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次摇号陪跑,熬到限购放开也没买上⋯⋯新政后杭州红盘热度延续,有中介表示“外地客户希望不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熬到限购都没了,我还在陪跑路上……”

杭州楼市新政公布当天,5年摇号28次的买房人在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参加摇号的全过程,并表示“新政后想摇主城区的新盘更加艰难”。

从这位买房人的认购记录来看,他参与摇号的大多是红盘,甚至有7000多人抢400多套房的超级热门项目,最近的一次是5月9日颂映传麟府开盘摇号,423组客户抢84套房源,而他的摇号顺序是160号。

杭州楼市对新政的反应似乎格外敏感,新房、二手房成交量都出现了不同形式的上涨。

红盘仍“一房难求”,有中介称“外地客希望不大”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北京、深圳、成都、杭州等政策落地后,一周内(5.13-19)新房、二手房看房量提升,二手成交规模保持在高位,其中杭州二手房成交套数环比增长19.6%、同比增长37.6%。

杭州新政第二天开启购房登记的绿城宸岸印月,首开141套,登记1800组、入围1008组,最终触发社保入围条件,社保门槛达到118个月,5月16日当天摇号中签率6.07%。5月17日加推56套房源吸引了350组认购,最终中签率7.84%。

中指研究院华东大区常务副总经理高院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坦言:“这个板块上一次触发社保入围条件还是在2021年,这类项目新政后升温明显,当时1800多组报名客户中,约四五百组是外地客户,政策还是比较有效果的。”

杭州一位置业顾问也对每经记者表示:“新政后看房人增加不少,但有些项目从拿地开始就被‘盯上’了,比如三里亭项目,大概率触发社保入围条件,外地客户希望不大。”

但市区热点并不能代表杭州楼市全貌,新项目分化已经持续了相当长时间。

“与红盘同时期推出的郊区项目,比如钱塘区或者主城区表现始终不好的区域,比如西湖区小和山板块,认购仍然不理想。”高院生说,“新政对于激活改善性需求发挥了一定作用,但近期杭州受到供应结构的影响,没有特别好的项目上市,部分冷门板块或者郊区项目去化仍然偏弱,所以整体还是比较分化。”

二手房成为刚需“主战场”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楼市今年的表现较为特别,春节过后,二手房日均成交始终远高于新房,5月9日新政之后差距更是明显。

据中指研究院统计,新政后的5月10日-21日,新房成交1950套,日均成交量较4月份日均增长35%,但和去年同期相比还是下降了36.5%。

二手房表现则极为亮眼:12天内成交2952套,虽然环比4月传统旺季下降5.4%,但比2023年同期日均增长12.9%。

而杭州今年新房表现不如二手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供应不足。

事实上,杭州新房市场和红盘数量高度相关。高院生指出,2023年的之江、钱江世纪城、申花板块,多个新房项目都触发社保入围条件,但今年以来只有4个盘触发。

另一方面,杭州二手房稳定的成交量,成了市场信心的“定海神针”,也吸引了不少初次置业的刚需客。

“二手房现在是刚需的‘主战场’,刚需对价格最敏感,成交集中在300万元以内的主力客群都选择了二手房。5月10日-5月21日这段时间,二手房的日均成交量约246套,这是一种非常好的状态,说明整体上韧性很足,6月二手房总成交量应该能维持在6000套以上水平。”高院生说。

分化之下,市场更成熟,买房人也更理性了。

高院生分析:“今年市场整体比去年更加理性,新政之后确实有一些边际改善,大家也不像以往,一窝蜂挤进楼市,大家知道自己要买什么样的项目。这一波为什么杭州相对表现好一点,因为这个市场原来就是两极分化,好的项目卖得很好,其他项目一般,所以政策一来之后,好的项目只会变得更热。”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