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战略前瞻性,看平安银行成长的底层逻辑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回复:36喜欢:10

过去十年,平安银行的成长性和战略转型可圈可点。

从数据来看,2016年至2018年,平安银行的零售贷款占比从36.7%,快速上升至57.8%,位居上市银行榜首。其中,零售板块的三大尖兵产品:新一贷、汽车金融、信用卡贷款占比更是快速提升到40%,成为拉动零售转型的核心业务。

之后几年,平安银行零售贷款和对公贷款一直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水平。零售业务快速做大规模的同时,平银行针对对公业务采取了对公做精的策略,简单来讲就是不追求规模,更注重客户质量,出清存量不良资产。

2017年至2022年末,平安银行的对公贷款不良率从2.22%,迅速下降至0.61%。在此期间,平安银行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超过了两位数,在上市银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平安银行仅用了短短几年时间,就可以实现转型并保持高速成长的底层逻辑,核心是得益于公司管理层的前瞻性战略布局。

01 前瞻战略布局“三部曲”

回溯平安银行过去七八年的发展之路,管理层战略布局高举高打,开展了一系列方向清晰的举措,为公司后面发展确立了方向。

早在2016年前后,平安银行管理层洞察零售业务的广阔前景后,开启了零售转型。

2016年至2019年是平安银行零售转型的第一阶段,当时的重点是做大规模,推动新一贷、汽车金融、信用卡三大尖兵占据市场。其中,平安银行新一贷定位普通中产的纯信用贷款,关注长尾客群;信用卡和汽车金融业务,则协同集团子公司和生态优势、应用场景,推动其市场份额快速提升。

与此同时,面对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带来的机会,平安银行管理层积极将科技全面深化内嵌到全集团综合金融战略中,并且提出了打造“中国最卓越,全球领先的智能化零售银行”。

直到2021年,平安银行彻底完成零售转型以后,银行的零售业务也逐渐成为各家银行的兵家必争之地,产品、服务的同质化趋势愈发明显,深耕客户价值则成为行业破局的关键。

在此背景下,平安银行依托之前在科技领域积累的技术,提出了“五位一体”新模式。

平安银行通过数字口袋App、开放银行小程序等经营平将多种商业生态嫁至平,蓄积高质量客户流量池;同时采取“T Offline”服务矩阵的随身银行借助AI客户经理精准触达长尾客户,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为客户全生命周期陪伴注入温度,增加客户粘性。

除了在业务层面的前瞻性布局之外,平安银行还通过集中出清存量不良,表外问题资产提前回表的方式,为公司后面几年利润高增长打下了基础。

从数据来看,2020年平安银行核销不良贷款规模达到909 亿元,其中核销理财回表等非信贷不良资产达315.8亿元,推动不良率快速降至1.18%,远低于当年股份行平均不良率1.47%。之后2021年、2022年平安银行净利润增速分别高达25.6%、25.3%。

短短几年时间,平安银行就可以实现零售转型并推动业绩高速增长,显然离不开管理层的前瞻战略布局眼光。

02 精准预判,做精做强

零售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平安银行并没有忘了发展对公业务。

时间回到2016年,当时整个银行业的对公业务正处于资产质量下行周期,不良率普遍较高。

所以,平安银行采取了压缩对公业务的战略,即优化授信结构并主动退出过剩行业。同时,公司还决定加大对公不良贷款核销处置,存量包袱化解前放缓对公增量投放。

在主动出清风险资产的战略指引下,2017年至2020年平安银行对公业务的贷款不良率从2.22%,迅速下降至1.24%。

对公贷款不良率处于低水平位,以及零售转型步入第二阶段,公私联动可以为零售业务寻资产、创设产品后,2020年平安银行才决定重启对公业务。

重启对公业务以后,平安银行将综合金融作为对公业务的发动机,打造“3+2+1”经营策略。

展开来讲,平安银行对公业务借助“商行+投行+投资”模式,利用复杂投融撬动集团资源,沉淀低成本对公存款,持续发挥压舱石作用。同时,平安银行又通过客户经营、需求挖掘和资产获取反哺集团,拉动大财富管理链循环。

平安银行对公业务眼下更新的“三张地图”打法(客户地图+产品地图+作战地图),更是聚焦中坚客群,有望开辟增量空间。

此外,平安银行对公业务严守资产质量生命线,以产业链为基础搭建风险政策体系,通过卫星定位精准了解企业背后实物,确保了对公资产聚焦优质行业。体现在数据上,2022年末平安银行的对公贷款不良率已经低至0.85%。

至此,良好的风控能力,为平安银行对公业务新一轮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支撑。

03 人才策略是驱动内核

站在当下来看,平安银行管理层制定的前瞻战略能得到很好的执行,离不开强强联手的管理层+海纳百川的人策略。

平安银行管理层由平安集团根据战略意图和业务需要市场化选聘,尤为看中高管的能力专业能力过硬,对业务底层逻辑有着非常深的认知。比如,推动平安银行转型的主要操盘手谢永林,2016年担任平安银行董事长之前,在平安保险、平安证券历练多年,充分熟悉业务,集团资源调度能力较强。

此外,平安银行还可以共享集团的优质资源。2019年加入平安银行的两位华尔街知名的交易专家(CY团队),均来自平安证券。CY团队牵头打造的智慧交易系统集群,包括量化分析、敏捷交易执行、前中后风控体系,显著提升了交易效率,为FICC业务腾飞注入强劲动能。

仅有人才还不够,如何让这些人拧成一根绳,做到知行合一才是重中之重。平安的做法是,集团“大脑”马明哲先生负责整体战略方向的把关,充当集团的“方向盘”,确保集团层面意志快速落实到各子公司主体,避免了集团内部各自为政的现象。

而且集团会为子公司战略落实扫清障碍,比如集团设立银保交叉营销体系,倾斜多方资源协助平安银行进行零售转型。正是因为有了人才策略的驱动内核,过去几年平安银行才能通过持续性转型升级,实现高速发展。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前瞻性视野已经成为平安银行内部的一种文化,这将在下个五年、十年,推动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

$平安银行(SZ000001)$

精彩讨论

韭菜涨高了2023-07-04 17:37

敢于自吹的银行才是好银行

遛一手2023-07-04 16:27

股价为何总是下跌,请给个说法……

全部讨论

2023-07-04 17:37

敢于自吹的银行才是好银行

2023-07-04 16:27

股价为何总是下跌,请给个说法……

2023-07-04 21:24

不要再分红了,直接宣布五年回购计划,回购后直接注销股份!股价低于1.5倍净资产时,立即启动回购,每年回购额不低于总利润的百分之三十

2023-07-04 17:53

强大的风控能力,是所有银行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支撑

2023-07-04 16:44

通过技术赋能零售转型,智能化零售银行感觉是未来

2023-07-04 16:35

请珍惜11元的平安银行

2023-07-07 22:55

不需要高速增长,稳定即可,要的是低不良,低逾期

2023-07-04 23:59

厚望

2023-07-04 23:43

很努力但是没卵用,如果是国外的银行市场评比优秀的就是优秀,在中国特色下,市场没多少权利和地位,市场好的时候你优秀,不好的时候国行和城行可以靠背书做账,熬到市场好的时候让市场买单,扎根市场的股份行就是个笑话,优秀也就是活着,你不优秀个看看,几年就得混成垃圾破产行,市场不好,国行涨高了后,我已经不做银粉了,看看银行板块内的个股走势,你们悟了吗?

2023-07-04 21:44

既然重启对公业务,平安银行便是看到了其中市场,不过能够发展如此之快,也是底子打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