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1500亿!汇川技术年营收将破三百亿,被誉为工控界小华为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文/杨剑勇

作为国内工控龙头企业之一,汇川技术市值超1500亿。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是2003年由朱兴明带领一众华为电气部门前员工独立所创办,且创始团队成员主要来自华为,故而在业内有着工控界“小华为”之称。

需要指出的是,汇川技术创立之初,当时的中国工控市场几乎被国外品牌所垄断。然而,经过二十年努力与坚持,已成为国内工控巨头之一。主要业务有通用自动化(含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智慧电梯、轨道交通。

受益于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发展趋势下,营收在过去几年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其中,2019年营收为74亿,到2022年增长到230亿,增长3倍,年复合增长率为46%。另从披露的数据显示,营收规模从2007年的1.59亿元增长到2022年达230亿元。15年间,其营收规模扩大144倍。这样的增速,实属凤毛麟角。

与此同时,2023年是汇川技术成立20周年,继续维持稳健增长格局。所布的业绩预告显示,2023年营收预计为289.9亿元-310.6亿元,同比增长26%-35%;净利润预计为45.7亿-49.7亿元,同比增长6%-15%。

营收强劲增长,首先是凭借国产龙头品牌优势、多产品综合解决方案优势及深挖下游行业结构性增长机会,使得通用自动化业务收入同比实现较快增长。

工业自动化是汇川技术基本盘,营收占比超五成,且过去三年快速增长。要知道,工业自动化行业仍然低迷。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市场工控行业需求呈现下滑态势,下游行业需求整体表现偏弱。但汇川技术前三季度仍实现了20%的同比增长。

2023年1-9月,汇川技术来自通用自动化(含工业机器人)业务营收为105.24亿元,同比增长20.42%,收入占比53%。在此前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通用自动化业务板块订单自2023年5月份以来保持较快增速,是得益于多行业的较好增长支撑的。另根据睿工业统计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汇川技术通用伺服系统在中国市场份额约24.3%,位居第一名。

在通用自动化业务板块中,汇川工业机器人在前三季度贡献了5.5亿元营收。在工业机器人方面,汇川技术声称优势体现在公司工业机器人业务的客户群和通用自动化领域是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和协同性的,利用客户群和品牌优势把SCARA和六关节机器人带进去。

虽然汇川技术机器人业务规模还不大,且开展时间较短,但处于快速发展业务板块,其战略目标是,未来工业机器人希望做到中国市场的第一。根据睿工业所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国内机器人厂商出货量排在第二,汇川仅次于埃斯顿。此外,在机器换人和工厂自动化/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汇川技术变频器、伺服系统、PLC、工业机器人等产品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已成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占全球市场一半以上。根据IFR的数据,2018年至 2022 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分别为15.4万台、14.05万台、16.84万台、26.81万台、26.77万台。

制造业在生产过程中,不断增加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水平,包括部署工业机器人,以此提升生产效率,使得智能制造发展水平稳步提升的同时,对工业机器人需求大增。其中,埃斯顿汇川技术埃夫特三家国产厂商进入全球TOP10,在市场竞争中牢牢占据有利位置,并吃到市场红利。

其次,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上升,下游客户定点车型放量等因素,汇川技术的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同比实现快速增长。

根据Canalys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增幅29%,达到1370万辆,渗透率达17%。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占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55.5%。并预计,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将增长27%,达1750万辆。

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为汇川技术新能源汽车业务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作为第三方供应商是基于不断地打造极致的技术和成本竞争力来争取市场份额的提升。目前,新能源汽车业务的收入有三部分的贡献:新势力车企、国内车企和海外车企。值得一提的是,新能源汽车将要分拆独立上市,目前正在照常推进IPO事项。

最后,数字化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愈发紧密结合,驱动实体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企业以数字化、智能化为特征推动智能制造升级,生产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在制造业升级背景下,随着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化,从而驱动对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需求大增,对于赛道上的厂商而言,有望继续为其打开业绩增长空间。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杨剑勇,福布斯中国撰稿人,致力于深度解读物联网、云服务、人工智能和智能家居等前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