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变成熟:在于原谅父母的普通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前段时间刷抖音,给我推送了这样一段很火的视频:给你100万,你愿意离开深圳吗?

在内容中,无论是从视频的采访者,还是从评论的留言上看,多选择不愿意。我相信身边的很多人也差不多这样的答案。

因为我们在深圳打拼的,无论现在有房还是没房,对这个城市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甚至有些自豪的。

看深圳就是看他的现代化,深圳的软肋是缺少底蕴的高校,但是深圳人的文明素质还是比较高的,至少耍三线城市几条街。

记得去年在某小区出现坍塌的安全事故,我们的评论清一色的是:可耻,这样的事情竟然会出现在我们的深圳,真是给我们抹黑。

在这个城市的生活交往比较自在和简单,离开这个城市,也不知道有哪些更好的选择。但是如果从物质财富角度,城市的繁华其实和你没有半毛钱关系。

在这里,你的收入可能老家同学的5倍,同时成本也很高。每年到年底,却不知道钱去哪儿了,远不如在县城的同学。

现在人资产的差距,不是0和10万,而是负债和10万的距离,大城市面对的诱惑享受选择更多。

从生活质量和舒适度,是不如留在三线小城市。在这里每天的画面可能是:没睡醒,早早起来,拥挤的人口中(深圳最大特点,人多),挤公交和地铁。

如果你不够强壮和野蛮流氓一点,挤好几趟才能挤上去,上车后已是满头大汗。

一大早精致打理的头发,亮蹭蹭的皮鞋,整洁笔挺着外套,多少变得流氓凌乱。在你旁边不远处,飘来你讨厌的深浓的韭菜味大蒜味,大家低着头看自己的手机到目的站。

来到公司之后开始每天的晨会,领导还是像往常一样画饼,很大,很不好消化。但必须面对这种现状,商业的世界不相信眼泪。

拿钱干活,出钱的是大爷,你要对得起你的时薪,没有哪个老板愿意空养闲人。晚上加班很常见,回到家后还可能一直不能有很好的睡眠。

你可能还在反思今天的工作有哪些可以改进的?这个月的业绩还有多少没有完成?我还要再预约哪些客户出来?一个老板的电话随时要起来再修改的方案?

这些,可能就是我们在深圳的大多数人,一天即一年。

看到这个采访,最开始我也会选择,不愿意。以前总是有信念坚信自己会有些不普通,只要不离开这个牌桌,有一天还是有机会能够突破自己,实现自己想要的状态。

成家之后,之前的很多想法感觉很空漂,很天真,不只是觉得自己很普通,而且还很可笑。

这里的很多高楼大厦,每年创造的N多奇迹,这些只是属于这个城市的,你最多是这些奇迹的见证者(因为你每天刷手机),是你茶前饭后的谈资。

当你每天回到租的小房间,关上门打开灯,这里的世界才属于自己的。年轻人应该要有梦想,所以理解了为什么每年60多万(大县城人口数量在30万左右)新人口流入。

在这里呆长了,也更加认识到自己的普通,只有生活才是自己的,所以越来越理解身边的那么多人离开这个城市。

也许和很多人的一样,我们背景都是来自一个十八线的小县城,父母的文化不高,家里没矿,唯有读书,是选择走出去的唯一方式。

记得中学时候,有一次开学需要去银行存学费,乡下母亲就陪同我去了。我们对所有流程手续不了解,母亲大字不识,我们站错队,大炎热排队在门口苦苦等了好几个小时。

这时候看到另外一个同学也和妈妈一起过来,他们到了大厅后,直接和银行的客户经理打下招呼,贵宾室坐了几分钟,轻松就搞定。

当时年少无知的我,内心还是有些抱怨的,为什么人家的妈妈有本事?人家的家庭这么好?而自己家人却没啥本事,几代都是乡下老实人。

现在很后悔当时有这样的想法,每个人的出生命运是不同的,这个没法改变。我们的家庭出生背景是不能用来对比的,你越对比,越觉得自己无知可笑,不成熟,要怪也只能怪你上辈子的福报不够好。

