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米奥会展(SZ300795)$ 

Q:往后来看,比如说中国有一些放开的预期,国外又放开充分的预期,我们的产品结构后续怎么去展望?比如说我们未来做5个亿、10个亿的收入量级,我们怎么去展望各种类型?

A:因为疫情是个特殊时期,特殊时期的改变就有特殊的现象发生。如果疫情打个比方放开了,肯定大部分人都想去线下,不管是有没有都想出去逛一圈,这也是一个报复性消费的问题。所以刚开始放开,不管我是数字展览还是双线双展,肯定是需求量就相当于没有了,可以忽略不计了。所以放开情况下,大部分还是以线下为主,但这个时间持续可能半年一年,时间因为不确定性就没办法估计。从发展角度看,这三种形式都是同时存在的,也就说我们之后长远发展的战略是线上线下互动——线上的展位和线下的展位,双线展也是一种我们考虑的参展模式,因为它可以对时间比较友好,因为我展会的时间是固定的,在这个时间正好没空怎么办呢?正好有双线双展这种形式,也能起到线下展会的作用,只需要你几个小时,每天只需要展会的几个小时就够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将来三者是并存的,但是短期打个比方一放开肯定是数字展和双线展这两个就相当没有一样。

Q:现在是属于国外咱们可能布局的比较早,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有没有一些竞争对手,疫情以来是什么态势或者疫后会不会像别的行业一样有一个供给出清之后又回来的这么一个现象,我们是怎么看竞争?

A:我们在国内的展览公司相当于没有竞争对手,能做自办展的寥寥无几就算能做的话也是规模很小,数量很少,数量一般都1、2个,规模很小,从国内的角度看我相当于没有竞争对手,而我国外是有竞争对手的,就国外当地的展会,就像我们开通南美市场,巴西有其他的展会,你参加其他的还是参加我们,这就存在竞争。但对我来说,就是疫情给我带来的快速发展的机遇在于他们没有数字展览、线上展会,他们就暂停了,就相当于我是修坝一样,他们的水库没钱修了,逐渐的破损,水越来越少,而我不但坝我又加高了,我体量又大了,我在这疫情的2~3年内,我的IP迅速上升了。然后他最起码1年多的时间跟买家和卖家不联系了,裁员啊什么的,但是我这一直在联系,因为我买家和卖家通过数字展览一直在联系,这三年人增加了50%以上,所以我就实现了我的弯道超车、快速超车。

Q:但是万一疫后恢复了,大家发现市场需求旺盛了,比如说国外的那些对手可能通过一些价格上的优惠、通过一些其他的手段去抢我们的一些生意,存在这种情况吗?

A:存在的。第一个是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任何行业都会有。但是对于展会来说,实际上价格敏感度不会那么高,人们不会因为你的价格便宜而来参加你的展,主要还是因为办展理念。我的定价在当地的展会是中等偏上的,不是最高的也不是最低的。但是它就跟水库损坏了,要恢复需要一个过程,而我恢复不需要。

Q: 纯线下的、还有线上线下联动的一场会收入怎么样?有哪些开支?从盈利的角度来说,纯线下的、线上线下、纯线上的各自的一场会的收入体量、盈利水平在什么程度?

A: 首先是线下展会和双线展,是规模效应,达到盈亏之后收入大部分是利润,临界点边际成本就很低了,所以规模效应是很明显。数字展览、线上展规模效应也有,但不明显,规模小毛利率也挺高,规模大毛利率也高不哪去。因为数字展览也好,双线展也好,都是新产品,刚开始都是宣传推广过程,所以销售进度、销售规模达不到。打比方数字展览这么多人了,今年如果全是纯销售数字展览,也就2.5-2.8个亿,很难超过3个亿的,双线展第一年可以干到三点几个亿,因为双线展更接近于线下展会比。产品是新产品,有一个快速增长的市场。

成本方面线下展会一样的,第一个是展馆,再一个展会要搭建、现场要运营,雇水电、保洁、保安来现场运营,第三块是广告宣传推广,因为是新展,要让当地的买家到展会现场来,要邀约,而且要是长年办,不准备今年办一次明年不办了,所以宣传推广费对我来说是占比很高的。比如我参展,500个展位、1000个展位、1万个展位,对我来说大客户也有,打个比方,恒逸石化、公牛、九阳都参加过我们的展会,也有大客户。但对我来说目标主要还是中小企,群体足够大,再一个也是靠展会的规模。

Q:未来打算自己孵化还是收购?

A: 这两个是两个概念。第一个外展,刚才你讲的行业主要是在国外举行的展会,目前我是两大行业,是综合展,家庭生活像家电、家纺、家装,接下来我们专业展道路从发展的角度走, IP 的角度讲肯定以专业展为主。

国内内展要开拓,因为中国内展的市场规模也是足够大的。那我怎么开拓呢?无非两个,第一个自己培养,像怀孕一样自己培养,但慢,找到一个空间很难。我们找到了一个,今年12月11号,本来去年也举行,疫情一直推,在杭州举行的,展会的档次规格比较高,是国家商务部和浙江省政府举办的,也是全球首届数字贸易博览会。我们是两个展馆,跨境电商全平台,12月11号在杭州举行。找行业是很难的。再一个就靠兼并购、购买,这不是我们创新的道路,在疫情前中国兼并购的发生也是很多的,主要是国际展览公司在中国实施的并购。你作为一个组委会,怎么组织到卖家来参加你的展会,那要足够大。第二个你能要招到买家,愿意到你展会现场来参观采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