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复利(第2版)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9回复:7喜欢:34

文|富捷

字数:12168字

稿数:11稿

撰写时间:47小时13分

阅读时间:33~56分钟

十年后再版


初谈复利,是2011年,十年后,再谈。此文,并未做成付费文,想想还是算了。不过,希望你们多支持,不然往后也无大动力再发长文。

何为复利

复利是什么?复利是利滚利,一种计息法。

其有别单利。

单利,是以初始本金做参照计息,本金10000元,年利5%,则每年利息皆为500元。

复利,永远以最新一期本金做参照计息,最新一期本金为上一期本金与利息之和。本金10000元,年利5%,则,第1年,本金10000元,利息500元,第二年,本金变为10500元,利息变为525元,第3年,本金变为11025元,利息变为551.25元,以此类推。

广义地看,复利,可用来观察利息,亦可用来观察增速,只消符合利滚利规则即可。

复利公式

复利公式,F=P*(1+i)^n。

F,Future Value,终值。P,Present Value,现值。i,interest rate,利率,n,number,周期数。

假设你有一子,你把他10000元压岁钱投入股市,你厉害,你屌,实力超群,长期年化做到15%,那么,20年后,连本带利,可得到多少钱?

答案,10000*(1+15%)^20=163665.4元。

此收益,买不起房,但可买得一辆电动车。到那时,电动车普及,成本大降,随便买也。

然则,你儿若不希望你取出钱,不要车,只要房,你无办法,只有继续操,继续滚,倘年化继续保持15%,再运行30年,又是何等结果?

答案,10000*(1+15%)^(20+30)=10836574.42元。

此时,你行将寿终,你成大师,你儿退休,总算可买房养老矣。

此即为复利之神奇。

复利胜过原子弹

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人类的第八大奇迹,其威力胜过原子弹。此话不虚,合情合理。

国王与象棋的故事

当然,展示威力胜过原子弹的最佳故事,还属《国王与象棋》的故事。

据传,西塔发明国际象棋,国王见后,喜出望外,速命人重赏西塔,然则,西塔回绝,说只消在棋盘上摆些麦子,第1格,摆1粒,第2格,摆2粒,第3格,摆4粒,以此类推,每格皆比上一格多一倍,直到摆满64格便好。国王听后,爽快答应,只是,没过多久,米粒数便剧增,整个国库都给不了了。

国王后来如何处置?不得知,故事未再续,再续,定是悲惨结局。不过,我好追根究底,我计算了米粒数。据我统计,西塔共需要18446744073709600000粒米。此为何等概念?中国人每年消耗3.704亿吨粮食,该量为18万亿吨。

恐怖吗?

复利的背面

复利很神奇,它能令一切微小量级的东西发展到无限大,但是,又很遗憾,现实世界,要实现高复利,保持高复利,难乎其难。

人类历史上,做投资,长期年化达到15%者,即是历史之最。

巴菲特,60余年年化,达到20%,他过了15%,但他有保险浮存金杠杆,若去掉,年化只剩10%~13%。

史上,有阳光成绩单,且不含杠杆长期跑赢市场的最高年化者,还属施洛斯。其46年年化,正是15%,他不做实地调研,只看财报及相关资讯,无团队,常年与儿一道研股,二周研一股,一路成神。

施洛斯,巴菲特,都是大师,只是,做法不同,他们皆为人类投资之巅峰,二人都师从格雷厄姆,全得大道。可是,若除去世间仅有的大师们,股票市场,很可怕,满目疮痍,哀鸿遍野。

时间拉长10年以上,80%的基金跑输大盘,时间拉长20年以上,几近全军覆没,时间拉长30年以上,战胜市场者绝迹。

正读本文的你,估计亦难报出5位有阳光记录,熬过30年仍跑赢大盘者。

一个足球迷,可报出百余位足球明星,一位篮球迷,可报出NBA历史75大巨星,但一名股民,多无从报出5位有历史可查证长期跑赢大盘之人。

当然,现实又很弄人。即算如此,股民们依旧坚信股市高人众多,投资大道至简,控好心态便可致富。

现实中,没有人会称一位野球场高手能干过专业球员,纵是其连续投中10记3分,亦不会称其可比肩库里,然则,人们见一位股民,只消短期大赚一只股,便会觉其水平超群,高人也。

