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d 的生意模式

发布于: Android转发:4回复:3喜欢:1

最近一直在看创新药,从艾力斯开始看起。

因为艾力斯很简单,基本只有一个超级单品伏美替尼。竞品也非常简单,是阿斯利康的奥西替尼和豪森的阿美替尼。egfr突变也是肺癌最重要的靶点,而且肺癌是我国第一大的癌种。所以伏美替尼可能达峰的销售为50亿,而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达峰20多亿用了10年,在医保的助力下,以及第三代抑制剂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给药时间更长),伏美替尼只用3-4年就可以达峰。

1,从艾力斯学习一个超级单品是如何诞生的。从创始人原来的工作履历,整个市场容量,临床前的研究,临床1-3期,上市批准,商业化进程,营销队伍搭建,定价策略等全方位来看一个超级单品的诞生。当然,一个超级单品有运气的成分,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也有公司努力的结果,政策的助推。

2,对ivd的市场容量进一步的拆分与理解,对生意模式进一步认知。

药是整个医疗的核心与最大的价值点,相比于美国的七姐妹,欧洲的11巨头中就有6个做药的。有葛兰素史克默克阿斯利康,诺华,罗氏,诺和诺德。美国市值上万亿人民币的制药企业也有大把,全球前三十的制药企业门槛约为200亿美元。而我国的药企剔除掉商业配送部分,纯制造的基本集中在100-200亿,而这些也只有十来家。所以对比世界级的医疗巨头,我国的制药企业还只是婴幼儿时期。欧美前二十的药企销售基本集中在3000多亿(人民币)的规模,我国的药企离天花板还有较大的距离。

研究药才能更好的理解检测这个行业。我国每年的诊疗约为70亿人次,按照人均100元的检测费用,市场规模约为7000亿。这也是为什么ivd这个行业比较大的原因。因为检测是所有医疗活动的起点,是医生的眼睛,所以是绝对的刚需。研究整个药物学,搞清楚各类患者的规模,有助于更前瞻的理解由于药物开发带来的检测需求,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如此大的需求是不是一个好的生意了?其实不止是看需求,还需要看供给端。民以食为天,餐饮是硬需求,但是不代表餐饮是个好生意。物流需求很大,但是物流可能也只是一个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ivd的需求没问题,供给上还是竞争比较激烈的。从发光来看,进口有罗雅西贝,国内有发光五虎,还有基蛋,热景,迪瑞,万泰,普门等二线品牌。如果到生化,凝血,血球,分子,则还是玩家众多。所以ivd目前还是竞争的早期,整个供应端还没有整合。

想当初空调被号称螺丝刀工厂,有把螺丝刀就能造空调。目前的格力美的海尔基本垄断了空调市场,竞争的最后就是淘汰赛。

3,所以目前的ivd还远远没有到成熟的阶段。还没有300-500亿的超级巨头出现,头部玩家的市占率也还是非常小的。最大的迈瑞国内市场70-80亿,占据整体1200亿(出厂价口径)的市场6%,安图只有3%,新产业只有2.5%,cr5占比只有12-13%。相比于骨科,心血管,影像,监护仪,血透等ivd还比较分散。对比整个医疗的发展,对比国外的巨头,ivd也还是处在一个起步阶段。

$新产业(SZ300832)$ $亚辉龙(SH688575)$ $基蛋生物(SH603387)$

全部讨论

07-19 14:56

药是整个医疗的核心与最大的价值点,相比于美国的七姐妹,欧洲的11巨头中就有6个做药的。有葛兰素史克默克阿斯利康,诺华,罗氏,诺和诺德

07-15 21:13

😀

07-12 08:26

很好的总量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