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PC概念股活跃,英力股份连续“20cm”涨停 公司:相关业务占比目前不会特别大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4

今日(5月22日),“AI PC”概念股继续上涨。

截至今日收盘,英力股份(SZ300956,股价19.03元,市值25.12亿元)录得“20cm”两连板,中科创达(SZ300496,股价50.94元,市值234.3亿元)涨超10%,雷神科技(BJ872190,股价16.52元,市值16.52亿元)涨超9%,信音电子(SZ301329,股价19.29元,市值32.83亿元)涨超6%,思泉新材(SZ301489,股价80.07元,市值46.19亿元)涨逾4%。

消息面上,北京时间5月21日,微软首次介绍了一个专为AI体验而设计的Windows PC品类:Windows 11 AI PC。微软表示,Windows 11 AI PC是更快、更智能的Windows PC,能够帮助用户完成在其他PC上无法实现的事情。用户可以通过“回顾”(Recall)轻松回忆和找寻此前在PC上看过的内容;抑或是借助实时字幕突破语言障碍,该功能可以将包含中文在内的40多种语音实时翻译成英文字幕。

据机构Canalys预测,2024年全球AI PC出货量将达到4800万台,渗透率18%。到2028年,AI PC出货量将达到2.05亿台,2024年至2028年期间的复合年增长率达44%。

AI PC概念股持续走强

经过30多年的发展,PC形式经历了由桌面PC到笔记本电脑再到平板电脑的变化,渗透率已接近天花板,人们对传统PC的需求更多源于自然的换机周期。从出货量看,PC整体呈现周期性的特征。2020年—2021年受疫情影响,人们对远程办公、在线娱乐等需求增多,带动了PC的一波需求。但随着人们生活回归正常,PC供给过剩,PC产业出现了两年的下行调整。然而,生成式AI和LLM(大语言模型)的飞跃式发展,让PC厂商们及上游供应链看到了新的曙光。

具体到厂商方面,联想目前已经把AI扩展到各类中高端产品系列,如消费Yoga、游戏本Legion、中小企业用户ThinkBook和商用ThinkPad等;今年3月初,苹果发布了搭载M3芯片的AI笔记本MacBook Air,可实现语音转文本、翻译、文本预测、视觉理解等功能;随后不久,微软发布Surface Laptop 6商用版和Surface Pro 10商用版,两款AI PC均搭载了英特尔酷睿Ultra处理器、为生成式AI设计的NPU和Copilot键。

西南证券研报认为,AI PC将深入变革PC产业。“AI PC是为每个人量身定制的个人AI助理,不仅提高生产效率,简化工作流程,且更好地掌握用户的使用习惯,保护个人隐私和数据安全。”

AI PC的热潮也影响到了资本市场。近期,相关概念股走向,其中英力股份录得“20cm”两连板。公开资料显示,公司的主要产品为笔记本电脑结构件模组及相关精密模具、光伏组件。

客户方面,英力股份与联宝、仁宝、纬创、华勤等知名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建立合作关系,服务的笔记本电脑终端应用品牌包括联想、戴尔、宏碁、惠普以及小米、荣耀等。

尽管近两天股价大幅上涨,英力股份近来的业绩表现却不佳。2023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14.84亿元,同比增长8.1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01.33万元,亏损额较上年同期增加25.72%。

对于去年亏损增加的原因,公司解释称,主要系2023年度为推进战略发展,拓宽主营业务范围,公司进入光伏行业。在公司原有笔记本电脑及相关精密模具业务企稳复苏的情况下,因光伏新业务开展的前期投入较大,市场变动剧烈,项目进展及结算暂时未达预期。

为进一步了解AI PC的订单情况,5月22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英力股份证券部了解情况。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我们是联想的合作供应商,所以联想推出的一些AI PC产品我们是有参与的,最近公司内部在统计AI PC业务的占比,还没看到具体数据,但现在AI PC的发展刚开始,特别大的占比从目前这个情况来讲,应该不会。”

与此同时,英力股份在互动平台回应投资者提问表示:“AI PC是PC未来重要的发展趋势,公司始终密切关注行业发展及客户需求的变化情况,并将积极把握行业发展趋势,行业内如有合适的并购机会,公司必将审慎研究,积极把握。”

近两日股价涨幅较多的上市公司还有思泉新材。这家公司主要产品为石墨散热片、导热垫片、热管、均温板等热管理材料,可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消费电子终端。目前,思泉新材服务的终端品牌有小米、vivo、三星、谷歌伟创力等。

业绩方面,2023年度思泉新材实现营业收入4.34亿元,同比增长2.7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457.51万元,同比下降6.60%。

以往思泉新材客户大多为手机行业,2023年公司在笔记本电脑、服务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客户开发情况备受关注。对此,公司在日前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称:“2023年公司积极开发笔电、通信、新能源等其他行业的客户,服务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笔电等业务收入均有较大比例增长,客户结构进一步优化⋯⋯在AI融合趋势的推动下,消费电子行业的进化促成了散热应用市场的扩容,对综合散热方案提出了更严格的功能性和性能需求,公司将加快推进‘热管理材料+热管理组件+热管理系统’的产品策略落地。”

多家A股上市公司回应AI PC业务

随着AI PC快速发展,《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互动易平台上,也有不少A股上市公司主动回应了AI PC业务的情况。

其中,亿道信息(SZ001314,股价42.97元,市值61.01亿元)表示,公司一直在关注AI技术和其能力的拓展与进步,并依托亿道研究院,加快AI在公司硬件产品的赋能,目前基于各主流平台的AI PC项目如期研发中,进展顺利。此外,公司还可以提供AIGC生成式AI本地化解决方案,基于AI计算平台,运用不同的深度学习推理套件,适配各类型的AI加速引擎技术,支持主流AI框架及丰富的大语言、文生图、图生图模型。

中科创达披露称,公司和芯片厂商紧密合作,可以提供AI PC端侧品类的整体解决方案。公司将发挥自身在终端、操作系统、边缘计算、软件以及生态合作方面的优势为客户赋能,共同推动AI PC产业的发展。

鹏鼎控股(SZ002938,股价28.95元,市值671.8亿元)表示,公司具备AI PC、AI手机及AI服务器等AI相关领域所用的PCB产品技术储备及生产能力。普利特(SZ002324,股价10.16元,市值113.2亿元)称,公司LCP薄膜产品可以应用于5.5G、6G、WiFi7、AI服务器,AI PC等领域的终端产品中。

值得注意的是,“AI PC概念股”为AI PC提供的产品与过去传统的消费电子领域所应用的产品是否有区别仍需要进一步观察。而未来AI PC在算力、算法等核心领域仍待突破。

3月27日,英特尔曾携手微软联合公布了对于AI PC的定义标准:需要有NPU、CPU和GPU,并支持微软Copilot,键盘直接有Copilot物理按键。西南证券在研报中表示:“CPU、GPU和NPU每个元件都有AI专用加速功能,上述各部分可根据计算类型分配AI工作。NPU可为照片、音频和视频处理等低强度AI提供卓越效率,比云端计算响应时间更快,延长续航并提高性能,同时终端处理确保数据安全。GPU和CPU用于更重的AI任务,因同时执行多个AI模型可能会使运算能力有限的NPU过载;如果需要,NPU和GPU甚至可合作运行大语言模型。”

天风证券则在研报中表示,AI PC主要新增NPU单元,存储容量提升,散热要求更高。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