这是何故?道理简单。一,基金乐色多,二,股市进入门槛过低。

基金,多无能,善割韭,股市,任何合法公民都可开户,交易,那自然,多想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世上有一规律,进入门槛越低的地方,人们越会忽视其难度系数。社会分工下,人们多成机器,朝九晚九,996,如此生活,实在不甘——升职是不可能升职的,其他技能又不会,股市里各个是人才,说话又好听,于是,皆把股市视作唯一逆天改命之机会。

股市,实际残酷无比,尸横遍野,血流成海。逆天改命,天方夜谭,劳力士进,乞讨碗出,更为现实。

倘股民想把雪球滚大,不是没有他法,我说过,只消相信伟大祖国,定投ETF即可。一切业余股民,不定投ETF,试图自己买股取胜,终会走向复利的背面。历史上,尚无业余者长期跑赢市场的案例存在。

我们必须警惕复利走向背面。

复利的正面,可令数字无限放大,复利的背面,只会令数字趋向于零。太多文章与书籍,只强调正面,闭谈背面,总爱给股民们画饼,实为害人。

复利的背面,比正面可怕得多,且更隐蔽。其本就隐蔽,还少有人谈,于是,韭菜永割不尽。

举个例子。

你买一股,亏5%,回本需要涨回多少?不用算,毛估即知,回本也需涨回5%,但实际上,回本百分比肯定高过亏损百分比。精确地讲,亏5%,实际需涨回5.263%,但众股民多会忽视那增加的0.263%。

亏损少,忽略问题不大,亏损大,碰上熊市,损50%,又会是何等结果?答案,回本需涨回100%。

读本文的朋友应该多懂此理,此乃基本常识,但懂归懂,通常懂亦无用。复利背面最可怕之处,即是从亏5%到亏50%的过程,其为全程温水煮青蛙,待到跌深,方才发现。

现实中,亏50%,甚至不需碰上熊市,不需深套,只消割肉数次。股民们多如此,割时不知危,醒来已跌深。

此二种情形,尚非最可怕也,还有更可怕的,即,一把梭,碰上黑天鹅。倘玩港股,美股,只需中一雷,一击毙命,参与沪深京市场,一旦碰上大雷,亦必连续跌停,亏幅远超50%。

复利的背面,就是如此恐怖,但是,股民们的敏感度,往往不高,并不能准确觉察恐怖之程度。

譬如,亏50%与亏75%,有差异吗?有。但股民眼里,大同小异,皆巨亏,痛楚程度无大不同,都躺平矣。然,透过现象看本质,便会发现,此二者差异,不啻天渊。表象看,亏75%与亏50%,只差25%,本质看,亏75%,实为两次亏50%之结果,即,亏50%后,再亏50%。

还有更可怕的,亏50%,回本需涨回100%,亏75%,回本需涨回300%。仅仅增加25%的亏幅,回本却需多出200%。此即伪复利背面的隐蔽性。

股民们敏感度低,正是只看表面亏负,不算回幅,想当然,靠主观评估自己的损失所致。甚至,不夸大地讲,很大一部分股民压根不会算回幅。中国股民过亿,里头有太多赌徒,赌博违法,股市合法,于是,全都跑来股市赌博。赌徒有个大特征,即,认知低,无法以正道赚大钱,故赌之,自然,此类人不会算回本幅度。

那么,再来看看更恐怖的情形。倘你的账户亏幅再提升,达到惊人的87.5%,又会是何感觉?

