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职投资一年与股市十年感悟

发布于: Android转发:9回复:97喜欢:64

从2020年7月份开始,开工作室专职投资以来,已经存活了一年多了。

从2011年11月份开户炒股至今,已经存活了十年了。

从2019年5月份开始雪球每周实盘分享至今,已经129周了,盈利90%,年化一下业绩不好不坏。

踉踉跄跄的在股市中行走至今,有不少感悟,总想找个时间化成文字,以待将来回溯。

先说专职投资,个人感觉没有统一的标准,不是非要达到多少资产,多少收益才能这么干,全在个人把自己的这本账算清了就行;像我,已经工作十年,实在是不喜欢工作,深恶痛绝的不喜欢,我就想着能不能干点喜欢的、轻松的、慢节奏的事情,障碍无非就是如何养家与如何应付外界压力。

养家方面,原来在北京工作,北京呆不住我就去济南,后来觉着在济南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还要再奋斗几年,那我干脆不奋斗,我回十八线小县城,降低消费也是一条可以选择的路子。

应付外界压力方面,我现在就是冷处理,反对的也好,质疑的也好,我就面无表情,反正我自己的生活,谁也拿我没办法。

然后是股市操作方面,回溯过往十年,感觉某一时刻找到方法了,过去几年再回头看,当初错的离谱,现在的方法,可能未来几年再回头看也依旧有问题,但是整体感觉还是在不断成长的。

现在我股市操作的方法,一个是做确定性,如 要约、可转债回售/下修、垃圾企业债、可转债配债、ST摘帽,这一类的逻辑明确,又有时间节点,是我比较喜欢的品种。

再一个是赚波动的钱,对于一些估值比较低,行业共识的风险/反转的逻辑短期难以证明和证伪的,采取网格补仓大法,一般是找个技术低点进入第一层仓位(1/4或1/3),如果该票上涨,那就只赚第一层仓位的钱,不进行加仓;如果该票下跌,根据每个股票的压力位设置好网格区间,在下跌中补仓,这样成本线会随着补仓下移,如果该票反弹至成本线则卖掉补仓部分,如果该票继续涨则不加仓,如果该票下跌则重复上述操作;这个方法出让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率,换取的是成本的下移,只要股票是上下波动的,重复操作基本是不会亏损的。(@省心省力 推荐给你,比保本出大法先进一丢丢) 。

再一个是赚企业成长的钱,这个没啥好说的,雪球上说这个的已经很多了。

再一个是赚估值提升的钱,这个钱我现在的总结是,我赚不了,太难赚了。

以上的方法,基本都是赚被动的钱,还有一个路子是赚主动的钱。

像张磊,看看漂亮国已经走过的路,告诉强子,亚马逊后悔没搞物流,你就搞物流,别管那个大明白怎么揶揄你;买入蓝月亮,告诉他,别乱捣鼓就搞洗衣液就好。

像雪球的@小卡叔 ,电话/邮件/写信给上市公司和当地政府,促进可转债下修,一年稳稳的赚钱。

像最近的$皖通高速(SH600012)$ ,散户凑了2%的投票权要罢免董事长,国有企业老总可担不起这个名头,然后分红提高了。

其他的无关痛痒的就不说了,成功学不能搞。

胡乱写到这,@自己 五年以后回来看看,方式方法有无更新,是否还活着,盈亏怎么样?

@不明真相的群众 @今日话题 $上证指数(SH000001)$ $沪深300(SH000300)$

全部讨论

2022-05-27 22:13

很客观,比较成熟。实际上股票投资也是一门生意,做生意就做自己套路比较熟的。个人一个建议,无论在哪生活都不要有逃避的想法,人生就是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修道场。

2022-11-19 13:57

该票反弹至成本线则卖掉补仓部分,哥,请教下,成本线指的是加仓的成本线还是总的成本线呢?比如总的20成本,18 19各加了一次,那是19 20各卖一次还是都在20一起卖

2022-11-18 20:06

降低消费确实是非常好的一个选择,但是如果有家庭有孩子可能不好这么选择了

2022-10-30 13:13

请教下 赚企业成长的钱和赚估值提升有啥区别呢??感觉企业成长和估值提升经常是同时的呀。。。

2022-05-07 14:26

关注学习

05-27 05:33

再一个是赚波动的钱,对于一些估值比较低,行业共识的风险/反转的逻辑短期难以证明和证伪的,采取网格补仓大法,一般是找个技术低点进入第一层仓位(1/4或1/3),如果该票上涨,那就只赚第一层仓位的钱,不进行加仓;如果该票下跌,根据每个股票的压力位设置好网格区间,在下跌中补仓,这样成本线会随着补仓下移,如果该票反弹至成本线则卖掉补仓部分,如果该票继续涨则不加仓,如果该票下跌则重复上述操作;这个方法出让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率,换取的是成本的下移,只要股票是上下波动的,重复操作基本是不会亏损的。

05-03 22:39

压力位怎么判断呢?

04-27 23:06

我很好奇,你这样到底能赚到钱不?既做套利,又做网格,又做成长股。这是几种互斥的思维方式,不会引发混乱?

04-27 22:00

前提是公司业绩有下限,不然补仓大法会比较坑

感谢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