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生物近期沟通分享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5喜欢:8

迈克生物唐总对近期市场的分享:

1,集采是市场进化的必然结果,是大趋势,现在是生化、免疫的集采,后期分子、凝血、血球、尿液都会推进。

2,生化集采会加速市场的淘汰性,目前有160家生产商,后期可能只有10多家。发光、生化一定会朝头部集中,会朝着全品类布局的厂家集中,单一产品很难生存。

3,集采推动市场优化,生免一体化、自动化的趋势很强。3-5年内县级以上的自动化会普及。

4,流水线,整体实验室解决方案是最后的较量,下一轮的竞争是自动化的竞争。

5,通过生化的集采可以看到进口品牌大部分都不玩了,直接就放弃了。国产的都在投自动化流水线。

问: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动化?

答:几台机器联在一起不是自动化,自动化必须包括前处理+过程处理+后处理整体方案。包含三个方面:第一,是技术能力,要有5-8年的持续开发才能出来自动化。第二,商业方案的问题,要有好的商业方案去投放,医院少出钱或者不出钱获得流水线,厂家和经销商一起投入,至少每年10亿的投入。第三,服务问题,要有驻点的工程师,随时随地的解决问题。

问:目前的流水线是不是和16-17年的发光类似,是爆发性的需求?

答:医院的需求一直在,检验科最大的成本就是人的成本,自动化会大幅较少人员的投入。商业方案是医院少出钱或者不出钱获得流水线。以血球为例,中国目前的流水线只有三家,迈瑞、迈克、希森美康,不是说技术上超越进口了,主要是商业方案的问题。

问:自动化成本和性能与进口的区别?

答:产品的故障率比进口低,硬件制造成本比进口少很多。进口迭代需要10年,国产的基本3-5年,还有工程师的驻点服务。从国外的经验来看,一定有个集中的过程,集采会加速这个过程。竞争就是实验室自动化的竞争,而且是全品类的竞争。

问:行业内是不是有新的创新?

答:创新是一定的,需要大公司去推进。迈克每年都有团队到外面看项目,去投资的。

问:进口品牌是如何看待这个市场的?

答:看生化集采就知道了。未来的硬件投入会很大,商业方案的核心逻辑是我们的制造成本比较低。

问:除了机器开发外,试剂的开发如何?

答:自动化是平台,平台搞好了就可以开发试剂。迈克纯研发的人员有1300人,国外有这样研发团队的都不是很多。IVD研发慢慢会进入无人区,很多项目是国外都没有的。

问:市场迭代的周期是不是越来越快了?

答:以前发光出来要10年,现在越来越快了。一个产品出来就是2-3年了。迈克明年会发布生化、免疫的新品,国内公司迭代只需要3-5年,国外需要10多年。

问:对发光换平台的看法?

答:迈克在发光上起了个大早,赶了晚集。但是对于换技术路线不后悔,因为迈克是追求技术极致的公司。从酶促到直接发光,稳定性要好很多。最好的时光还是错过了2-3年,还是非常庆幸迈克做了这个决定。其他酶促的也想换,但是成本太大。迈克的胆子还是很大的。

问:海外市场如何看?

答:从其他产品进入中国的历程来看,三流、二流先进入,后2000年左右罗雅贝西开始进入成为主流。迈克的策略是先做好产品,先控制好成本,再去开拓,未来20年是海外的天下。未来10年迈克要在海外建立5-6家工厂,去输出我们的制造优势,成本优势,品牌优势。未来50-60%的销售要在海外。

问:目前和进口的技术差距到底在那里?

答:罗雅贝西之间也有差距,因为大家都有不同的系统,不太好比较。目前看差距越来越小,3-5年后发光的差距也和生化一样,凝血、血球的差距也很小了。5年前成都有家三甲医院以进口为主,5年后基本是国产。因为流水线也很方便,现在主要是流水线的竞争。

$基蛋生物(SH603387)$ $迈克生物(SZ300463)$

全部讨论

2023-12-19 16:12

酶促到直接发光是怎么回事?不是说几种路线都行么。

2023-12-19 23:31

迈克逻辑还是很完整,仪器设备➕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