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启技术杂谈。

发布于: 雪球转发:14回复:51喜欢:26

光启三连阴,暴跌说不郁闷是假的,有短线情绪因素,但其实也有所属指数板块连跌三天的原因,整体科技股在退潮,大环境下光启其实也难避免,但话说回来,光启能再次爬上三年多的箱体密级平台,这与公司本身基本面上升脱不了干系,所以这个上涨是有基本面支撑的,不是虚头巴脑的炒作,基于此就心安了,毕竟股价不是涨就是跌,以及少有的平盘,我仍然将其当做现有罕见的成长股和未来的价值股来持有。

有朋友对光启的业务模式不清楚,这里特意说一下。

首先再次说一下,超材料不是指材料,而是指超材料技术,是根据需求为客户反向开发突破自然界物质性能的一种技术。

光启从2012-2023年总共制造和检测了33.05亿个微结构,其中2012-2019年8年里只检测了9.05亿个微结构,后面几年利用人工智能,制造检测的速度快了数倍。(数据来源于2023年第二届超材料大会季春霖汇报)

光启所做的产品中,除了“白起”高性能电磁材料(基材)和一些天线外,其它都是非货架产品(定制化产品),其中白起作为基材,打破了国外对中国的禁运封锁,除了航空航天装备之外还有海博会展示的四个海洋尖端装备—水下尖端装备蓝遁系列、水面尖端装备定方系列,舰载航空装备寄奴系列、远洋卫星通信苏武系列。(这里给光启装备起名点个赞,爱国情怀爆棚)

什么是非货架产品?

就是指只能某对应定制开发的装备使用的产品,从研发初期就需要参与到其中,这种模式我将其称为管道式模式,从研发、到定性(小批量生产)再到大规模批产,其经历的管道周期比较长,同时壁垒也很高,装备一旦定性,就无法更换供应商。2017年收购光启尖端时披露在手研发任务30多项,前两年披露在手研发任务100多项,当然研发到批产的任务,有量大的也有量小的,有产品生命周期长的也有产品生命周期短的,有单价高的也有单价低的,所以这无法准确去探测光启每季度的业绩,因为根据交付周期不同,并不是平滑式的增长,但好在每年的业绩处于稳增长中,产能扩产又满产,未来还是一片光明的。

有人担心万一没有研发任务了,那后续批产不也戛然而止了?其实大可不必,现在超材料技术几乎是尖端装备开发必备,未来也会更加深入。这次南海听说空军让海军055吃了瘪,所谓的空军新型装备估计是15D或者16D,电子战专用机。[斜眼]

如何切入到民用?

检测方面就不说了,很快就会带来营收。

超材料产品如何切入民用?

1.对定制化需求高的产品,尽早进行沟通洽谈,对于没有超材料研发设计技术的客户提供研发-制造-检测产品全链条服务,对于有超材料研发设计技术的客户提供制造-检测半链条服务(如华为),产品如通感一体化超表面、共形天线、机器人皮肤等。

2.对定制化需求低的产品,尽快研发更多的通用标准件,与各行业协会沟通落实通用产品规范标准。

民用现状?

民用领域目前基本上还处于超表面(超材料的二维模式)的程度,也就是光启所说的第一代-第三代超材料技术,包括光启以前搞的平板天线、超级wifi、和华为搞的笔记本超材料天线,都在超表面的范畴。

大家诟病的5G就是鸡肋和浪费的原因,一是基站覆盖范围小(约300m),二是耗能高,超表面就是解决上面问题的方案。

超材料可应用的范围纵深是很长的,目前见到的通信行业潜力巨大但不止于通信行业,华为率先把超材料带入笔记本电脑,下一步就是路由器、手机、其它消费电子。

总之有商业前景,有资本推动,就有可能大规模应用。

光启在基础技术能力上储备深厚,其创始团队更是在行业扎根近二十年,在产业化上更是一骑绝尘的领先,基于光启现有的七大平台能力,未来光启一定是超材料行业应用的重大推手。$光启技术(SZ002625)$

精彩讨论

梧楸04-08 20:14

超材料方面我只看到光启从2012年建中试线,2017年银星基地,2020年顺德基地,期间从中试到大规模批产跨越了八年,没见过华为哪里有超材料产线。$光启技术(SZ002625)$

锐士归来04-08 20:53

与华为合作企业标准回复: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特定合作项目受限于商务协议保密条款的约束而不便披露,敬请谅解。公司一直贯彻全产品线布局并积极与更多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协同关系,以推动公司的业务发展。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全部讨论

04-08 16:53

作业做的好

04-08 22:08

只能说你是个笨蛋,去爷的贴在好好学习一下

04-08 17:16

不是托

04-08 16:45

不错。普及知识。

04-08 17:07

04-09 09:38

一切归于保密,好也保密,劣也保密。
一提到保密,就迷糊,就玄幻,就猜,当然也就不确定。

04-09 09:28

光启就是中国的英伟达

应该不是拖

04-08 21:18

光启

04-08 20:51

暴跌了20多点,一度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