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医药真的到底了吗?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2

从2021至今,无论A股还是港股,医药股都经历了大幅调整,有认为是医药逻辑崩坏,有认为原先泡沫太大,有认为是板块轮动,原因众说纷纭,皆有道理。往往市场恐惧我贪婪,市场贪婪我谨慎,大跌后往往孕育着大机会。也难怪最近众多卖方在强烈推荐港股,就港股医药的情况,我也来谈谈我的浅薄看法。

首先,看一下自18A出现以来,部分港股生物医药上市企业(主要是药,不含器械等)最新市值与当跌幅情况(PS:根据wind拉的数据,错了怪wind)

具体来看,下跌的有26家,跌幅最大的为嘉和生物-B歌礼制药-B德琪医药-B药明巨诺-B等;上涨的有有11家,主要为康熙诺生物-B、康龙化成君实生物信达生物药明康德等。市值超千亿港元的药企仅有3家,分别为:药明康德、京东健康百济神州,有大量公司市值低于50亿元,失去了再融资的能力。

同时,观察港股目前基金持仓情况,2021年Q4港股投资基金对港股的可选消费、信息技术、医疗保健的配置比重依然居前,但医疗保健遭遇基金大举减持,而“高港股仓位”基金对信息技术有较明显增持。

可见,结合大量申报港股企业crossover困难,港股生物医药当前的状态可谓用滴水成冰来形容也不过分

诚然,港股当前生物医药价格极低,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相对价值,但我个人仍觉得港股还没有到达我心中绝对的底,因为首先从宏观的角度,我们是如此认为市场目前的整体状态:

首先是情绪面,接连破产的房企和不断爆裂的信托产品,让各投资机构加强了风险管理,而一般的投资者在这样的情绪阴云下又遇上经济下行,风险偏好也只能收缩。

二是资金面,如果一个组合里面有房企的信用债,那么这个基金经理就需要出售还没打折的股票,以换取流动性,以保护头寸避险意识的加强,让投资者在投资组合中提高现金的比重方向,看不清方向的新募集资金也不会贸然投向风险资产,而是选择持续观望。比如最近流传的某资管产品募集资金的银行都买了银行理财,就是当前市场情绪的一个典型表现。


在这种形势下,只要房地产的债务没有动态清零,信用市场的风险就依然处于极易感染状态,被破坏的市场信心就很难修复,即使近期管理层有对房地产部分放松,但一来存在时滞效应,二来房住不炒的预期仍然存在。更不用说美联储加息缩表,乌克兰战争等种种外部不利因素,此时的两个资产池及房地产与股市不再是替代关系,而是兔死狐悲,股市也被房地产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原来不再是卖房炒股或卖股炒房,而是卖股救房、卖房救股。

另一边中国股市10年来似乎依然在原地打转,没有让大部分投资者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而股市波动也很难造成实质性的系统性风险,毕竟在总量上股市与庞大的信用市场相比还是偏小,对中国金融系统能造成威胁的依然是房地产。所以一直以来股市都难以获得如房地产那般的重视。

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市场不重要,恰恰相反谁都知道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资本市场是重要条件,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现代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资本市场的充分发展,而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政策的稳定,市场大幅波动,长期收益无法保障,经常发生大幅“铁泉”进回撤,导致投资者扎堆止损和赎回,产生严重的逆向选择,长期主义者或价值投资者生存艰难,率先被淘汰,能活下来的只能是短期的炒家,这显然与顶层设计的设计相悖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国内不断的采取增量改革的传统做法,新开交易所从创业板科创板再到精选层、北交所,但似乎还没能看到真正的成效。说到底投资者需要的是一份更加稳定的规则和契约利益能得到有效保护的安全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似乎并不难选择,所以市场还在小心翼翼的探底。

但就当前的形势来看,种种迹象表明市场上已经有了国家队的身影,这意味着政策层正在赎买,市场基金政策确认的底部似乎正在显现。

虽然港股去年的过度杀估值释放了部分风险,在今年形成了相对的估值优势,单就年初迄今的表现与A股相比已经跑赢10%,这意味着价值洼地效应开始引起投资者的注意,但最终能否形成真正机会,还要看决策层的考量,就是能否认识到中美“tuo 钩”下香港作为国际金融窗口的重要性

在当前乌克兰战争与FED加息叠加经济不乐观的情况下,破除重大制度障碍、重建国际投资者信心,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港股真正复活过来。

同理,对于港股医药,我觉得大机会还是在于大赛道能否回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