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质生产力下的未来投资机遇 “高见2024”上市公司研讨会在苏州召开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新质生产力发展下,未来产业、未来经济的投资机会在哪里?

6月7日下午,以苏州市委金融办为指导单位、苏州市上市公司协会与每日经济新闻联合主办的主题为“创见未来,新质向上”的“高见2024”上市公司研讨会在苏州隆重召开。

在“机遇篇”的创投对话中,北大上海临港国际科创中心执行主任、燕缘创投创始合伙人王宇与东吴创投总经理王振亚一起深入探讨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投资策略与“吸金”赛道。他们认为,科创投资应专注于颠覆性技术、产业链协同和产学研合作,同时需政策支持和耐心资本,以识别并培育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未来产业。

创投行业积极转型寻机遇

在新质生产力全新的发展阶段,积极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王宇表示,在推动科创成果转化过程中,高校具有科研力量与人才资源的独特优势,应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北京大学与上海市合作支持建设“科技创新型平台”北大临港科创中心及下属专注科创“最早一公里”的燕缘创投,意在通过“概念验证+深度孵化+精准投资”的模式全力参与这一发展过程。

北大上海临港国际科创中心执行主任、燕缘创投创始合伙人王宇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2023年,燕缘创投投出了国测量子、银河通用机器人两大明星项目。在王宇看来,如今,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材料和量子科技等产业方向有可能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特别是一些重点细分领域,比如细胞基因治疗、具身智能等。

与燕缘创投的早期科创投资模式不同,东吴创投专注于另类投资和私募投资。王振亚指出,面对市场竞争加剧和严峻的挑战,东吴创投正积极转型,寻求机遇,一方面公司与政府合作成立科创基金,支持地方招商和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也在通过并购基金强化苏州上市公司的实力。

东吴创投总经理王振亚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当前,中国创投市场仍面临融资难、投资难、退出难的问题。“今年以来,并购是资本退出的一个重要方向。”王振亚认为,投资人在面对人工智能、芯片、新能源等快速变化的赛道时,更需要有前瞻性眼光、专业知识和企业家的精准判断。

去年,硬科技赛道出现了“抱团投资”的现象,大模型投资引爆一级市场⋯⋯那么,在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当下,创投行业又该如何在变化中找准机会,挖掘出具有长期增长潜力的投资项目?

王宇认为,在选择长期增长性项目时,要考虑产业方向是否与国家倡导的产业方向一致,技术是否具有壁垒和持续研发能力,团队是否有管理经验和一致的愿景,以及市场需求和商业模式是否真实、清晰。

“投资不仅是追逐热点,而是要深入理解技术并支持具有长期发展潜力的企业。”王振亚在做投资决策时有一个核心的遴选机制和评分标准,第一看重技术的稀缺性和唯一性,第二看重企业家精神,第三看重团队的作用。

新质生产力驱动未来经济增长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要“鼓励发展创业投资、股权投资”,低空经济被确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王宇认为,以无人机“融合飞行”为代表的新一代低空经济可能会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北大临港科创中心引入中央空管委专家委员程承旗教授担任低空智联研发中心主任兼首席科学家,就是希望通过“北斗网格码”技术尽早实现城市级空间网格的有效命名和统一指挥,解决低空经济中空中“红绿灯”“导航”“指挥系统”“应急系统”等一系列基础设施问题,真正实现技术驱动产业落地,新质生产力驱动未来经济增长。

“这一链主技术的落地应用或将产生一系列对产业链有重大影响的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将共同帮助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提供者像使用网络流量一样便捷申请低空资源,同时帮助空域管理者建成国家放心、民众无感的‘城市立体交通指挥网’,这种形态下的低空经济将真正引入各类经济主体积极参与,对于投资机构而言势必会有更多持续投资的机会。”王宇进一步表示。

事实上,创投圈的“吸金”赛道正随着技术革新和产业转型而快速演变,对于人的投资也至关重要。

王振亚表示:“所有的项目都是投董事长,我们会考察董事长在遇到困难时是否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否有整合资源的能力。与此同时,企业对投资机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资金、人才、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以及政府能否提供宽松的营商环境。另外,对于新质生产力企业而言,与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合作也有助于推动研发成果的商业化应用。”

那么,创投行业又该如何把握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机遇,借助资本的力量推动经济增长?

在王宇看来,投资机构应专注于自己擅长的领域,通过全过程陪同和投后服务来实现正向循环,避免在没有充分能力的情况下盲目拓展到新的赛道。即使是早期项目,也应放在成熟的产业链中进行综合评估,重点投资产业链中的关键节点,考虑项目在产业链中的位置、潜在合作伙伴和竞争对手,以及如何通过投资布局来分担风险和创造协同效应。

王宇认识到,科创投资需要耐心和长期视角,生态化发展对投资尤为重要,要重视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政策链和资金链的整合。他呼吁政策制定者尊重科创发展规律,用更加长期主义的心态支持科创领域的系统性迭代。

在王振亚看来,新质生产力下,未来的经济增长点主要集中在三大细分赛道,包括高端制造、低空经济、人工智能及人形机器人。

王宇则认为,新质生产力三个核心方向就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三大驱动力,一是颠覆性技术的创新带来新的产品和服务;二是技术改变了生产要素协同方式,经济运行效率得以提升;三是多机构、多赛道融合发展的产业新模式将为经济增长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