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还能涨多久?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3喜欢:14

1:首先科普一下猪周期
“猪周期”是生猪生产和猪肉销售过程中的价格周期性波动。在猪肉价格景气时,养殖户为了追逐利润,增加能繁母猪和生猪供给,造成猪价下跌,养殖户减少供给,猪价重新上涨。猪的生产周期决定了一轮完整的猪周期历时3-4年,同时在一年之内受节假日和气候影响呈现出小周期波动。能繁母猪代表产能,扩大生猪供应先要扩大产能。从猪仔成为后备母猪需7个月达到可繁殖状态,能繁母猪生产1胎需要5个月左右,2年可产仔5次(2.4-2.5胎/年)。母猪产仔再经过1-2个月的保育期和5-6个月的育肥期,生猪可出栏。因此,直接补栏仔猪仅需6个月左右即可,当月生猪存栏量预示着未来半年的生猪供给;但从补栏母猪到增加猪肉供应需18个月左右,即一轮猪周期约3年左右。


你需要记住一点那就是猪肉供应需要18个月才能恢复。
2:看一下2006年至今“猪周期”演变详史

第一轮:2006年7月至2010年4月,持续时间46个月。2005年至2006年猪价大跌,养殖户大量减少母猪的存栏,加上2007年猪蓝耳病的爆发,能繁母猪存栏量迅速下降。导致2006年7月至2008年3月猪价一路上涨,涨幅约157%。随着养殖高景气以及疫病因素的消退,养殖户补栏积极性提高,母猪存栏量上行,生猪供应偏多。

此外,2009年初爆发瘦肉精事件,需求端受到影响。导致2008年3月至2009年5月,猪价进入下行通道,最高跌幅约49%。2009年6月,国家启动收储冻肉,提振了市场信心,猪价进入短暂的上升周期。但是由于整体供应偏多,上涨并没有维持多久,2009年12月份又开始下行至 2010年4月。从整体看,本轮周期盈利期32个月,亏损期14个月。

  第二轮:2010年5月份到2015年3月份,持续时间59个月。2010年夏季猪瘟蓝耳病多发,2010年冬季至2011年春季,一些地区发生仔猪流行性腹泻,死亡率高。疾病导致猪肉供给减少,加上2010年母猪存栏量较低,2010年5月至2011年9月,猪价上涨了105%。 猪价上涨后各路资本快速进入养殖业,母猪存栏量迅速恢复。

2011年9月至2012年7月,猪价进入下行通道,下跌了30%。2012年7月至2015年3月,生猪价格震荡下行,期间季节性涨跌互现。其中,2013年年末至2014年年初,本是猪肉节日消费旺季,但价格反而下跌,此后更是持续不振,全年处于亏损期,是近十多年养殖户亏损最大的一年。

第三轮:2015年4月至今,由于环保政策的趋严,本轮猪周期被继续拉长。由于2014年养殖行业的大规模亏损,母猪淘汰加速,母猪存栏量偏低,加上环保淘汰了一定产能, 生猪价格从15年4月起开始上涨,下半年走出亏损期进入盈亏平衡点,至8月极高点上涨了47%,随后开始季节性下跌。由于2015年冬季疫病多发,死亡率高,猪源短缺,导致2015年11月开始价格不断上涨,2016年6月达到历史高位21.20元/千克,涨幅达31%。随后进入下行通道,并伴随季节性调整。到目前为止已经持续了35个月。
第四轮周期为2018年中至今,已历时1年3个月,根据2年左右的上升周期算,可能持续到2020年中,但考虑到本轮周期生猪和能繁母猪供给过快下滑,预计上升周期可能延长至2020年下半年。本轮猪肉价格受到非洲猪瘟、环保限产政策、猪周期内生上涨动能、规模化养殖等多重因素影响,呈现出涨幅大,速度快等特点,价格上涨幅度为历次猪周期之最,堪称“超级猪周期”。今年4月以来,猪肉价格快速上涨,截至9月底,猪肉价格全国22省市猪肉价格均值已达到38.3元/千克,已经明显超出前两轮周期30元/千克的高点,较年初上涨83%。反映猪肉价格与成本比例的猪粮价比已高达13倍,远远超出6倍左右的盈亏平衡线和11倍左右的前期高点。当前猪肉价格的绝对水平和相对水平都已创下历史新高。当前猪肉供给缺口仍然较大,短期供应增加困难,预计后期猪肉价格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


