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企业生存法则:活出高鲁棒性

发布于: 雪球转发:6回复:13喜欢:1

展望2024年,企业生存、发展最关键的特质是什么?

答案要从过去寻找。站在变革潮头,大模型的爆火,让一个概念被反复提及、广泛讨论——鲁棒性。

它意指在面对故障或攻击时,系统不崩溃、不死机,稳健运行的能力。有人趣解,“鲁棒”就是“被粗鲁地对待也能很棒”,皮实,耐操,能扛过风险。

作为国内率先发布零售金融大模型的机构,马上消费深谙此道。该公司CTO蒋宁将其视作大模型发展的最核心技术之一,努力以算法破解鲁棒性之谜。

同理,在结构复杂、关系错综、充满不确定性的变局里,只有高鲁棒的企业,才能穿越周期,韧性成长,在行业的风云激变中守正出新。

/ 01 / 以变应变,快人一步

有人说,经营企业就像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路口做出选择。零售金融行业更是唯快不破。10余年来,行业结构、科技成果、用户习惯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监管政策也日益完善。身处其中,企业必须身段灵活,韧性生长。

8年前创业之初,马上消费就立志打造线上业务平台,但当时用户数量较少、独立风控能力不足,只能“曲线救国”,在线下服务中积累能力。3年后,这家公司似乎嗅到电商对线下3C零售的冲击,果断做出全面线上化的决策,不止在业务上腾笼换鸟,还恰好避过新冠疫情的打击。

又如,在行业大量依赖依赖渠道方和平台方流量来获客的时代,马上消费已开始着力提升业务自主性,打造自营App安逸花品牌,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目前,马上消费已打造出不依靠第三方流量、能够自主获客的数字化营销体系。易观分析2023年调研数据显示,安逸花App月活用户超1500万,稳居行业头部。

再如,2017年开始,马上消费在自营业务稳健发展的时候,预见了依赖资本金充足率的模式存在肉眼可见的天花板,开始主动求变,率先探索联合贷业务。如今,经历过数轮较大的迭代,该业务全面升级为开放平台业务,形成“全资产分层分发,全资金对接”的立体开放网络。截至目前,马上消费科技赋能机构数量超过100家,合作金融机构超过200家,场景方200余家,激发企业更大的想象空间。

一次次躲过危机、突破瓶颈的“幸运”,背后是不安于舒适区,主动拥抱变化的洞察力,使这家企业能够保持敏捷的业务迭代与进化。另外,这些选择似乎总是领先于行业变化一步做出战略预判,这一点颇为不易。因为唯有把选择做在产业发展的趋势上,才能成为趋势的引领者和推动者。

这又是如何做到的?

/ 02 / “倒过来看”

顺着时间看,马上消费不论是转线上、做自营还是筑开放,都是基于市场演进的顺势而为。

但更具启发意义的是,它是如何在行业没有先兆危机的情况下,做出这些前瞻性变革。很明显,马上消费的选择并非是在行业风向转变、遭遇暗礁时的应激式调整,更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战略横跳,而是预见式的布局。

因此,马上消费的“幸运”,应该倒过来、反着看,以终为始地看。

马上消费的“终”,早已写在愿景中——“成为全球最被信赖的金融服务商”。这正是做对了每一次选择背后的坚实依托:想要实现愿景,就要持续推动零售金融数字化、智能化,用技术锻造极致的服务体验,共生共赢,实现金融从普到惠的社会责任。

变化是表,不变是里。沿着这个脉络“反着看”,才能真正理解马上消费的选择与调整,也能看到“运气”背后的定力。

马上消费董事长赵国庆认为,“马上消费生于消金,成长于平台,最后一定是科技制胜。”按“现代管理学之父”德鲁克的说法,“战略是依据未来决定我们现在做什么”。有了科技驱动的方向性判断和坚实主线,马上消费就能以此为牵引,对技术保持充足的耐心、坚定的信仰,沿着既定的方向和路径坚定前行。

在零售金融市场繁荣的初期,规模取胜是通常的路径。而在存量竞争、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技术和能力的锻造与创新,才是各家机构间竞争的关键。

从一开始,马上消费便看准了金融数字化的大趋势,发力自研科技,提升服务个性化、自动化,实现业务效率提升。当自身业务模型跑通后,马上消费又通过开放平台建设,将自身技术能力开放给行业,提升产业链效率,为行业提供了新的可行范式。

对马上消费来说,开放平台模式的好处也显而易见。它优化了企业的商业模式,实现从息差收入,到息差与平台服务收入逐步并重的跃迁。有效推动收入结构的多元化和健康化。

如今,基于对底层技术的长期耕耘,马上消费又率先落地了金融领域垂直大模型——“天镜”大模型,成为零售金融领域率先发布大模型的公司。

迄今为止,“天镜”大模型实际投入运营已6个月,从智能客服场景来看,“天镜”大模型的意图理解准确率达91%,相较于传统AI的68%有大幅提升;客户参与度达61%,也远高于传统模型43%的参与率,和人工坐席平均57%的水平。

通过大模型,马上消费再度完成了自己技术能力的迭代。不仅释放人力,提质增效,还能进一步提升服务的个性化水平,做到千人千面的体验。

不出意外,随着金融数字化走入AI时代,马上消费的“乘风”之旅仍将继续。

/ 03 / 韧性生存,鲁棒式成长

读懂企业,最快的方式是画一条坐标系。纵坐标是敏捷的“钻头”,衡量它能不能把业务做深做透,抓住快速变化的机会创造增量;横坐标是时间,考验的是对战略的定力和对使命愿景的坚守,结硬寨,打呆仗。

走过快速成长的机遇期,零售金融市场格局初定,进入拼“内功”的阶段。成为高鲁棒企业,更重要的坚守长期主义,把握住不变的方向。

比如长期的科技驱动战略。迄今为止,马上消费科研投入超33亿元,申请发明专利超1600件,自主研发出1000多套系统,研发团队超2200人。依托科技自研能力,该公司在精准营销、风控审批、资产管理、融资决策等价值点上构筑领先优势,成为保持业务发展和企业竞争力的内在支撑。

比如长期的数字化思维。目前,马上消费积累了超1.8亿用户,有超2000个风控模型,10万+变量和特征,100PB的多模态、高质量的数据。大规模数据智能决策,为服务个性化、效率提升和决策科学性打开新的空间,马上消费也进入了理解与洞察用户的全新维度。

再如长期的开放生态。不管是用开放平台做大“朋友圈”,或是牵头成立行业首个打击金融黑产联盟“AIF”,还是担任重庆市大模型联盟理事长单位,推动技术共建、共研、共创、共享,马上消费始终执着于建立开放融合的新型数字生态。

这些“命运的齿轮”相互咬合,形成飞轮,让马上消费穿越市场的变化,排除噪音,保持独立思考,鲁棒式成长。

此刻,回到开头的问题,2024年,什么样的企业才能活下去、活得更好?在马上消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高鲁棒企业的内涵——有主动应变的弹性,有敏捷迭代的韧性,更有长期主义的刚性。

全部讨论

01-04 11:48

大数据技术太太重要了,消费金融开拓业务,服务用户基础

使用消费金融,现在这种环境心里面更有底气

01-04 12:07

穿越市场变化,不破不立,企业如此,个人也是

各行各业都在加速竞争,人工智能新技术是弯道超车机会

01-04 15:51

2024年新希望,经济环境会越来越好,还是保持期待

有使用互联网金融,理性消费,用好这个工具,有帮助

01-04 14:05

企业领导人的判断和决策太重要了,马上消费算是很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