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下手”:加征38.1%关税!上汽集团回应!中汽协也发声:坚决不能接受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0

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6月12日,欧盟委员会披露了对从中国进口的电池电动汽车(BEV)征收的临时关税水平。

欧盟委员会对三家抽样中国汽车生产商征收的关税分别为:比亚迪17.4%、吉利20%、上汽集团38.1%。

中国其他参与调查但尚未抽样的电池电动汽车生产商将被征收21%的加权平均税。欧盟委员会称,如果与中方的讨论不能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案,这些临时关税将从7月4日起引入。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澎湃新闻消息,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车企海外销量达到468万辆,其中上汽集团出口量以120万辆的规模排名第一。在英、法、德等欧洲十三国的中国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上汽集团2023年以24.28万辆的规模同样位居第一,吉利比亚迪则分列第二和第三名,在欧洲十三国的销量分别是2.24万辆和1.59万辆。

对此,6月13日,上汽集团(600104.SH,股价13.96元,市值1615.91亿元)发布关于欧盟委员会反补贴税决定的公开声明。

上汽集团表示,注意到了欧盟委员会近期发布的公告,拟对包括上汽集团在内的部分中国电动汽车生产商征收临时反补贴税。

对此,上汽集团对这一决定深表关切和遗憾。上汽集团对欧盟委员会的决定深感失望,相关措施不仅违背了市场经济原则和国际贸易规则,甚至可能对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稳定和中欧经贸合作产生较大不利影响。

图片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刘国梅 摄

未来,上汽集团将继续与全球合作伙伴保持开放的沟通和合作。上汽集团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并采取一切必要的法律和商业措施,切实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和全球客户的利益。

上汽集团呼吁欧盟委员会慎重考虑其决定,并与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伙伴进行建设性的对话,共同寻找促进公平竞争和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另外,中汽协13日发文称,6月12日,欧盟委员会在对中国电动车反补贴调查信息披露中,罔顾事实,坚持认为中国电动汽车产业存在高额“补贴”,对欧盟电动汽车产业带来损害,并拟对中国出口的电动汽车征收临时性反补贴税。

对此,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深感遗憾,并表示坚决不能接受。中汽协希望欧盟委员会不要将当前产业发展必经的阶段性整车贸易现象视为长远的威胁,更不要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滥用贸易救济措施,要避免损害和扭曲包括欧盟在内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维护公平、非歧视、可预期的市场环境。

我们希望欧盟汽车产业界理性思考、积极行动,共同维护当前双方合理竞争、互利共赢的局面,共同推动全球汽车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央视新闻、澎湃新闻、公开消息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