去年,有个粉丝,乃生意人,他差点碰上这等黑天鹅。去年下半年,他见美股教育股大涨,露出遗憾,说自己没钱,要是有钱必重仓好未来,新东方,现如今,回头看,其与风险擦肩而过。幸得没钱,若有,购此二股,完蛋,搞不好此生结束矣。

此二股,皆亏九成以上。亏九成还能回本?不能说希望渺茫,只能说全无希望。

亏九成到底是何等概念?不算不知道,一算会吓尿。亏87.5%,回本需涨回700%。相比75%的亏幅,达到87.5%,亏幅只再增加12.5%,但回本幅度,却要狂增400%。

为何我取87.5%,不取90%?想必你已猜到,87.5%,正是亏三次50%之结果。

亏一次50%,损50%,亏两次50%,损75%,亏三次50%,损87.5%。明面看,越亏,亏损幅度越放缓,反会迷惑亏者,然则,三者亏损后的回本幅度却依次放大为,100%,300%,700%,越亏,回本幅度越陡增。

从数学角度观赏复利,其何等美也。复利的正面,乃是一条指数上升,直冲云霄的曲线,复利的背面,则是一条从陡峭滑向平缓的一条长尾曲线。只是,优美之下,易令人绝望,万念俱焚。犹之火山喷发,龙卷风袭来,钱塘潮奔涌,流星雨坠落,都很美,但都会夺人命。对业余股民而言,现实讲,更可怕,如见美杜莎,一对视,瞬间石化。

仔细研究,你会发现,亏损与回本之间,实际是(1-亏幅)X(1+回幅)=1,1-亏幅与1+回幅,二者实为倒数。是故,亏得越多,亏幅越平缓,回幅越陡峭。

复利这东西,可说,它是天使,它亦是魔鬼。复利给人希望,复利也给人绝望。复利,可令你赚钱赚到眼花,复利,也会令人亏钱亏到自杀。

长期复利也会误人

复利的背面,常给人错觉,很可怕,然,产生错觉之处,尚远不止于此。

我们观察他人的成绩,知其复利,亦会有错觉。

譬如,某人称自己炒股赚得十年十倍,折算成年化,为27%,他的成绩如何?屌爆?不,实为赌徒。

其第一年,放杠杆,大赚十倍,后九年,信心更足,继续杠杆,结果,赚赚赔赔,分文不赚,是故,十年十倍。

此人,第一年,屎运来,后九年,屎运走,继续下去,凶多吉少。

2011年,我曾走访一批私募。有的私募,赚得盆满钵满,傲气示人,有的私募,大起大落,一脸生无可恋。其中一家,2007年,数十万起家,玩期货,放杠杆,一个月内,赚得四千余万,然到2011年,只用一周时间,四千余万亏回到几百万。倘使只看累计收益,2007年到2011年,其仍有十倍盈余,但本质上,赌徒也。往后岁月,我们再未联系,估计那几百万也不保矣。

很可悲,世间赌徒皆难戒赌,亦如吸毒者皆难戒毒。

复利,只是一个数字,我们知数字,只能画出一条匀速上升的曲线,无从晓得其过程之跌宕起伏,波澜壮阔。倘你不知其过程,则就是给你看一人三五十年的复利数字,也无从评判其水准高下。

譬如,德国“股神”科斯托兰尼,典型幸存者偏差,风光度过一生。年轻时,其多次破产,盈亏同源,终究,大运来,一波豪赌,再次翻身,金盆洗手,保住胜利成果,早早实现财务自由。

可是,这样的财务自由,不会令人愉悦。一个人,若财富与能力不匹配,便会痛苦。他金盆洗手后,日子无聊,无趣,失落,沮丧,于是,找来心理医生,医生告诉他,你之病,乃是身体能量无以释放之结果,他一听,有理,一语惊醒梦中人,从此,开启写书演讲生涯,直到死去。

在为学日益阶段,我读他书,也曾以为他是德国证券心理学大师。网上皆称,《证券心理学》德国经济系学生人手一本。后来,我从其另一本书,《一个投机者的自白》中得知,他实为投机者。

他算得坦诚,粉丝仍多,但大批人反倒更希望他传授投机之道。实乃人性之贪婪。亦如近些年常有赌场赌徒金盆洗手,以四处巡演劝人戒毒为生,但观众席却有大批人想拜师学艺,欲学千术。

科斯托兰尼,算是微小概率下的幸运儿,其存活概率堪比碰上黑天鹅之概率。既然世间已有此等幸运者,那再出现下一例的情况,便更低也。

作为广大股民,倘没读过《一个投机者的自白》,不了解其历史,只从碎片话语中知闻其为德国股神,那便极易上当。实际上,很多人的上当过程,甚至连其复利都不知,更别提收益运行轨迹了。大多人,为了不增加头脑运算时的内存占用量,通常会直接以头衔判定真伪,于是上当。

这世间,有长期阳光成绩单,且收益最高之人,还属巴菲特。他的长期年化,无法伪造。但是,纵算如此,纯看其收益率,也不可知其风格、历史、收益轨迹。

巴菲特,60余年职业生涯,年化高达20%,可多少人知,其已近20年跑输大盘?

