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Android转发:0回复:0喜欢:1
$中钢天源(SZ002057)$ 中国宝武在2019年提出“一基五元”的战略思路,即以钢铁制造业为基础,新材料产业、智慧服务业、资源环境业、产业园区业、产业金融业协同发展。其中“新材料产业”板块聚焦先进制造业发展和大国重器之需,重点推进新能源、海洋工程、航空航天等领域所需的镁、铝、钛等轻金属材料、特种冶金材料、金属包装材料及碳基、硅基和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产业化,提升高性能金属材料领域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宝钢金属将实施“一体两翼”的发展战略,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全镁产业为主体和核心,铝制品产业和钢制品产业为“两翼”,协同发展,宜钢则钢、宜铝则铝、宜镁则镁,为客户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他说,“一体两翼”是“倒T型”的产业群,是立足为客户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一体”以全镁产业为发展重点,打造全镁产业链,主打镁基材料,加速布局镁制品,引领镁基材料消费,成为最具竞争力的镁基材料供应商,成为镁行业整合者、技术创新者和产业引领者。作为“两翼”的现有业务,是为客户提供轻量化解决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两翼”中的“一翼”是铝制品产业,主打铝制部件和铝挤压材,伺机发展其它铝材延伸加工;另“一翼”是钢制品产业,主打钢制部件和定制型材,适度发展高等级线材制品和高强型钢。“一体两翼”、协同发展,公司才能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国资国企改革的核心是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宝武将按照《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积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宝武将热情欢迎民营企业参与集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争取未来三年内,集团除经过评估特殊目的的子公司外,一级子公司全部上市。

近几年还算平静的国内有色金属行业,因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武集团”)的涉足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平时本是两个各自为阵的行业开始有了更多交集,宝武集团从黑色金属跨界到有色金属,尤其是在铝镁行业的大举扩张引发了业内外的关注。宝武集团到底在下怎样一盘棋?从中我们是否可以看出端倪。

战投云海金属

继2018年12月以7.02元/股的价格受让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海金属”)控股股东、实控人梅小明5171.38万股股份不到2年,2020年8月,宝武集团下属的宝钢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钢金属”)再度受让了云海金属控股股东、实控人梅小明3878.54万股股份,且此次受让股份较上期溢价率达到了53.85%,每股价格达到了10.80元。现宝钢金属合计持有云海金属的股份占总股本比例达到了14%,共掏出真金白银合计7.82亿元。由于转让股份后梅小明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的18.03%,其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实控人。

然而就在第二次股份转让仅3个月的时间,宝钢金属宣布重大投资决定,即联合云海金属和青阳建投成立合资公司,在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共同斥资112亿元建设年产30万吨高性能镁基轻合金及深加工项目。在合资公司中宝钢金属出资10.8亿元,占公司股权45%;云海金属出资10.8亿元,占公司股权45%;青阳建投出资2.4亿元,占公司股权10%。

无论是前后2次受让股份,还是后期与云海金属联合投资,很显然,宝武集团并未谋求公司及投资项目的控股权,由此看来,其意愿或许更多是想担任战略投资者的角色。宝武旗下的宝玛克近日投产,是宝武新材料主力军,云海参与混合所有制改革,占13%的股权。

为何宝武集团对云海金属如此钟情且甘当“老二”?云海金属的公告或许能帮我们解开心中疑惑。之所以能促成双方的携手合作,与云海金属自身所处的行业和所在行业的地位紧密相关。

云海金属作为我国镁合金的龙头,原镁及镁合金、金属锶产能全球第一,行业处在黄金赛道,企业是一个优质标的。公司目前产能为原镁10万吨、镁合金18万吨,以及铝合金28.5万吨、压铸件1.8万吨、微通道扁管1万吨、中间合金1.5万吨、金属锶3000吨。公司拥有从“白云石矿-原镁冶炼-镁合金铸造加工-回收再生”的完整产业链,并自主研发“竖罐蓄热技术”“粗镁一步法”高效低耗生产原镁,单吨成本比行业低20%,且配套边角料回收实现镁合金原料100%自给,成本优势和环保成效显著,铸就了牢固的护城河。而云海金属之所以深度绑定宝钢金属则是看中宝钢金属及宝武集团强大的产业背景,可充分享用其在交通和其他领域广泛、紧密的客户资源,助力其自身在镁合金下游需求端的精准切入、快速发展,可谓“大树底下好乘凉”。
宝武托管中钢进入最后倒计时,二十大召开在即,作为央企的重要公司宝武肯定事要献上贺礼的。预计很快就会宣布。当然这个预期早就有了,宝武旗下新材料的上市公司目前没有上市的,很大可能性是以中钢天源作为主体,以新材料为发展方向。目前中钢八十多亿市值,坚持做多中钢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