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建设银行(SH601939)$ $建设银行(00939)$

Q:去年建设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主要得益于哪些举措?重点领域,如房地产方面,资产质量趋势如何?

A:建设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得益于优化信贷结构、审慎稳健的经营策略和加强风险预警处理。特别是在房地产领域,去年不良贷款生成与前年基本保持一致,整体不良率符合管理预期。对于2024年,预计在宏观经济形势回升向好及国家重点领域政策持续见效的背景下,建行能保持资产质量的稳定,维持较好的不良递补水平,并通过优化贷款结构,持续保持同业较优的资产管理水平。

Q:公司如何应对息差下行的压力?今年的战略有哪些?可以提供具体的息差预测吗?

A:建设银行面对息差下行压力,采取了多项措施来应对。一是通过高质量发展和追求量价平衡来控制息差的下滑,包括资产负债的结构调整和优化。我们特别注重生息资产的占比提升和在生息资产中提高高收益资产的比例。去年,我们有意识地增加了国债和地方债的投资,并采取措施降低收益率较低的资产,以及在负债端通过内部调整和考核来控制高成本资金。此外,我们还强化了定价管理,提高了贷款收益率的合理性。通过这些举措,建设银行能够有效控制负债成本的下降,并在同业中保持领先地位。对于2024年的展望,考虑到宏观经济向好和可能的政策支持,我们预计资产端价格可能会有一定的下行空间,但我们将继续优化调整资产端结构,并大力控制负债成本。我们有信心通过精细化管理继续保持在同业中的领先优势。至于具体的息差预测,管理层没有提供明确的BP(基点)数值,但强调了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减缓息差下降的努力。

Q:公司在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方面有哪些计划和部署?

A:建设银行识别了人口老龄化这一趋势,并认为服务养老金融是其作为大型银行的责任和机遇。我们于2022年6月成立了养老金融领导小组,并制定了1314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方案。我们在养老金融的三大支柱上均有布局:在第一支柱,即基本养老保险方面,我们通过三年的社保卡攻坚计划,大幅提升了用户体验,发放社保卡超过1.7亿张;在第二支柱,即企业和职业年金方面,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5000亿,投资管理规模超过1000亿,业绩保持行业前列;在第三支柱,即个人养老金方面,我们抓住国家试点的机遇,提供一体化的客户服务,个人养老金开户数已超过1000万。我们还大力发展养老产业,通过与优质养老企业合作构建养老生态。下一步,建行将继续专注于养老金融服务,提升服务质效,并与养老产业的发展紧密结合,努力扩大养老金融的覆盖面,提供更丰富的养老金融产品,优化养老金融生态。

Q:普惠金融方面,包括贷款规模、定价和资产质量状况,以及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退出后对普惠金融贷款资产质量的影响?

A:原文中没有提供关于普惠金融方面详细的贷款规模、定价与资产质量的具体数据,也未对延期还本付息政策退出后普惠金融贷款资产质量的影响进行讨论。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答案。

Q:公司在普惠金融领域的发展策略是什么?

A:建设银行将普惠金融确立为全行的发展战略,坚持数字化转型,形成了批量化获客、精准化画像、自动化审批、智能化风控和综合化服务的服务模式。此外,建设银行依托数字化平台优势,不断加大金融供给,优化客户服务,其模式已成为人民银行普惠金融行业标准的基础蓝本。

Q:公司在扩大普惠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A:为扩大普惠金融服务的广度,建设银行通过线上加线下的立体化获客体系,加大优质普惠客户的拓展力度,提高服务覆盖面。在深化服务的深度方面,基于客群特征匹配信贷服务产品,围绕客户全周期经营管理需求,发布了最新版本的综合服务生态,提升平台获客及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