人们会误读科斯托兰尼,便也会误读巴菲特。

巴菲特,固然伟大,但到底为何伟大?你不能以长期年化证明其伟大,你须以其一生的实际战绩,思想高度,证明其伟大。然则,太多股民,get不到其真正的伟大缘由,永远基于收益率谈伟大。

譬如,很多股民说,巴菲特就算近20年跑输大盘,也伟大。他跑输是盘过大,早年收益率极高。

这是正确逻辑么?不是,此为跟风听来之话语,且只谈收益率,未谈战绩,思想。

若一人,有独立思考能力,会自己找资料研究,那么,便清楚,巴菲特头10年的年化,亦不过26%,往后岁月,长达40年,皆维持在20%~24%。进入21世纪,方才逐渐跑输大盘。

巴菲特当然伟大,但其真正的伟大之处,是出道即巅峰,一巅到耄耋。其收益率,长期匀速前进。其有此成绩,保险浮存金杠杆功不可没。他知道如何用伟大的无息杠杆拉高收益。

巴菲特的风格,追求伟大企业,伟大企业的特征,业绩稳定,估值低下。此类企业,多无高增,但皆匀速前进。保险浮存金杠杆的作用,即是正好可放大一众稳定持续企业的收益率,由此,实现低风险高收益。

可是,客观看,此法也有弊端,长久使用,便会边际效用递减。此即为其近20年收益率跑输大盘之缘故。

巴菲特,善给伟大企业套上一层杠杆,但企业自身并无此等杠杆,于是,久而久之,伯克希尔自身增速便远超企业增速,企业跟不上,收益率必降。这也是其时下手握大把现金的重要原因。近些年,倘未出现苹果这等企业,其会持有更多现金,收益下滑更快。

但是,巴菲特持有苹果,我眼里又是其生平最伟大的成功案例,可口可乐已作古。截至目前,其苹果的仓位已达45%,极为可怕。可这么讲,巴菲特有此案例,天佑美国,天有巴菲特。

美国有苹果,巴菲特才能把现金投出去,巴菲特在不断进步,才会如此重仓苹果,此举,远胜投资一成不变度过百余年的可口可乐。投资苹果打破了其惯性思维,此乃伟大之处。

所以,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纵算伟大,也要看清其缺陷与运气成分。

我眼里,还有更伟大的投资人,要说巴菲特天下第一,师从托宾的斯文森为天。其基于有效市场假说,基于资产组合配置思维构建体系,可容纳更多类型的标的,更大的资金量级,且不受时间、空间所限。倘巴菲特汲取斯文森的投资思想,他当下的资金量照不会影响其收益。

可这么讲,巴菲特当下的投资思想,需依赖伟大国家,国运乃伟大企业之温床,国运昌盛,伟大企业多,巴菲特才有得选,然,斯文森的资产选择,更广阔,其投资的国外股票占比更甚,且资产还有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债券等,但他把年化照做到31年,13%。此与巴菲特去浮存金杠杆收益率相仿。

假若把投资周期拉长到100年,200年,甚至更久,我以为,斯文森之道必跑赢巴菲特之道,只是,人类的寿命无法达到,故无法施展出其思想的完整优越性。不过,若二人果真皆长生不老,我相信巴菲特定会进化,必会研究更多企业,持有更多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的企业,能力圈更宽,会搞懂更多类型资产的价值,向斯文森靠拢。如此,便可确保资产在更大量级上依然有足够标的可买,继续稳定增长。

当然,现实很遗憾,斯文森早逝,巴菲特老矣。若斯文森尚健在,我相信其依然可保持匀速前进,而巴菲特,年化还会继续降。

斯文森的核心思想,配置第一,选股第二,择时第三,此为投资界顶层思维。以此思维践行投资,最能实现长久复利增长。只是,广大散户未必理解,甚多不知13%的年化是顶级天花板。

