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30年来首次亏损,大股东陆续撤资减持,中洲控股强调“确保现金流安全,融资工作是今年重中之重”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公司将坚持稳定经营,规范运作,做好销售交付工作。”

5月16日,在投资互动平台,被问及已采取或计划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改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中洲控股(SZ000042,股价5.38元,市值35.77亿元)董秘回复。

作为深圳的老牌房企,中洲控股早年在土地市场十分活跃,曾在一个月内拿下多个城市地块,颇有冲击行业头部之势。但自2016年销售额突破百亿后,中洲控股业绩规模一直没有重大突破。按照中指研究院的统计口径,2023年中洲控股实现销售额116.9亿元,位居行业第106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投资者身份提问公司未来如何守住经营基本盘等问题,中洲控股表示,将继续全力营销,以销售业绩为导向,继续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延长融资期限,确保公司现金流安全,将沉淀的历史资产现金回流,并强调融资工作是今年重中之重,要做好现有项目的贷款配套工作、有效降低融资成本,同时努力探索拓展多种融资渠道。

上市30年来首次亏损

2023年,中洲控股录得上市30年来的首次亏损,亏损值超18亿元,并且归母净利润四连降。

2023年,中洲控股实现营业收入76.21亿元,同比上升7.59%;归母净利润-18.45亿元,同比下降2412.74%;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8.64亿元,同比下降6564.38%。

分季度来看,中洲控股2023年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1亿元、-0.81亿元、-0.86亿元、-17.39亿元,呈现出逐季下滑趋势。

拉长时间看,中洲控股近五年净利润也呈现出逐年下滑趋势,2019年-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7.87亿元、2.81亿元、2.06亿元、7977万元。上市首次录得亏损的结果是,2023年中洲控股计划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不以公积金转增股本。

对于亏损原因,中洲方面回应称,2023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22.84亿元,转回或转销资产减值准备1.55亿元,核销资产减值准备292.60万元,因合并范围变更减少资产减值准备2625.52万元。考虑所得税及少数股东损益影响,减少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0亿元,减少合并报表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19.10亿元。

据企业预警通,中洲控股总资产已连续五年下降,特别是去年,降幅超过15%,为309亿元。

不过,从一季报看,中洲控股又录得了归母净利润增长。

2024年一季度,中洲控股实现营业总收入17.03亿元,同比下降31.63%;营业总收入扣除营业成本和各项费用后,归母净利润8584.57万元,同比增长40.98%。

对于营收减少、利润增加,中洲控股回应称主要原因是本期竣工结算的房地产项目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所致。与此同时,营收成本、税金以及销售费用均因本期竣工结算的房地产项目减少而减少。

大股东陆续撤资减持

行业深度调整之时,单就毛利率这一经营指标来看,中洲控股依旧保持前列。

中信建投统对A+H股216家房企的统计,2023年共实现营收59370亿元,同比增长0.5%。2023年房地产板块实现毛利率13.8%,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利润率仍在探底。央企表现相对较优,毛利率18.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仅华润及中海两家毛利率超过20%。

根据年报,中洲控股2023年毛利率依旧达35%。2023年,中洲控股的房地产业务主要集中于广东、四川、上海和山东四个地区,其中广东、四川地区毛利率与去年几乎持平,分别为29%、45%。

不过这依旧没能影响大股东近一年来的陆续撤资减持。去年一季度时,中洲控股前四大股东分别为中洲集团、南昌联泰、深圳资本运营集团和横琴广金美好基金,持股比例分别为52.63%、8.3%、5.78%和3.14%。

而今年一季度,基金公司已完全清仓,不再出现在重要股东信息列表,深圳资本运营集团也减持到5%的监管线,南昌联泰已减持到5%以下。从最新披露信息看,中洲控股前四大股东分别为中洲集团、深圳资本运营集团、南昌联泰和深圳联泰,持股比例分别为52.63%、5%、4.91%和1.62%。

对于重要大股东的减持,中洲控股回应称,股东因各自业务资金需要做出减持计划,不会对公司运营产生重大影响。但今年年初,有投资者提问公司大股东和管理层是否计划增持股份,中洲控股并无正面回应。

据企业预警通,截至今年一季度,中洲控股有息债务合计87.89亿元,其中短期债务25.05亿元,长期债务62.84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