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股东大会丨民生银行:已关注相关股东大额存款提取受限等情况,其贷款占比较低,对银行经营管理影响不大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1

6月26日下午,民生银行(SH600016,股价3.76元,市值1646亿元)在北京召开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现场注意到,众多股东与民生银行董事长及高管层对话近两小时。

民生银行股东大会现场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寿林 摄

一位投资者提问,“东方集团近期也出现了流动性问题,对民生银行资产质量有多少影响?”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接过问题说,“东方集团关联授信情况在我们去年年报中也披露了,年报中东方集团在我行贷款余额有90余亿元,相关贷款担保方式以房产抵押、股权质押为主,同时也追加了实控人连带责任担保。”

此外,投资者在现场还提出“净息差收窄”“股价偏低”“资产质量风险”等相关问题。

将继续强化贷后管理力度,确保银行债权风险可控

有投资者关心资产质量问题,希望明确未来资产质量走势。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表示,过去几年间,该行对已出现的不良,以及潜在不良等“问题资产”加快处置。

图片来源:民生银行2024年一季度报告

高迎欣指出,由于能够把握较好的时机,可以说解决了历史存量的主要问题,把这段时期叫作“银行夯实期”。不过,过去两年由于房地产发展模式转变,以及地方政府平台债务情况,还需要今年或明年一年的时间来真正稳住。

高迎欣说,目前看挑战主要是房地产板块,总体看,有挑战,但比过去更为稳固。

针对有投资者提出的东方集团(SH600811,股价0.73元,市值26.71亿元)流动性相关问题民生银行副行长黄红日表示,东方集团贷款在民生银行贷款中占比较低,预计对银行经营管理也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他说,已关注东方集团大额存款提取受限等情况,后续继续加强对东方集团的风险监测,积极推动风险化解工作,同时依法保障银行债权人和股东的合法权益。

图片来源:民生银行2023年财报

黄红日说,已注意到,因受宏观经济影响,以及房地产行业风险变化影响,个别股东也出现了流动性风险信号,下一步将继续强化贷后管理力度,重点关注这些企业经营情况变化,实时监测风险舆情,及时调整授信策略,确保银行债权风险可控。

此外,净息差的问题也受到投资者高度关注。民生银行董事长高迎欣表示,目前正考虑负债成本如何降低。民生银行过去的激励模式注重资产业务,因为资产业务产生收入,造成了大家只关注资产。而负债业务,不是短期即可见到明显成效,需要长期投入和积累,因此这是未来几年着重推动的方面。对于投资者提出要改善净息差的建议,高迎欣说,这正是民生银行在做的,需要根据环境变化及时调整策略。

小微金融致力于平衡好增量、控制风险、降融资成本的关系

股东大会上,有投资者提问,“小微金融曾是民生银行的优势,但如今所有银行都做小微金融,民生银行这一优势能否保持?”

对此,民生银行副行长石杰表示,一是与同业相比,民生银行有更强的战略定位优势。从2008年起,民生银行制定了小微金融战略。多年来,无论面临多大环境压力,历届董事会始终坚持小微战略不动摇,在这种战略定位基础上有了相应的专业积累。

二是民生银行16年间持续培养小微金融专属服务团队。目前该行有将近5000人的团队专业做小微金融,服务在2400个网点,形成现在较强的线上线下专业网络。

三是商业模式上,根据环境变化不断调整客群结构、客群定位和服务模式。从早期提出联保、互保、互助基金,到后来提出结算先行、房产抵押,再到现在大中小微一体化。过程中不断改变作业模式,不断重新适应,不断重塑商业模式。

四是再造风控模式,进一步强化全流程风控。通过全面复盘,找出贷前贷中贷后特别是管理中的操作性风险、道德性风险等管理缺陷,通过全面总结风险漏洞,细化制度,强化执行,通过数字化工具、智能化风控全面提升风险管理能力。

石杰坦言,从目前经营状况来看,民生银行小微业务也面临很多挑战,比较突出的是如何实现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即如何平衡好增量、控制风险、降融资成本这个“不可能三角”

具体到股份制银行,当前小微业务面临来自大型银行和互联网银行的双重夹击。面对一系列挑战,石杰提出,一是不忘初心,二是做好资源配置,在考核激励、数字技术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打造差异化竞争力。接下来,将在产品和服务线上化的丰富度和适配度方面,特别是在专注于各金融场景业务专业化方面,对小微业务智能化方面付出更多努力。石杰透露,这方面已有详细规划。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