可说,就是拥有46年15%年化的施洛斯,继续干下去,其年化也会下降,但斯文森的投资组合绝不会。

我只想告诉诸位,纯看表面复利数字,无用。你明白此理,那你见到平日逢人便问收益年化,或自秀收益年化之人,便会觉得可笑、可怜。现在,我已不再与此类人谈投资,不是鄙视,是无言以对,无以拯救。我能做的,只有多写长文,倘有1%的误入歧途者愿意花时间阅读,看后知真相,我便满足。

巴菲特与斯文森的例子,展示了顶级投资人的顶层思维差异,二者之水平,需要在更长时间周期内才能见分晓,这周期,甚至大过一辈子。是故,我所言,必然众多股民不能理解,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要明白,战绩,思想,才能代表一人之价值,倘若不知,便无资格称巴菲特伟大,斯文森伟大,你不过是在搬运他人话语。

现在,再把视野缩回,只看一辈子。若论一人思想,实际思想本身亦会动态变化,唯有盖棺,方才不再变。人有不同人生阶段,倘若一人干了50年投资,其投资成绩,实为不同周期的自己接力而成。因此,每个周期的收益,都会有差异,若只看长期收益,反会掩盖众多真相。

人的思想,可不断进化,亦会反复横跳,甚至会因中了某种毒,情毒,背叛之毒,妒忌之毒,仇恨之毒等,致退化,成脑残。

再举一例。

有俩人,老贾与老甄。二人20年年化同为20%,他们谁更优秀?显然,懂复利本质的你,不会再比较,没法比。

二人实情如下。

老甄,前10年玩烟蒂,年化14%,后10年烟蒂减少,水平进化,更重视企业长久发展,持更多伟大企业,且运好,多高增,年化达到27%,于是,20年年化拉高到20%。

老贾,前10年好跟风,买热点,运好,中彩,买到十倍股,年化达到27%,后10年,运走,终究悔悟,践行价投,一路持有烟蒂,大蓝筹,年化做到14%,于是,20年年化拉低到20%。

你说二人谁更胜?老甄。

老甄,不断在进化,乃真大师。老贾,起初投机,后头醒悟,但醒悟后亦只行到价投初级阶段。

倘只看二人近10年的收益,则老甄年化达27%,老贾年化仅为14%。老甄第二个十年收益远优于第一个十年,水平继续精进,但亦有一定运气成分,老贾第二个十年收益却低于第一个十年,但你不可说他退步,实为进步,改邪归正。

所以,一个收益率,不同人之间横向对比,不知思想,无法比,一个收益率,自己与自己纵向对比,不知思想的演变史,也无法看清当下真实水平。

长期复利,亦会令人看不清真相。老甄近十年的优秀,会因上个十年的成绩,拉低总体年化,老贾近十年的改邪归正,又会因上个十年的运气成绩,拉高总年化。

真实世界,老甄罕有,老贾有些。后者,未必到处秀收益,忽悠人,但通常他们是真看不清自己,真达到自欺之程度,以为自己水平超群。

这类人的特点,只能报出自己的总收益率、长期年化数字,永远看不到其实际收益轨迹。这类人,有的很自傲,逢人必秀收益,有的也很低调,似乎搞得云淡风轻,但真人眼里,不过附庸风雅,尽显缺乏真才实学之态。

这些人,我可保证,他们不会用Excel,平时无记录自己账户数据的习惯,以至无能复盘。进一步讲,此类人,尽管公开收益率,但实际只是毛估收益率,股票资金进进出出,根本没法求得真实收益率。他们更不懂净值法,懂也无能用简单的Excel公式算得收益率,画出收益率曲线。

过去,有一大V,其风格,即一路单吊一股。十余年前,他便开始晒收益,我与他在微博上聊过,我问,你早年10倍收益如何得来,他说,记不得了。说出这话,便要么暴露装屄,要么是没统计下来,没统计,则暴露懵懂无畏,少不更事,不知股市之难。不管怎样,其总收益率含入了早年如此巧合的10倍,一个整数值后,其收益年化大幅提升。

