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股市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房市,股市

捋一捋我过往的文章,虽然不多,但对房价一个劲儿的恁,在我的认知范畴里,这轮波澜壮阔的房地产行情,已经走到了尾声,不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刺激而转多。

其实我是不想写房事的,因为自己的房子还没卖掉,但转念一想,唉,担心个啥,自己这点阅读量,又何必庸人自扰。

看空房子的理由、逻辑,剖析了房子涨起来的理由,暴涨的逻辑,乃至当下房地产市场弥漫的悲观气氛,过往的文章里早有预判,就不再多费笔墨。

虽然,近来这个刺激,那个鼓励,但不会动摇房地产时代已经过去了的论断。

关于房价,虽然我认为城际之间的沟壑愈发显著,但未来一段时间内,不管哪个城市,不管哪个地段,我们都会以低于现在的价格拿到,也许20%,也许30%,如果运气好一些折扣可能更多一些,运气好,也要有实力,那就市现金全款,折扣力度大。

自住也罢,投资也好,等等为好。现金为王,不要在乎短期内利率跑不赢通胀,有现金后面可能会迎来更多更大的机会,不要在乎一时的得失。

近来,忙,忙着工作,人到中年也要面临转型,忙着学这个,忙着学那个,来啥业务补啥知识。所以近几个月来,几乎停笔了,不是懒,是忙。其实,我还是更喜欢研究分析股市,包括宏观经济、货币、行业、企业,可以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精打细磨。不过我也发现一个问题,我的文章可能太过生涩,有好些文章质量不错,但阅读很少。

例如,关于股市,年初的宏观环境是,疫情政策放开,美元贬值,一些主流声音意淫今年A股指数,涨涨涨,涨不停。在这种氛围中,我预判今年3300点可能是全年的高点,也分析了理由。如今,半年多过去了,市场有多惨淡,不必赘述。

大家普遍对股市的认知不高,甚至有误区,多数是盯着指数,盯着个股K线,K线在波动,心情在起伏。这是浪费时间,性价比极低,如果人狠一点,十之八九,家里要闹矛盾的,股市里盲干是不行的,要受伤的。

磨刀不误砍柴工。

我对我国股市很有信心,它未来是印钞机,是提款机,但是前提是你得有那个本事。

认识股市,理解股市,投资股票,要从宏观+中观+微观,入手。

宏观是什么?

是经济运行与货币运动状态,涉及各种经济指标,例如PMI;也涉及货币运行指标,例如M2、社会融资、居民企业存贷款等。

中观是什么?

是行业,食品行业,医药行业,可以再细分,行业政策变化,行业盈利情况等。

围观是什么?

是企业,我们投资的是活生生的企业,这里需要更多的关注,各类财务指标,例如ROE,净利润、毛利率、营收等情况。

除了看这些,还要看估值。看同一细分行业内企业的总体估值,以及企业本身的估值,需要历史的看,动态的看。有些企业虽然在相同的大行业里,但细分行业不一致,就不能机械的去比估值高低;一些企业历史估值中位数假设在40,现在30,是不是就一定值得买?

历史的比,不是仅仅看估值的高低,是要把当下的三观环境与历史三观环境比较,如此,那当下30的估值可能比历史某一时刻的40还要高。

总之,股市比房事未来有出路,当下的萎靡只是历史长河中的小小一波浪,胸怀未来,武装自己,稳腚当下,是我们赶上股市这趟财富列车的不二法门,尤其是80后,老大不小了,思维渐趋固化,行为渐趋保守,不要瞎在股市里晃荡,留给我们武装自己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