父母把我们养活长大,就已经很知足和感恩,不应该指望奢侈太多,他们能做得到的也只有这些,无法铺好路为你更上一个台阶,后天你的命运改变靠的是自己本事。

如果一个人要是真的竭尽全力去努力,他的一辈子也差不多哪里去,除非那种命不该绝,命中注定。真要比家庭出身条件差,有多少人会比朱镕基总理家庭出身背景更差,这样的例子不少。

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的,大概率一辈子都是,甚至我们的孩子大概率也会是普通平庸的,这应该是存在的基本事实,即使你不甘心,也是会这样存在发生。

人之间的不同,从家庭出身时就拉开来了,至少在他起步,思想认知上就存在距离,家底的厚度更决定着视野的高度。

古代陈胜吴广,近代泽东恩来,家庭条件背景都不差的,要么有地,要么乡绅。物质生存上不需要他们考虑太多,才有更多想法去改变,比普通人看得更多,走得更远,有更高的思考格局

除此之外,我们大多数普通人没有机会或曾经遇到放弃,经历某方面超常态的磨练(高考也算)。而后选择了安逸舒适,这是人的本性,也注定了默默的平庸,那些顺利经历过某些特殊磨练岁月的,对他们人生台阶带来指数性的改变。

在第87奥斯卡金像奖提名电影《爆裂鼓手》中,安德鲁一心想成为顶级爵士乐鼓手,某晚上被音乐学院的魔鬼导师弗莱彻相中。

进入正规乐队后,弗莱彻对他进行有目的性的严厉训练,层层重压的精神崩溃打击,羞辱的眼泪,恶毒的诅咒,甚至安德鲁为追求完美付出生命的代价。

最后当安德鲁终于登上纽约音乐厅的舞台时,他才惊恐的发现原来弗莱彻一直等着将他打入尘埃...... 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得到别人的“good job”时,就已经停止了。

弗莱彻告诉安德鲁,永远不要停留在别人口中的“good job”.那是别人标准,而真正的标准应该是由自己来定。

亚里士多德说,没有疯狂性格的人,绝没有庞大的天才。

一个人的不凡,和先天遗传基因与后天的特殊磨练很大关系。Good和Great的区别在于前者适用于「平庸者」,意指「你在碌碌众生中算得不错的」,而后者只有在突破「平庸」才能达成。

我们身边缺少像乔布斯这样的偏执狂,在大多数人眼里,这种人是疯子。当你做到100分的时候,疯子的要求是要做到120分,和他共事,每天要面对的是狗屎一样的痛骂,颠覆你世界观的打击。

也许能一起见证伟大,大多数人还是遵循内心舒适的选择,因为离开,让自己少承受痛苦。

在郎朗的一个采访当中,为了朗朗学钢琴,父亲放弃教师的职业,全职培养。他的父亲对待他练习钢琴的态度,就是弗莱彻这种几乎残暴的泯灭人性的高压逼迫。

郎朗几度出走甚至一度试图自残,来迫使父亲放弃逼迫他练习钢琴。如今郎朗成为了全球著名的钢琴家,再被问起对这段岁月的感受时,他表示,如果没有父亲的那种逼迫也许无法成就今天的自己。

大多数人的学业中,可能都没遇到过这样的老师,老师才懒去操心,即使是个苗子,还没有严厉督促,就遭到来自家长的投诉。

电影中的弗莱彻最后也是因为学生家长的投诉,离开了全美最好的音乐学院。

对于大多数人,可能遇到痛骂自己最多的老师,应该就是学车时候驾校的教练。也许某一天,你开车在上路,碰到紧急情况懵逼的瞬间,无意识的一个动作,这个动作是被教练骂过很多遍才刻意记下来的。这时候的你,会觉得曾经的痛骂都是值得的。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遇到过类似的部门领导,大家习惯称呼他为牛哥,他的脾气和做事风格也符合这样的称呼,有几把刷子。

牛哥是小地方出身,通过努力考上重点名校。在工作严厉,脾气也特别暴躁,对我们的要求很高,在他的手下,所有人没被少骂过。

面对这种严厉,我们一般有两种态度:第一种是觉得很残暴,太强势,天天打击,担心害怕,吹毛求疵,总之不开心。每天晚上睡觉都会被惊醒的恐慌,最后选择放弃,离开寻找新的出路。