我时常会提到此人,用以谈论一把梭之荒诞。此人上过雪球大会,见光死。我只想说,倘你懂投资,你从一人之行为,便可看清其水准,不用看收益率。

行至今日,此人销声匿迹。其单吊,最终均值回归。过程中,亏多了,还心急投机,妄图挽回亏势,终究,大势已去,只能承认自己投机,水平不行,忙秀人品,以示自己坦诚。

你们皆知,我一路公开收益曲线,不单公开收益曲线,还公开组合持股,不单公开组合持股,还公开持股财务,我之目的,便是为了做到知行合一,于我,看清自己之历程,于读者,可真正搞清我的收益从何而来。

我相信,你再难在别处见到如我这般透明的公开者。因为,真人多不写文,假人日日发文,我乃三界之外。

巴菲特非50岁后才屌

人们的认知水准,高低悬殊。新时代,社会已非遵循二八定律,早已进阶为一九定律,往后,会趋向一九十九定律。

忽悠者,好回避部分真相,强调部分现象,以诱导众人认可某些观念。强调复利神奇,回避复利恐怖,即是。强调收益率,回避收益曲线,亦是。更有甚者,连整个复利都隐去,只强调资产大小,此即为巴菲特大器晚成观念的诱导法。

表象看,巴菲特确实99%的资产在50岁后获得,但此非大器晚成的充要条件。

你若看清巴菲特出道即巅峰,一巅一辈子,那99%的资产在50岁后获得,恰恰证实复利伟大。

巴菲特,长期年化20%,此意味,每隔13年,其资产便可增加一个0,那么,每隔26年,其资产便增加两个0。换言之,只要过26年,巴菲特即可赚到26年前99%的资产。

现在看,“50岁赚到人生99%的财富”这话都已作古,以目前年纪看,得说60岁后赚得人生99%的财富了,过不了多久,又得改口称70岁后赚得人生99%的财富了。当然,那些诱导文不会这么写,写得太老,股民又失去画饼动力。

当今世界,信息爆炸,在噪声无数的时代,人要清明,看透更多真相,实在要系统学习众多知识,不然,分分钟上当,且还不自知,甚会与智者争辩。

与智者争,要么无知浅薄,要么由爱生恨,后者更可怕。由爱生恨,恨偏见大增,会走向晕轮效应的背面,会下意识否定其诸多思想,由此,脑子会大面积染毒,说难听点,成煞笔,但自己全然不知。

我们要面对复杂的世界,保持清明,唯有花时间有效学习,别无他法。

功夫在复利外

要成智慧者,不仅要学习,更须学会思考。

为何无数股民知复利伟大,照沦为韭菜?即,不会思考。懂皮毛,便上路,走向歧路。

走上歧路者,多追求不切实际的高复利。他们饥渴,欲赚钱止渴,但事与愿违,越要,越得不到。

这类人,多为平常大众,出生平民,无资源优势,走上社会舞台亦未把握好工作机会,于是,日日赚着血汗钱,想钱想疯。

想钱想疯之人,也有凿壁偷光的努力者,但遗憾,多不得章法。他们实在无多少空暇,以至,为了提高效率,只刷碎片,名言,终究,白忙,雪上加霜。

天下学问,并无边界,所有知识,对立统一。一切学问之大道,皆在该学问外。工夫在诗外,工夫也在市外,工夫还在复利外。

当今时代的人,所谓学习,都已降到看碎片的程度,连一年阅读12本完整书籍都达不到,更别提工夫在诗外,看清功夫在复利外了。

当然,读本文的你,我想多不会是此类。

为何工夫在复利外?道理就藏在复利公式之中。

F=P*(1+i)^n。看清此公式,便会深刻明白,F由i,n,P三大变量同时影响而成。

i,为复利,但n决定复利的持续性,P决定F最终大小,n小,i失去意义,P小,i也失去意义。

i,有上限,全球顶级复利只有15%,是故,无限追求高i,无意义,只会边际效应递减,浪费生命。

P,无上限,乃本金。本金多,生钱多。巴菲特常言,人生就如滚雪球,关键要找到很湿的雪与很长的坡。此话亦为选择性吐真言。巴菲特最与众不同之处,便是有源源不断的保险浮存金。此为新雪,其不断给账户注入新雪,不断增大P值,方才站上福布斯榜单。巴菲特不强调此点,知道者也少传播,难效仿,故众散户更忽视。

