多领域的AI应用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大语言模型、生物学、网络安全、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对话式 AI、网络、物理学、机器人学以及量子计算、科学计算和边缘计算。

生成式AI登上时代舞台,预计全球所有软件企业都将依靠英伟达AI运行。

最后,得益于生成式AI风口,正在重塑各行各业,企业纷纷顺势而为,将加速向智能化升级。Gartner调查显示,98%的领导者认为生成式AI将能够改造企业整体的运营。各界都致力于利用生成式AI的变革能力,人工智能市场需求潜力逐步释放。

IDC此前预计到2027年,全球企业用于生成式AI解决方案的投资将达到1430亿美元。企业正在加快推行AI技术,并开始构建采用生成式AI的最佳实践,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预计全球所有软件企业都将依靠英伟达AI运行。

随着人工智能市场需求潜力逐步释放,各行各业都在经历从通用计算到加速计算和生成式AI的平台转型,继而对算力需求也将大幅提升,为芯片厂商继续释放新增长点。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表达观点仅代表个人。致力于深度解读物联网、云服务、人工智能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