第二种态度,当作一种磨练,这个社会,还有几个人发火气坏自己身体,对你讲真话,指出你的缺点,对职业成长是很好的督促。

两种态度,大多人选择的是第一种,因为看不懂后者,承受不起。现在回想起来,虽然那段时间很苦逼,还是很感谢,做报表应有用户视角的习惯,做事执行力的重要性,影响到现在。

如果当时能够沉住气,坚持多干几年,可能就不会这么迷茫,不会这么不务正业。

相信很多人都有遇到这样气场强势的老板,小心脏,受不了太多的高压和打击,没有受过太多的挫折失败。

在他们面前,每天工作,心理上自然不开心,天天想的是换工作,心态没摆正,从这个坑换到另一个坑,注定了无法摆脱平庸。

上一周,碰到来了玮玮,几年不见,她又成长很多。我和玮玮是怎么认识的呢?深圳有一个别称,叫雌都,就是说深圳单身的女性特别多,而且大都很优秀。

他们收入还可以,自己可以养活自己,找个男朋友,生活质量下降,反而不如从前,所以不将就。

这类单身群体的很大需求,就是出去玩,去社交,前几年我还比较有时间做领队带队周边游(现在周末要带娃)。

做领队有个好处,对一车人的基本信息有大概了解,以后要做事连接时,大多行业的朋友都能有所对接。

当时,玮玮来深圳不久,跟着我们去广州玩,貌相不是很出众,一个典型的湖南妹子,性格开朗,在家互联网公司做产品专员工作。

一辆车30来人,两天一夜的游玩,我会和每个人都聊聊,相互了解了解,虽然聊的不深,当作破破冰。

过程中对她没有特别的印象,是在回程结束之后,额外给我发了一个88元的辛苦红包,因为第一次收到,把我感动泪了。

我想这人情商很高,先保持好关系处着,告诉她,有什么需要连接帮得上的地方,随时可以呼我,因为回报必须要超过意料的。

在后面的一年,玮玮说经常加班,身体状态不是很好,想给自己间隔时间思考,问我有没熟悉印度方面的朋友,想去学阿斯汤加瑜伽。

很巧的是,有一个球友(也是组织羽毛球活动认识的)看他经常有学瑜伽,听说他老师有去印度进修过。通过这样一层中间人,就推送给了玮玮。

从印度学成回来后,听说和朋友在福田比较好的住宅小区合伙开了个瑜伽工作室,后面就没有太多的联系。

这次见到玮玮,给我的感觉不在像以前那样屌丝,而我却还是停留在原地。我想应该是自己开工作室很赚钱吧,一节课收费200,学员都是几十节课一口报,很羡慕这样做培训,现金流稳稳的。

当时我就想,不能再不务正业了,什么都想做,反而什么都做不好,如果迷茫的时候,就选择去学习,学一技之长。有谋生的一技之长,不求大富贵,也能自主谋生不求人。

为什么这个认知没有人早点告诉我呢?当时去印度学阿斯汤加瑜伽时,也要小几万,对于我们工作不多久,也没什么存款,玮玮也是狠下了心,用招行信用卡刷出来周转。

感叹一下,我们都曾有pos机,却不得不承认,没有有这样的勇气和胆识。

和选择只做一个行业,深入致富身边的普通人不同。玮玮现在做的事,简单粗暴的说,就是主业+副业,用装逼高大上一点文字形容,就是Linkedln创始人ReidHoffman提出ABZ模式。

A是目前带来稳定现金流的工作室,B是感兴趣或擅长的副业,做房产中介,Z是买股票投资收入。

好奇的是,你为什么选择的是房产中介呢?

你看古代到现在,乡绅富豪有个共同特点,就是有地,而我们大多数普通人,要么房少,要么没房。

现在买房可以使用杠杆,可以让资金倍数增值,福布斯排行榜上富豪,资产大都和拥有房地产相关。

好像是。

如果你做生意赚钱了,你想做什么?

让生活过得更好,住的更舒适一些。比如买房。

如果你买股票赚钱了,你想做什么?

让生活过得更好,住的更舒适一些。比如买房。

如果你炒币赚钱了,你想做什么?

让生活过得更好,住的更舒适一些。比如买房。

这不就对了,大多数普通人一辈子,如果有条件,都会买三套,刚需,刚改,刚投。

说了这么多,你知道我做房产中介最直接的原因是什么?

