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路云调研交流纪要7.4

发布于: iPhone转发:0回复:0喜欢:1

问:请问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在车路云车路协同领域的经验和项目落地情况?答:我在车路云车路协同行业已有多年从业经历,并自2017年起就参与该行业的实践活动。我拥有丰富的车路协同项目的市场落地经验,包括参与多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车联网先导区及双子城市的重大国家政策导向项目。此外,我还致力于协助车企进行车路协同的商用化探索。

问:请您详细阐述一下当前我国对于车路协同的核心政策有哪些?除了上述核心政策,还有哪些其他的政策方向值得关注?答:我国车路协同政策近年来持续发布并逐步加强。核心政策主要涵盖四个方面:一是2016年启动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设施示范区政策,批复了17家国家级示范区;二是2019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政策,已批复了7家;三是2020年提出的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设施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即“双智城市”)政策,批复了16家;四是今年1月份颁布的五个部委联合发布的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政策,计划在未来三年进行城市级的全域覆盖建设,且其规模相较于之前显著扩大。除了核心政策,还有其他相关的重要政策。例如,2018年开始的智慧公路试点在全国多地进行,将车路协同及车路云创新应用纳入其中;2019年的交通强国政策涉及57家试点单位展开车路协同车路云示范工作;2020年至2021年的新基建和十四五规划中,各地几乎无一例外地提出了支持车路协同的政策;此外,2022年开始的智能交通应用试点政策和多个城市的自动驾驶测试政策,进一步推动了车路协同的发展。近期,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的政策还允许L3/L4级高等级自动驾驶功能的测试合法化。

问:请您简要概括一下整个车路协同产业链的情况及其各环节的主要参与者?答:车路协同产业链始于2011年的理论研究阶段,随着2016年的市场化落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包括芯片商、模组商、终端设备商、整车制造商、运营服务商、测试验证机构及高清地图定位等环节。其中,芯片商中的HW、高通等企业扮演重要角色;终端设备商则由初创公司如HW智行等提供服务;而运营服务商方面,电信旗下天翼交通、联通智网以及移动上的中移研院则是有力的竞争者。此外,还有一类特别值得一提的自动驾驶互联网公司,如百度和蘑菇车联,它们不仅具备强大的自动驾驶技术和车路协同融合能力,而且拥有出色的运营服务实力,年平均项目体量高达10至20亿元人民币。

问: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中通信类公司的优势是什么?答:通信类公司在车路云一体化项目中有明显优势,尤其是在底层通信技术和芯片模组领域,这使得他们在终端设备以及最上游的芯片模组环节具有竞争力。由于控制成本的能力较强,因此在该项目中,这类公司可能具备价格上的优势。

问:车路云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周期及商业模式是怎样的?答:车路云一体化项目的建设周期大约在三年内完成,包括立项、审批、建设(约半年至一年)、调试与运营阶段(约半年)。商业模式围绕车路云网图的产品形态与组合展开,涉及硬件设备商、软件开发商、集成商等多个层级,最终实现产业链价值共创,包括为政府端提供智慧交通等服务,为企业客户提供数据服务及增值服务,以及向C端消费者提供驾驶安全、出行效率提升及自动驾驶等服务。当前处于示范阶段,正逐步推进城市级覆盖以探索更有效的成本分摊机制和商业化路径。

问:对于车路测试,特别是在政府层面的投资需求如何?答:车路测试主要面临两个挑战:一是汽车厂商缺乏动力搭载相关运营模块,因此需要寻找合适的激励方式或合作模式促使车辆安装;二是单车模块的成本和价值量未知,难以预估市场规模。此外,针对路测方面,尽管存在资金投入的需求,具体机会与预算还需进一步细化分析。

问:车路云系统如何构建及各部分成本是多少?车端市场的现状及其发展前景如何?答:车路云系统由车端、路端和云端三大系统组成。在车端,主要包含车路协同的OBU通信设备、VTS应用程序协议站和场景算法等软件形式,初步估计硬件加软件成本接近0.5万元。路段设施建设中,感知设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单台价格已从过去的三万元降至今年的八千至一万元左右,而MEC边缘计算设施预计每台3至5万元,车路协同ISU从早期的十五万元降至目前五万元,预计今年会降至两三万元左右。近年来已有十余家车企推出具备车路协同功能的量产车型,2021年新车渗透率为0.1%,到2022年增长至0.6%,预计2023年将超过1.4%。虽然当前渗透率较低,但随着规模化生产和路段建设的推进,车路协同在车端的渗透率有望在未来两三年内突破10%,对应市场空间将迅速扩大至接近百亿的规模。即使按照保守的每台车0.5万元计算,若未来年度生产乘用车达2000万台,并实现100%的车路协同功能渗透率,那么最大市场空间上限将达到千亿级别。

