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沐资产 |202306:穿越隧道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 运作情况 ——

2023年五一假期出行高峰期间,虽然全国出行人次大幅增长,但人均消费支出回落明显,市场情绪也受到经济走弱趋势的影响,截止5月31日,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月涨跌幅分别为 -3.57%/-5.72%/-5.65%,市场情绪低迷。各行业业绩表现上,TMT表现亮眼,建筑、煤炭、金融等板块拖累。
                                                      —— 钦沐观点 ——

“你不用什么都懂,但你必须在某一方面懂得比别人多。”——乔治.索罗斯

我很认同索罗斯以上观点,想在市场长期生存下去,必须要有独到的见解,随波逐流最后不大可能胜出,那么对于投资经理而言,认清楚大的潮流并准确了解自身优势,合理的加以匹配就显得尤其重要。未来几年的主线可能已经较为明确,从全球视角而言,是AI以及安全,AI是产业形势,安全是国际形势,这两条主线可能会贯穿很多年。我们很幸运的是一直在大科技领域耕耘,在全球形势纷繁复杂,国内经济换挡的背景下,我们团队的投研背景优势较为突出,力争在大科技领域研究的更加深刻,把握住更多机会。

回到市场,站在当下,难度大,是大家的普遍体验, 为什么今年这么难?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第一是在经历了2021年和2022年之后,投资者普遍心态很脆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大大降低,同时对2023年充满期待,因此今年稍有波动或市场表现不及预期就会有不适感;第二是机构股整体表现羸弱,机构投资代表了基本面投资,投资是一系列因子的集合,如果基本面因子的效果不那么管用,还能对什么有信仰?第三是海外和国内市场之间的巨大反差,说好的海外衰退,国内复苏,然而反应在市场表现上,海外随便看一个指数都是上涨,国内的指数却这么羸弱,年初的预期和现在的现实反差过大。

那么接下来我们怎么看市场?

要想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顾去年10月底发生了什么。当时预期放开,中国经济复苏,但是复苏并非一蹴而就,而且我们能够清晰的感觉到,国内的经济政策相对克制,对于科技创新这个新引擎更加重视,尤其在海外AI浪潮已经启动的背景下,国内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存量的市场会向科技板块重新进行布局和配置。随着今年二季度经济情况逐渐明朗,市场开始对经济刺激有所预期,我们认为接下来的市场会相对均衡,由于存量市场博弈的原因,阶段性会出现跷跷板效应,但幅度有限,尤其有去年底的前车之鉴,市场会更加注重产业进程及复苏力度,剧烈的风格切换的可能性存在但并不是很大。

市场或许已经见底,可以乐观起来了。本轮熊市从2021年初开始,中间虽然有阶段性机会,但波动较大,给投资人带来的财富效应并不明显,那么今年可以理解为穿越隧道的最后阶段,但在破晓之前,我们需要耐心的等待。

祝您投资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