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家IVD企业市值风云,明德大涨32%,燃石跌掉67%!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2

近些年,IVD企业陆续上市,如果包含仪器、试剂、耗材、检验所等服务商在内,目前已经有近60家上市企业,据IVD从业者网统计数据显示,截止7月1日,中国IVD上市企业总市值达到了11975亿,较今年年初(1月)12396亿下降3%

注:本次市值统计周期为2022年1月31日-7月1日,另美股和港股未做换算,仅供参考

本次统计共纳入IVD相关企业59家,其中19家IVD上市企业的市值维持或实现了增长,其中增长幅度最大的分别为明德生物(+32%)、纳微科技(+27%)、兰卫医学(+22%)、凯普生物(+19%)。

而2022年上半年跌幅最为明显的股票为燃石医学(-67%)、科华生物(-38%)、睿昂基因(-33%)、泛生子(-33%)、中生北控(-33%)、浩欧博(-31%)、诺禾致源(-30%)等。

其中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燃石医学泛生子受到美股市场“中概股”风波影响较大,科华生物受到此前天隆科技股权纷争影响较大。

从7月1日的总市值来看,迈瑞医疗(3783亿)、万泰生物(1368亿)、金域医学(388亿)为IVD相关领域市值TOP3!

从市值分布来看,目前国内IVD上市企业体量整体偏小,超过50家上市IVD企业的市值不足300亿,超过1000亿的企业仅有迈瑞医疗万泰生物,但其IVD业务占比均不足50%。由此可见IVD行业依旧缺乏真正以主营IVD产品的千亿企业。

从细分领域来看,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相关的企业,在上半年的市值均完成了一定的增长,龙头企业为金域医学,总市值达到了388亿元。

NGS领域是上半年跌幅增大的领域,主要的原因是NGS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让NGS的临床应用场景逐渐向着小pannel和院内化的方向发展,LDT试点的逐渐放开和在美市场“中概股”的遇冷均是相关企业市值大幅缩水的原因。

随着国际市场新冠抗原检测需求量的降低,国内新冠抗原试剂的出口量出现大幅缩减,相关企业的市值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其中以东方生物、热景生物回调幅度最大,而POCT产品种类丰富和国内市场布局完善的企业在此次回调中韧性较大,其中明德生物在分子诊断市场的快速成长,也促使其市值产生了大幅增长。目前该领域市值TOP1为九安医疗

而在分子诊断领域,以新冠核酸检测试剂为主的企业在2022年上半年的市值同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水,华大基因圣湘生物安必平的回落速度较快,而以肿瘤基因检测为主的艾德生物、拓展至检验所、布局医院运营端口的凯普生物的则受到更多市场的看好!目前分子诊断领域的市值TOP1是华大基因,但华大基因主营生命科学领域,以临床分子诊断领域来看的话,分子诊断第一股为达安基因

而在传统的生化免疫诊断领域,超过一半企业的市值出现了回调,其中回调最为明显的是美康生物科华生物科美诊断浩欧博等企业,该领域的企业市值以迈瑞医疗的3783亿为绝对TOP1。

在IVD原料相关领域,以纳微科技的27%的市值增速领跑,以同时布局原料领域和抗原检测市场的诺唯赞市值最高,达到了334亿!

IVD行业风口正在消失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以新冠为主的传染病检测市场正在加速回归到以肝炎、性病、HPV等为主的传统市场,行业风口正在逐渐消失,感受最为明显的应该就是POCT和分子诊断领域,留给后来者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少,而在成熟的生化免疫领域未来企业之间的整合将会更加明显。

如果说IVD相关领域还有哪些细分市场还有大的机会,应该是原料领域了,目前来看,近60余家IVD上市企业,原料类的企业仅有5家,未来可能还会有2-3家原料类企业加入上市企业俱乐部。

正如文章一开始讲的,主营IVD业务的企业的市值普遍在100-300亿之间,这也说明了IVD市场的天花板比较明显,以超过千亿的迈瑞医疗万泰生物的产品布局来看,向大医疗器械和医药方向发展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但这也是作为以IVD业务起家的上市董事长思考的问题,未来企业是要做一个平台,还是要做一个小而美的精工企业,前者需要花更多的心思去做企业运营和资源,需要看行业的发展方向,寻找好的标的;后者只需要贴近客户,把握痛点,把产品迭代做好即可。

当然前者的风险较大,未来的成长空间和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大,后者的风险较小,但是容易把企业越做越小,毕竟创新大多数情况下不是被规划出来的,而是极有可能诞生在一个不知名的实验室或者一群充满热情、想要改变世界的年轻人手里。

来源:IVD从业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