猜不出来,差点没笑喷,因为她有个室友是房产中介,天天被洗脑,也慢慢受影响。

赚钱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标准,但是会赚钱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赚钱是一种修炼,也是一门技术,从来没有人教过我们。

每天工作12个小时的快递小哥,外卖员,一年的收入,可能都不如天天骑电瓶带人去看房的大叔,撮合交易一套房的佣金。

选择大于努力,年龄相差不大,玮玮却耍出我们普通人几条街,在她近百万一年的收入中,房产中介的佣金占了6成。

房子对于我们很多人都是刚需,每笔的成交价都是百万计算,佣金自然不少。房产中介的门槛不高,做这行的人很多,大多熬不过3年,因为没啥业绩,也受市场政策影响。

这一行能赚到钱,靠的是积累,时间长了,积累些炒房客,刚需房,刚改房需求的客户,一年成交几单是送上门的。

玮玮刚开始接触的时候,也只是帮她室友拉皮条。因为有工作室收入,在现金流上,没有什么影响,就兼职干呗。

干着干着发现,自己的瑜伽学生质量不错,家庭主妇,有钱有闲,最开始的单子,是从学员产生的。

作为一个房产撮合拉皮条的,第一笔佣金提成能拿到3万,给了她很大的鼓励,这远远大于辛辛苦苦教学一个月瑜伽的收入。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一行时间积累长了,也形成了自己的口碑。

玮玮做的瑜伽工作室,出售的是自己的技能。最大的成本就是房租,一个月招一个学生就回来了,只要手艺好,地段不差,还是很容易找到学生的。

总体投入不大,辛苦一点,一年小几十万还是可以有的,缺点是受地域空间影响,无法做大。

最重要的是,时间是自由,没有上课的时候,就带客户去看房,没客户的时候,就去看楼盘。

因为每天有接触,对这行很熟悉,当时在福田发现了一个笋盘,也是咬咬牙上车了,现在回头看,升值也有上百万。

对于深圳房子现在的价格,我们这样普通的老百姓已经不能再接受了,最后变老的一天,实在接受不了,只能选择离开,换一个小城市养老。

那时又觉得不甘心,很多香港人一样,这辈子在香港混得还不错,选择内地宜居的城市,类似中山、顺德,住大房子养老。

混得不好,到老还在打工,老死工作在香港,你说我们会不会也是这样呢?

如果有合适的房源机会,你应该上车,无论用什么办法。我见过很多种购房上车的方式,对于首付,有家庭支持的,父母拿出毕生的积蓄,养老的老底,退休工资。

对于家里无法给予帮助的,有人选择了用信用卡空中接龙周转,有人选择了向身边朋友同事借一遍,按货币基金的利息做回报;有人研究了多家银行,找到了短期贷款,利用先息后本,或者最后本息结算的方式拿到钱;有人冒险在牛市股票里加杠杆买了茅台等等。

办法总比困难多,首先应该要有想法,要有欲望,一味的用攒钱到够首付的方式买房,你会发现永远都跟不上。

我知道你是一个比较理性的人,当时除了你做中介的室友给你洗脑,还有哪些原因打动你去做中介?

通货膨胀。可能在微观生活中,不是特别的有感受,100万在10年前和在现在的购买力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你现在的100万,在未来10年后购买力是下降的,

必须把现金换成能抗通货膨胀的资产,官方公布每年的通涨在5%左右(现实的通胀在17%)。

深圳的房产虽然现在已经很高了,如果放眼30年,肯定不是现在的房价。为什么是30年,因为那时候我们的孩子到了成家的年龄。

我们的爸爸能有机会买房上车的时候,是不需要首付的,他们没有这个意识,也没有教育到我们,在物质和思想教育上,所以我们的家庭都是普通平庸的。

现在房价算是很高,想办法总会有机会的,难道等到孩子长大后,30年后房价依然是均价6万?

30年后的人工成本,玻璃,钢筋,水泥,木材,瓷砖,油漆价格都在上涨,涉及最多产业组成的房子,还能“受政府控制”,依然维持在现在水平吗?