问:在推动商用车和乘用车的车路协同技术应用时,是如何鼓励汽车厂商和零部件公司安装相关模块的?答:对于商用车来说,虽然政府提供一定的补贴推动其采用车路协同技术,但其市场规模相较于乘用车较小。而对于乘用车市场,主要采取两种安装形式——前装和后装。前装是指在车辆设计阶段就将设备与车机系统整合在一起,出厂时已预装完成;后装则允许消费者在车辆出厂后额外安装设备。

问:车路协同技术在乘用车市场的主要推动动力是什么?答:乘用车领域安装车路协同设备的主要动力在于提升驾驶安全、改善交通效率、丰富信息服务并实现自动驾驶等级的提高,通过接入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或增加车路协同功能,创造出具有应用价值的新应用场景,从而增强车辆的功能性和用户体验。

问:当前各车企对于车路协同技术的态度如何?哪些车企较为积极并预计会有较快的发展进度?答:近年来已有包括奥迪、一汽在内的十多家中国车企发布了车路协同量产车型,并且像福特等品牌已经有近45款车型配备了车路协同功能。随着未来几年市场渗透率达到约10%,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届时消费者会明显感受到这项技术的存在。尽管目前整体渗透率不高,但大部分主流车企对此持积极态度,并积极参与研发与生产进程。

问:目前零配件企业在车路协同领域的技术及产品布局有何特点?有哪些优缺点?答:在车路协同零部件领域,感知端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激光雷达,其中图达通等公司在苏州等地拥有较大市场份额。在计算方面,中科创达等公司在无锡、柳州等地也有不少落地项目。此外,初创公司凭借早起布局、深度开发软件协议栈、场景算法并在国家级项目中不断优化和测试,是该领域的领导者。传统智能交通企业如万集科技海康威视等则利用自身在原有感知设备上的优势,结合车路协同技术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产品。而自动驾驶加车路协同全栈技术运营的企业如百度、蘑菇等则是全站技术实力最强的一类,他们不仅涵盖了车路云一体化技术,还能整合自动驾驶技术和运营能力,提供城市级的自动驾驶运营服务。

问:通信公司在智慧道路上有哪些优势?未来在智慧道路发展中,哪个类型的公司最具潜力和前景?答:通信公司的优势在于拥有自主研发的芯片模组,这使得他们在成本和技术层面上具备较大优势。特别是在底层通信技术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通信公司具有明显优势。未来最有潜力和前景的公司是运营类公司,因为他们能够填补现有商业闭环中尚未打通的部分,负责回收成本并为建设方、出资方及服务接受方提供服务,收取相应费用。

问:在自动驾驶领域,运营类公司是如何实现商业闭环的?答:以环卫车自动驾驶为例,运营公司如蘑菇车联与环卫公司合作,利用自动驾驶技术提高清扫效率,降低成本,并通过向环卫公司提供服务获取收入。此外,保险公司可以通过合作降低接入服务车辆的保险费用,形成正向循环。对于C端用户,可通过订购或按月付费的方式享受车路云一体化带来的自动驾驶服务提升。

问:相较于前几年,当前政策在功能和性能上的提升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功能和性能方面,主要集中在网联技术的演进趋势上,即从网联信息辅助向网联协同感知、决策和控制方向发展,实现云端、边缘和车辆路段之间的深度融合,特别是在实现网联协同决策控制方面有了显著提升。

问:政府推动这项政策的主要考虑因素是什么?答:政府推动这项政策的主要考虑因素是延续性、顶层规划设计和引导产业化进程。从早期的仿真测试到封闭道路、半开放道路再到开放道路,再到现在的城市级全域覆盖,政府一直在积极推动产业的发展和示范试点。同时,政策还旨在促进技术进步,如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相结合,以加速自动驾驶的商业化落地,并通过商业模式创新降低成本,提升运行效率和安全性。$千方科技(SZ002373)$ $金溢科技(SZ002869)$ $万集科技(SZ300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