n,是年数,乃生命长度,此为干任何事之根基。身体为革命本钱,身体不行,湿雪与长坡便与你无关。斯文森,可惜了,n不长。乔布斯,更可惜。当年其查出胰腺有瘤,不手术,保守治疗,坚持9个月,终扩散,只得手术。巴菲特,不然,其极重视健康,81岁,查出前列腺癌,二话不说,手术,现如今,依然无恙,照样跳着踢踏舞上班。

复利公式,本质看,实为三种能力的结合。i,投资能力,P,更广阔维度的来现金流能力,n,养生能力。

所谓投资大道、大格局、大思维,便是要把视线从i处拿开,落到P与n。

追求高i,乃大师行为,大众不适合。广大股民的重心,永远应放在干好本职之上,多考几本证,多学点技术,增大P,再配之健身运动,均衡饮食,充足睡眠,方可打持久战,增大n。

真想把投资做好,信国运,买ETF,为最优解,你甚至不应多花一分钟研股。要取胜,就得穷尽一生,找到自己真正的天赋所在,一门心思将其兑现。人最能干成之事,唯有天赋所在之处。当然,并非每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天赋,但至少要学会把手头的本职干好,不本末倒置,别本职干不好,还妄图在更艰难的股市实现财务自由。

我所见太多股民,最后结局,多是搞到股票亏钱,本职亦未提升,两边扇巴掌,久而久之,身体也搞坏。此最为致命。身体好,乃是人生第一要务,复利公式中,最重要的变量,不是i,正是n。其次,P。去追求一切自己喜爱之事,干一切适合自己的事,便可不断增大P,当你不断增大n与P,你便修得投资大智慧,i的高低,不再重要。此等人生,方才是真幸福。

不是所有人都能安心追求复利

忠言逆耳,良药苦口。我不好讲太多激励股民画饼的东西,我只讲真正应做之事。投资就是难乎其难。

再讲一句刺耳之言,资金少与年岁大者,干投资更难。

我这大数据显示,关注我最多的年龄段,是35岁~45岁。再者,45岁~55岁,25岁~35岁。而中登数据显示,全国八成股票账户资产低于50万元。

不同年龄段与不同财富阶层之人,物质状态与精神状态截然不同。这里头,还有一定律,年龄越大者,n的上限越低,资产越少者,P的下限越低。年龄越大,资产越少,往往心态波动越大,越急切,更易投机,失去理性。

做投资,最怕自己取胜条件不佳,处于劣势,反倒铤而走险。此二类人,选择投机,有很大部分甚至不知自己在投机,往往会下意识自恰出一套能兼容劣势的理论,以激励自己虎口拔牙。

譬如,钱少的,会更追求热点,听消息,找赛道,年长的,会更争朝夕,一把梭,美其名,做人应及时行乐,看准就要下大注。

这些行为犹如癌症晚期放化疗,没法治病,只会加速死亡。

人这种动物,在不同环境下,处境下,年龄下,就会得到不同的感悟,而有些,实际是错误,但自己不觉察。

我并非给此二类人泼冷水。尽管你们处于条件劣势,但不等同全无机会。此二类,更应缺啥补啥。钱少者,更应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年长者,更要保养好身体。

钱少,说明你的天赋不在当下职业,不然不会少。但丁说过,世上无垃圾,只有放错地方的宝藏。只要你能把自己摆到正确的位置,自然可增大P。

年长,也需看清现实,年纪越大,试错成本越大,不能再冒高风险。投入的钱,必须是闲钱。绝不可把看病钱,买房钱,养老钱投入股市。此类人,最应做的,应是养生,健康饮食,睡眠充足,情绪稳定,以增大n。

不过,这世上,还有类人,即,年长,钱也不多,二劣皆占。那还是算了,别在股市拼了,多买点债券更合理,年岁越大,债券比重也需越大。人一生赚那么多钱干什么?小沈阳的经典台词众人皆知。