我们不是鼓励去炒房,而是居住的心态,长线拥有好的房产,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慢慢我们体面的在这个城市老去。

现在赚到大钱的机会不像以前那么多,过去大富的人,主要两个方面,一是从事垄断性资源的行业,这方面我们普通人基本没可能。

二是利用资源的信息差。互联网的透明让这种信息差越来越小。最后剩下的可能,就是在某一方面用心专注深入,沉下心来,像小野二郎做寿司一样。

每个时代都有他们致富比较好的资源机会,房子的最好上车时机,父母辈已经错过,勉强上车机会你再错过,等孩子辈,要再选择好标的就更困难了。

很多人觉得股市就是绞肉机,推荐人进股市,和推荐人吸毒差不多?你又是怎么把握好你的Z项计划?

具体怎么选股,看盘,短操,这些我都不会,也没有时间精力去分析,傻傻的按照巴菲特的思路,买券商指数基金EFT就好。几年综合下来收益还不错,10%以上的收益还是可以做到的。不求在股市赚多少钱,只求不亏钱,能跑赢通涨就好。

买房相当于买一个城市的股票,买股票ETF相当赌一个国家的运势,相对个股,没有那么多危险,长线持有,每月有闲钱就定投,对于我们普通人能够胜出的,就是时间。

当她讲到这里的时候,我想到了前段时间在健身房认识的大哥老李,头发有点秃,看上去40来岁,是一个私募基金经理,盘子大的时候,手上也有几千万。

用他的话说,除了做股票,其他的什么也不会做。在他的朋友圈分享,都是和这些相关信息,(中国最关心政治的,其实是股民)。

刚开始的时候是因为兴趣,在股票里赚到了甜头,后面花了5-6万,报了个三天技术培训班。

然后每天他的工作内容就是追涨杀跌,复盘,动不动就是几百万上下,心惊肉跳。这么多你那,交了几百万的学费,最后现在的选择还是买指数ETF。

用时间长线持有指数基金,可以打赢80%的基金经理,已经很厉害了,这里面最难的也是最有挑战的,就是挑战人性,挑战内心的贪婪,要有定力。

懂这样操作的有很多人,会这么操作的人,大概就两种:一种是单纯的不懂,像玮玮那种,相信就对了,了解越多反而失误越多。

第二种是被规则电过,只有被沉重的电过,经历过大起大落,才会敬畏规则,类似老李这种。

为什么老李现在会选择去健身房锻炼身体?一是现在不看个股,完全用自有资金买指数基金,时间多了很多,收益也还不错。

除此希望能够身体更长寿一些,活的更长,才能见到更多次的股市牛市,才会遇到更多的市场周期红利。

时间就是最后的赢家,巴菲特96%的财富是在60岁之后获得的,论活着的重要性。

美国掘金时代,能大概率赚到钱的,不一定是去矿地淘金,因为伴随着生命的危险。选择卖铲子卖牛仔裤这些辅助掘金的,不用冒生命危险,赚钱差不到哪里去。

在物理上接近房产投资,我们没有大额的资金,做辅助的中介就很轻,投入的是自己的精力,一样可以参与到其中。

买个股风险很大,ETF是一个组合,没有个股的风险,牛市来了先涨起来的是券商,顺应周期规律操作,越简单越好。

大概率上,一辈子我都是普通的,和玮玮相比,在大脑和钱包上,已经落后了很多。

对于很多人家庭,一方面渴望子女能出人头地,从小给予最好的教育,各种补习兴趣班,希望可以脱颖而出,寄托了父母曾经在我们身上的厚望。

现在每天对孩子的高压管教,不一定能鞭出下一个朗朗,不一定买了最好的学区房就能考到最好的高校。

当我们还在考虑给怎么上最好的中学,以致于上最好的大学时,那些有些钱的家庭,选择移民到新加波,用华侨的身份,最后孩子通过免试就可以上清华。

即使等他们都从最好的高校出来,因为我们的普通阶层,能给予的依然是从0开始。无法让孩子不用思考物质生存,无法在钱包上让孩子站的更高,看的更远。

玮玮说,我最大的愿望,是等孩子长大后,可以有底气告诉他:

不用操心物质生存,锻炼好身体,有自己喜欢的事,大胆专心地去干,最好像小野二郎做寿司一样,一事专注,便是动人。

那天晚上的咖啡,失眠没有睡好,普通,却不普通。

弘毅:90后奶爸,香港浸会大学硕士。欢迎交流与转载,公号:这个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