3:看一下本轮猪周期的特点
本轮超级猪周期,涨幅大、速度快,四大原因:环保禁养扩大化、规模化养殖策略、非洲猪瘟、内生猪周期。第一,近年尤其是2015年以来,环保政策对生猪养殖的影响凸显。各地纷纷制定了划定禁养区和区内污染养殖户搬迁计划,层层加码扩大化,一刀切。第二,规模化养殖升级导致散户大量退出,猪肉供给下降,但仍未改变我国散户养殖占比较高、规模化养殖率不高的格局。年出栏量小于100头的散养农户数从2007年的8100万户,下降至2017年的3700万户,降幅54%,而同期年出栏头数超过1000头的规模养殖场数量从4万增至8.2万,增幅达150%。但是,养殖500头以下的养殖户数占比仍高达99.4%,500头以上的养殖户数量占比0.6%,500头以上的出栏数量占全部出栏数不到50%(约49.1%)。第三,非洲猪瘟导致大批生猪受到感染,截至2019年7月,全国共发生非洲猪瘟疫情143起,扑杀生猪116万余头。第四,非洲猪瘟前,上一轮猪周期中积累的过剩产能逐渐出清完毕,新一轮猪周期已经启动,猪肉价格存在内生上涨动力
本轮猪周期始于2018年中,但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为十年低点,当前供给缺口高达1000万吨。我国猪肉消费占全球49.3%,远高于欧盟的19%和美国的8.7%,国内肉类消费中猪肉消费占比高达73%,短期内牛羊禽肉难以替代。二是我国进口猪肉量长期仅占国内猪肉消费的3%左右,占全球猪肉出口的18%。今年以来虽加大进口力度,但仍无法弥补供给缺


猪周期的本质是供需关系,需求端总体稳定,关键在供给端。我国以散户养殖为主体的环境放大了价格的波动性。第一,猪肉消费需求从长期看由居民收入水平、人口增长和消费结构决定,短期受季节性饮食习惯、流行疫病、食品安全和消费替代效应等影响。第二,猪肉供给端主要受养殖利润、政策干预、天灾疫病等因素影响。政策干预包括环保、财政补贴、收储投放制度等。由于猪肉直接影响居民生活水平、CPI及货币政策等,政策干预相对较多,主要根据猪肉价格、猪粮比、养殖利润等指标观测市场供给和养殖户盈亏情况,进一步调节生猪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出栏量、屠宰量等。盈亏平衡点的猪粮比一般在5.5-6,(粮食价格比在3元左右,所以猪肉价格在18左右是盈利平衡点)当前猪粮比价在10以上,养殖盈利较高,但是如果干预措施力度过大,反而会加大价格波动。第三,我国的养殖业以农户散养为主,生产者同质程度较高,行业集中度低,单个生产者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力较弱,更容易“追涨杀跌”,且防疫技术、资金不足,更容易大起大落,猪肉价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蛛网周期的特征。
最后归纳一下
1:猪周期在18个月左右按照周期规律的话本轮价格触底时间在2018年年中,那18个月以后在哪里?对2020年左右
2:价格规律来看:大家在图三可以发现,价格呈波浪上行(更多的社会生产力通货膨胀下的物价上涨带动猪肉上行)预计本轮价格会破前期高位30但是力度不会太大。
3:本轮影响因素较多,比如环保,猪瘟,预期反弹时间会长同时价格波动明显。建议大家操作上不管买股票还是做期货都提前离场锁定盈利在2019年年底(同时年底叠加春节消费)。
旭日对于猪周期的分析希望对大家有用,你认为猪肉还要涨价吗?同时也可以聊聊这个月你吃了几次猪肉?建议大家现在就买点猪年货,小心今年过素年,毕竟我们还在猪周期里。

全部讨论

2023-03-25 22:23

学习,谢谢

养猪三

2020-08-17 00:59

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