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三维化学(SZ002469)$ 

压缩空气储能正进入商业化阶段 相关上市公司明年开始体现业绩

截至目前,压缩空气储能在已公开储能技术装机规模中排名第二,陕鼓动力金通灵已有成熟技术产品储备。此外,产业链上市公司还包括东方电气上海电气西子洁能三维化学苏盐井神等。分析人士表示,压缩空气储能未来有可能成为长时间大规模储能的主流技术之一,明年起相关设备公司即可体现业绩。

财联社10月25日讯(记者 徐海东)近期国内压缩空气储能项目频获进展,引发资本市场强烈关注。财联社记者在对相关上市公司和行业专家调研中发现,压缩空气储能成为长时间、大规模储能主流技术之一已成为业界共识,目前空气储能项目示范阶段已基本结束,正加快进入商业应用阶段,相关项目业绩有望在2023年上市公司业绩中得以体现。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中关村储能产业与技术联盟理事长、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研究员陈海生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压缩空气储能的性能和抽水蓄能比较接近,目前抽水蓄能效率和成熟度更优一些。但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发展速度较快,目前新型压缩空气储能最高效率为70%左右,系统效率还有提升的空间;其系统单位成本约为1000-1200元/kWh,也仍有下降空间。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大规模示范和应用,积累工程设计和建设经验,发展完整成熟的产业链,以进一步加快压缩空气储能的建设应用。

相关上市公司已有成熟技术产品储备

7月26日,由中国能建主体投资的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在湖北应城开工建设;9月28日,全球最大规模350兆瓦盐穴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山东泰安2×300MW级压缩空气储能创新示范工程项目一期工程开工;9月30日,国际首套百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国家示范项目在河北张家口顺利并网发电。这也仅是今年以来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快速推进的一个缩影。

据北极星储能网统计显示,2022年截至目前,已有八省公布储能示范项目167个,已公开的储能规模约12.9GW(功率)、20.3GWh(容量),已公开储能技术装机规模的共有12.1GW、17.1GWh。在其中,压缩空气储能已经基本坐稳了储能技术排名第二的位置,总规模达650MW、1805MWh。

行业人士告诉记者,在《“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关键技术就是新型储能核心技术装备攻关重点方向。天风证券研报则指出,其统计国内压缩空气储能正在规划建设的项目共有19个,规划总装机量达到5.38GW。预计2025年压缩空气储能装机量达到6.76GW,2030年达到43.15GW。压缩空气储能商业化大幕即将开启。

陕鼓动力(601369.SH)人士对财联社记者直言,压缩空气储能对公司来说将成为“第二增长曲线”。公司目前已跟踪了很多空气储能项目,其主打产品压缩机是空气储能系统核心设备,在膨胀机也有成熟技术储备。金通灵(300091.SZ)人士则透露,在中科院张家口等示范项目中,公司都配合进行了技术研发和样机研制,公司销售部门目前也在密切跟踪压缩空气储能项目招投标动态,积极争取该市场份额。

能源建设企业人士告诉记者,压缩空气储能产业上游包括空气压缩机、透平膨胀机、蓄热换热系统等核心设备,以及储气盐穴资源等;中游下游则为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建设和运营。从投资占比来看,压缩空气储能项目建设大致可分为核心设备、其他设备、电气控制系统、土建及施工等,其中核心设备支出占比在总建设成本的40%-50%,主要是空气压缩机和透平膨胀机。

根据国海证券此前研报和业内人士透露,目前涉及该产业链的压缩机厂商主要包括陕鼓动力、沈鼓集团、金通灵等,膨胀机厂商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哈尔滨电气,换热系统厂商西子洁能等,项目设计开发厂商三维化学,盐穴资源厂商苏盐井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