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和ivd

发布于: Android转发:1回复:8喜欢:9

最近一直在看创新药,笔记本上都写满了pd-1,egfr,adc,tki等我似懂非懂的专业名词,也不断的和研究这个行业的专业人士学习。药在检之先,研究药的逻辑同时也会发现ivd未来的方向。当然,也会比较两者商业模式的不同。

1,确定性

Ivd整体是一个确定的,缓慢增长的市场。整个发光市场400亿,预计在2027-2028年达到700亿左右,而随着国产替代的加速,集中度的进一步提升,估计迈安新都迈入到12-15%以上的占有率,也就是头部的企业大概率是百亿规模,而二梯队的亚辉龙迈克可能是30-50亿。其他的发光企业可能也会跑出来一二个,但规模也会受限。化学发光是一个物理学,化学,生物综合的学科,技术壁垒比较强,后来者追赶头部的可能性不大,头部被颠覆的可能性也是比较小的。所以ivd是一个确定性强,而增速在15-20%的行业。大概率,长期持股的收益是复合收益15-20%。

创新药更多的是一种颠覆式,突破式的行业格局。一方面,10年10亿美元,10%成功的概率使不确定性凸显。另一方面,创新是无处不在的,原来的神药因为出了一个更好的而出现替代性,比如第三代egfr抑制剂奥西替尼对第一代第二代的替代性。所以创新药的整个营收曲线是个抛物线,而且达峰的时间节点不像贝达药业的埃克替尼一样是缓慢替代型,而是变成迅速达峰,维持一段时间后,因为新的替代品出现,而逐渐衰弱。整个药的生命周期在变短,变革与创新也是无处不在的。

2,弹性

Ivd是一个缓慢的生意,其实不那么性感,能有20%的增速就不错了。而创新药则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有一款大单品或者一个好的bd企业就能起飞,比如艾力斯百利天恒。所以找到能够大卖的单品,并有持续的数据支撑,一般属于投资创新药的送分题。

3,经营质量

Ivd是一个现金奶牛。头部的迈瑞新产业,安图毛利率都在60-70%,而且单算试剂毛利率都在90%以上,迈瑞安图新产业的净利也在30-40%,参考罗雅贝西在海外的发展史,估计这种也是净利率也会维持较长的时间。

创新药企业大部分都还在亏损的阶段,基本现金流都是负数。好在创新药有未来的想象力,不过,也是一个概率的事情。蛟龙入海的创新药企业能够把毛利率提到95%,净利率到40%。比如艾力斯,但是这个时候大家又开始为持续性定价。

4,商业模式

Ivd的技术壁垒也非常强。主要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来构筑壁垒。

Ivd首先是个器械,因为所有的试剂都是在机器上运行的,所以机器就是一个入门的门槛,这个需要和试剂形成综合表达能力,单从机器本身来看,难度也是非常大的。因为涉及到机械学,力学,光学,电路,所以机器的制造与优化难度较大。目前国内发光头部都在600速,进口大部分都在300速。未来国产能达到1200速,而且机器的稳定性,故障率,精确性都大幅提升。

化学和生物构造了试剂的难度。总什么标记物,抗原抗体的使用,600多纳米微球和抗原抗体的结合,都是确保精准度的保证,所以ivd很难,难的其实是时间的沉淀。目前,ivd国产的技术水平逐渐接近国际主要玩家水平,出海也是风起云涌。

在这种模式下,每一台机器因为技术路线的不同都是一台印钞机,而企业靠锁定机器,大卖试剂。整体ivd是一个护城河特别强,竞争其实没那么激烈的行业,而且毛利率净利率都比较高,是一门好生意。

创新药更多的像是赌石。前期有巨大的投入,后面主要是靠专利锁定确定性。当然,也和管线有关,和研发效率与产出有关。整个研发过程伴随着概率,拿证后还有集采进医保的生死局-进就降价50-60%拿份额,不进则上桌的机会都没有了。

创新药前期投资比较难,后期出大单品了也要自己用dcf模型算一遍,有2-3倍的赔率是合适的。当然,目前的环境还是比较难。如果找到一些爆发性单品,或者bd价值比较高的品,则不在这个范畴。

所以,看懂一个行业,知道你自己在买什么最重要。你买的是增速,是peg,那你就看他有没有超越行业的增速。你买的是确定性,那就接受15-20%的复合回报。你买的是弹性,则要接受他的风险。一切的,都离不开商业洞察与广泛的信息渠道。

$安图生物(SH603658)$ $迈瑞医疗(SZ300760)$ $新产业(SZ300832)$

全部讨论

创新药的商业模式其实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比较难的是对单个标的概率和赔率的计算,这需要非常专业的医药知识、深入的研究以及长期紧密跟踪。赔率非常高的时候,往往概率很低,相当于VC;当概率提升到可以评估的阶段时,价格早已提前反映,赔率又不理想了。而且对于普通人来说,通过跟踪创新药研发进度来评估成功概率属于高难度。所以我的看法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能抓住的投资创新药最好的机会,就是市场由于某种宏观、政策或者周期因素,对创新药无差别错误定价带来的投资机会,比如前几年,甚至是现在,仍然是整体低估的。同时由于他的专业性,用指数或主动基金的方式投资容错率可能会更高一些。

05-20 08:09

创新药的生意模式一点都不好

05-20 08:06

赌石这个很形象

05-20 16:10

资金面也不一样。IVD业务模式相对好理解,有现金流有利润率有ROE,可以吸引看消费的看制造业的全市场基金经理,所以抱团走趋势比较简单;创新药只能吸引能看懂的资金(一部分药基/医药投资者),强如百利天恒他的机构投资者里也全是医药基金(剩下的都是老板的股份,流通股少也是能这么涨的原因之一),没有增量资金,所以估值不稳定。

关键是学到了如何破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