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23亿元建的码头,启用不到10天被冲毁,一周内仅运输百余辆卡车物资!美军回应:风浪太大,船搁浅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耗时两个月,花费3.2亿美元、建成仅一周多时间,美军在加沙的临时浮动码头就出事了,部分结构被风浪冲毁并漂入海中。

据央视新闻26日报道,美国中央司令部5月25日称,美国在加沙地带附近建造的临时浮动码头所在海域出现强风浪天气,为码头提供支持的四艘美军船只脱离系泊区,其中两艘在以色列阿什凯隆附近海岸搁浅。

另据参考消息援引法新社5月25日报道,美国中央司令部称,美军用于加沙援助临时码头的四艘船只,25日早上由于“海上风浪太大”而搁浅。没有人员受伤,“船只也都运行良好”。此外,以色列军队帮助美军船只解困,“不会有任何美国人(官兵)进入加沙”。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耗资3.2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3.18亿元)建造了该码头。美国总统拜登是在3月份宣布该建设计划的。此举是为了绕过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陆路人道援助限制。

本月17日码头启用。当日,首批物资通过这一码头运到加沙地带。不过,援助机构和联合国方面强调,美军建造的浮动码头运送人道援助过程繁琐,且运量远远无法满足加沙地带需要。

当地时间26日,以军发布有关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工作的每周报告摘要。报告称,美军在加沙地带的浮动码头于上周投入使用后,在一周时间里,总计有1806件货运托盘的食物通过该码头运入加沙,并用127辆卡车运给加沙地带国际援助组织。

据以色列媒体报道称,这座码头启用后一周,通过该码头抵达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仅占加沙地带200多万面临严重饥饿威胁的民众每天最低需求量的15%。援助机构和联合国方面强调,这座码头起到的作用是杯水车薪,根本解决方式应该是陆路运输。

联合国还称,大约240万人为了逃避战乱和轰炸背井离乡,处于食品不安全的状况中,有可能出现大规模饥荒。

另据央视新闻报道,加沙民众对于“美国耗时两个月、据称花费3亿美元在加沙地带海岸建造的临时码头”并不买账。

他们认为无论是连接加沙的陆路口岸还是条件良好的加沙港,原本都能够完成人道主义援助工作,却因为以军行动被迫停运。而美国大费周折花费巨资,并不是真的为了援助加沙民众,而是为了以色列的便利服务。

根据美方估算,浮动码头的初始运量预计为每日90吨物资,随后可达150吨。以色列国防部下设的政府领土活动协调处19日称,上周有约16万升燃料和数百件托盘的人道主义援助物资通过该码头运输至加沙地带。

对此,联合国及相关援助机构表示,通过浮动码头运送人道援助过程繁琐,且运量远远无法满足加沙地带需要,其作用只是杯水车薪。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法尔汉·哈克此前强调,这绝非是最可行和最有效的方式。另有国际慈善援助组织表示,在美国大费周折兴建码头的同时,有数百辆货车就等在拉法口岸埃及一侧,车上装满了食物和医疗用品,却因为以色列的原因无法进入。

当地民众也认为,美国修建码头,是以“援助加沙”之名,行支持以色列之实。

加沙城民众:当美国宣布打算建立码头时,宣称其目的是向加沙地带提供物资,但如果我们看看实际情况就会发现,陆路口岸完全可以允许运载大量货物的卡车通过。如果陆路口岸全面运营就可以满足民众的需求。

编辑|程鹏易启江

校对|段炼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央视新闻、参考消息、羊城派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