年岁越大,实际越应以消费为主,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多给儿女,反倒纵容好逸恶劳。年岁大了,及时行乐,没有错,只是不能误解,行乐就得消费,而非妄图投机一把,大赚再消费。该赚钱的年纪赚钱,该花钱的年纪花钱,此为最佳。巴菲特干一辈子,那是他早实现财务自由,衣食无忧,生存无忧,故把投资视作人生最大追求,我亦如是,但大部分普通百姓,能实现小康,就别再捣腾,倘若年长,钱又不多,我以为,更应保守行之,而非虎口拔牙,试图打出会心一击。

要知,人都过大半辈子,再投机,很可能老来看不起病。

社会很现实,我必须谈真相,但我也提供良方,就看你们是否认可,理解,愿意践行。可能很多人觉得,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很难,能坚持运动,饮食健康,按时睡觉也很难,都太过理想化,对,不错,但再难,也比试图在股市得高复利容易百倍。

钱少之人,就须想办法增加P,年长之人,就得想办法增加n,别无二法,两类人必须对症下药。不能因P与n小,反倒缘木求鱼去追求更无法提高的i,若如此为之,命休矣。

复利大思维

复利,是利滚利,宏观看,其更是重要的思维模型。

社会与自然之中,有众多事物皆循复利规律。

家里不打扫卫生者,家中生四害。蟑螂,老鼠,苍蝇,蚊子,指数增长。

一人长久不刷牙,生蛀牙,牙烂,牙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积跬步以致千里,积怠惰以致深渊。

芒格讲过,投资要干好,需掌握足够多的思维模型,如此,才能产生lollapalooza效应。他甚称自己共掌握一百种思维模型。

lollapalooza效应,实为芒格的生造词,其平生最爱造新词,我如是。此词,说白了,即是复利思维。

人类思维的进化,一直符合复利规律。

一个人,只会一种思维模型,只能解决一类问题。一个人,会两种思维模型,便不止可解决两类问题,思维的结合,能解决第三类问题。是故,继续学习,倘你学会三种思维模型,彼此组合,便可解决七类问题。每学会一个新思维模型,能解决的问题类型大体翻番,此即为标准复利增长。

芒格掌握一百种思维模型,理论上,其可解决的问题类型量,可秒杀西塔索要的米粒数。勿要觉得不可能,只是世间尚未提出如此多的问题,且也无需解决如此多类型的问题。我们通过演绎法,只需调取合适的思维模型,不断推导,便可解决诸多需解决的问题了。

智慧这东西,严肃讲,不是什么抽象之物,智慧高低,即取决一人掌握的思维模型总数与层级。一人,能随机应变,不是天生聪明,必是其脑中本就有相关数据,相关思维模型,故能快速解决问题。我们绝对不能主观因某人某事干的优劣,来判断一人智慧高下。智慧者所以智慧,一定学识渊博,一定如芒格般,乃是一本行走的百科全书,任何人,平白无故,不可能站上智慧最高点,没有什么先天之说。

人脑之思维模型,亦如程序之函数。你写程序,你拥有的函数越多,能实现的功能亦越多。这是绝对之事。

不过,智慧,亦只是一条腿,另一条腿,便是健康。长期健身,运动,科学养生,更为重要。睡眠充足,饮食均衡,运动合理,情绪稳定,便可规避80%以上的疾病,也可令你更高效学习,思考,研究。一日养生,并无用处,长久以往,你所得益处,亦是指数增多。

总言之,要把投资做好,并非执着于日日看行情,夜夜找热点,搏赛道。完整的投资行为,除去投资资产,还包括投资健康,投资脑子。健康,增大n,脑子,增大P,二者增加,就算i不大,你的最终F,也会变成第八大奇迹。

2021年12月10日

全部讨论

2022-01-01 00:12

知易行难

2021-12-28 18:10

高人以手指月,奈何众人只观其指而非明月,岂不悲哉!

2021-12-28 16:27

好文

2021-12-28 15:25

获益良多,先生有些洞见确实是平时极少能看到的。
有空后要再三拜读。

2021-12-28 15:18

学习

2021-12-28 15:16

好文,大有启发,感谢

2021-12-28 14:42

@今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