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答每经:福州数字经济规模5年增长150%多,年均增长超20%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5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一项重大举措。至今已连续举办6届,出席峰会的专家学者超过1700位,参展单位超1800家,促成数字经济项目签约落地近2600项。

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已经在福州成功举办了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的举办,对福州的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发布会现场就此提问。

发布会上,福建省委常委、福州市委书记郭宁宁在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已连续6届在福州成功举办,对福州发展带来了非常广泛、深远的积极影响。过去6届峰会,福州一共签约了数字经济项目683个、总投资金额超过6000亿元,绝大部分项目已经落地实施,有一大批数字领域的头部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纷纷抢滩布局福州。

郭宁宁(右二)回答记者提问 每经记者 李宣璋 摄

福州数字经济规模5年增长超150%

郭宁宁回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时表示,福州的数字经济规模从2018年第一届峰会的2800亿元增长到去年第六届峰会的7100亿元,5年增长了150%多,年均增长超过20%。正是得益于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福州去年经济总量以及人均GDP水平分别排名全国省会城市第八位和第四位,福州还荣膺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

依托数字峰会平台,近年来福州成功举办了数字丝路论坛、闽港数字经济合作论坛以及“有福之州·对话未来”“闽江夜话”等一大批特色活动,吸引了一大批国际组织、科研机构、跨国企业代表来福州参会、洽谈合作、投资展业;同时,福州的一批领军数字企业出海布局,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共享数字发展红利。

近年来,福州加快构建“城市大脑”体系,主要包括城市运行感知、监测研判、城市资源调配、决策指挥、智能管控等,构成了一体化数字平台,在福州的江河湖海水系治理、生态环境保护、交通出行、市民生活服务、综合保障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重要作用,让城市治理越来越精细、越来越科学。比如,通过打造水系联排联调智慧平台,实现了对福州城区1000多个水库、湖、河、水闸、水站的智慧管理、精准管控。

郭宁宁介绍,去年,面临“杜苏芮”“海葵”台风等超强台风,还有超过历史极值的最强暴雨袭击,正是在数字化的推动下,福州不到半天时间城区积水就全部消退,城市交通也全面恢复,这是过去很难做到的。

“这正是得益于数字赋能、智慧管理,极大提高了应急处置效率、防灾救灾能力。按照打造数字应用第一城的目标来建设,一个个数字建设新成果,让有福之州更好造福于民。”郭宁宁说。

通过建设提升数字化政务服务中心,福州推出了190多组“高效办成一件事”套餐,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线下办事的群众减少了大约一半,很多到线上平台也可以自助办理,全程更高效便捷。此外,福州聚焦医疗、教育、就业、养老等民生重点领域,构建智慧便捷、公平普惠的公共服务体系。

峰会将开展十佳成果、十佳案例遴选

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介绍,本届峰会将于5月24日至25日在福建省福州市举行,主题是“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

刘烈宏表示,本届峰会是国家数据工作体系优化调整后首次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总体方案设计上突出“三个聚焦”:

一是聚焦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二是聚焦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强化高水平数字化支撑。

三是聚焦新一代数字技术,推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刘烈宏介绍,开幕式、主论坛将邀请有关方面负责人等重要嘉宾发言,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举办“2024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启动仪式等。

与此同时,还将设置数据资源与数字安全、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生态文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数据标准化和数据基础设施、数字气象、智慧能源、数据要素与数据资产化,以及数字福建、闽港数字经济合作等13个分论坛。现场体验区将展示各领域数字化最新成果。

此外,峰会还将开展十佳成果、十佳案例遴选,举办新技术、新产品发布仪式。数字中国创新大赛面向基础夯实、数字赋能、能力建设、开放合作四大领域,设置数据要素、智能科技等12个赛道。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