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快评|松炀资源股价暴跌是估值的正常回归 基金高位接盘存利益输送嫌疑

发布于: 雪球转发:1回复:0喜欢:2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松炀资源(SH603863,昨日收盘价15.87元,市值32.49亿元)近期股价连续七个交易日跌停(截至6月12日),引发市场广泛关注。6月12日盘后,松炀资源公告,公司计划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回购股份,回购资金总额预计在1500万至3000万元,回购价格不超过每股20元。这一股价自救措施不仅显示了管理层的紧迫感,也反映了企业在面对极端市场条件时的应对策略。然而,这种短期行为是否能够真正扭转市场预期,仍然存有疑问。起码在6月13日早盘,公司股价仍在下跌状态,只是没有继续跌停。

2023年,松炀资源股价暴涨163.27%,成为市场上的一匹黑马。然而,这种股价的快速上涨背后,并没有坚实的业绩基础作为支撑。公司在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一季度也未见好转。这种情况下,股价的暴涨显得非常虚高,缺乏基本面的支持是导致近期公司股价暴跌的根本原因。此次股价连续七个交易日跌停,正是市场对之前高估值的正常回归。

更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高位买入松炀资源的某公募基金在此次股价暴跌中可能损失惨重。该基金在股价高位时买入,面临的损失或高达近亿元。这种操作令人质疑其背后的投资逻辑和动机。是否存在为他人高位接盘、进行利益输送的情况,亟需进一步调查和求证。

通常情况下,公募基金在投资决策过程中会经过多层筛选和审慎评估。然而,松炀资源的业绩表现并不符合公募基金严谨的选股逻辑。公募基金的选股原则通常以基本面和流动性为核心,松炀资源连续亏损的财务数据本应早已将其排除在投资标的之外。因此,这次高位买入的操作是否存在内部利益输送的可能,值得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深入探讨。

松炀资源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市场的狂热和泡沫终将被理性和基本面所取代。企业的长期价值终究体现在其持续的盈利能力和稳健的经营状况上。对于投资者而言,追逐热点和短期暴利的风险极大,应当保持理性投资,注重企业的基本面分析,避免被市场情绪左右。

此次事件也给公募基金的专业性和公信力带来了考验。作为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公募基金理应在选股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审慎和专业。然而,松炀资源的高位买入事件暴露出其中可能存在的管理漏洞和操作不当。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选择基金时应当更加关注其历史表现和管理透明度,确保自己的投资得到有效保护。

总的来说,松炀资源股价的暴跌,是市场对其高估值的理性回归,也是对企业基本面缺乏支撑的修正。公募基金在其中的角色,更是值得市场和监管层反思和警惕。只有在健全的市场机制和严格的监管环境下,投资者的利益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市场也才能更加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