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21喜欢:3

$沃森生物(SZ300142)$ 1、首先呢,要坚信mRNA获批本身是重大利好,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信心具备很好的支撑作用。如果mRNA没有用,不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企业也不会削尖了脑袋往里钻。所以,这个是重大利好,有点常识都能判断。

2、①疫苗和医药是技术驱动的行业、创新驱动的行业、供给侧驱动的行业,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最有价值的东西也是技术平台和研发能力。通过研发mRNA新冠疫苗,沃森在国内传统疫苗企业中,取得了mRNA中的绝对的领先优势,而且避免了跟不上技术革命和迭代而被淘汰的风险。

②从原理上来说,之前重组蛋白疫苗时代、要想持续研发优秀的疫苗产品、创新佐剂的加持是必不可少的,而创新佐剂都掌握在西方巨头手里,由于技术代差比较大,这意味着沃森要想和这些技术巨头较量,没有太大希望。mRNA由于是自佐剂,所以绕开了佐剂这一关,为沃森弯道超车、成长为全球疫苗巨头奠定了基础。

mRNA(创新能力和研发)+全球化,这就是沃森未来成长为疫苗巨头的战略路径。现在全球化已经撕开口子,13价已经进入到5个股价的市场。mRNA有获批,路线走通,为未来的mRNA系列产品研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了mRNA研发的经验、未来研发其它疫mRNA产品、可以说是水到渠成、成功是常态、不成功是个案,为持续研发后续的重磅产品奠定了基础。

3、至于股价持续下跌。

①这个确实让人难以理解。根据我们的分析,可能是里面的资金喜欢玩那套见光死的套路、喜事丧办,但是这种套路经常在获批前拉升、获批后出货、像刚刚才玩过套路的云顶新耀,一般都有很大的涨幅才出货,沃森从底部上来还不到20%,所以这个套路玩的匪夷所思。

②另外一个解释,沃森是跟着大盘走的,沪深300一直在下跌,这个也正常,不正常的是其它疫苗股票都跌的少或没怎么跌,只有沃森跟着大盘走的。

③现在沪深300处于冲底的过程了,目前来看跌到3300或3200左右就是底部了(2018年低点是2935),从高点回撤45%-46%左右(2015年牛市回撤46%),还有2%-5%的下跌空间。没有太大下跌空间了。

4、现在股价跌幅在77%左右,处于绝对低位,绝不能被恐惧心理所支配,尤其是在基本面良好,没有任何重大危机的情况下。做投资必须要过心理关,主要是持有期间缺乏耐心、高位的贪婪、低位股价时的恐惧,这三个心魔。

5、回顾下沃森的基本面

【50亿现金/100亿净资产】+【13价肺炎结合疫苗/23价多糖/20价或24价肺炎结合疫苗(临床前)+HPV2/HPV9(三期临床)+四价流脑多糖疫苗/四价流脑多糖结合疫苗(三期临床即将申报上市)+四联苗(一期临床)/GBS疫苗/B群脑膜炎疫苗(临床前)】+【mRNA新冠疫苗(EUA)/RSV/流感/带状孢疹/siRNA流感通用型药物】+【国际化飞速发展】。

市值给的市值350亿,下跌幅度77%、股价从96.3跌到今天的22元、跌去75元!

沃森的竞争优势:

mRNA3033获批、mRNA布局研发在头部疫苗企业中遥遥领先;

②有全球销售额最高的前三个疫苗:HPV疫苗+13价肺炎结合疫苗+mRNA新冠疫苗;

③遥遥领先的国际化水平:去年沃森国际销售额3亿、今年3-4亿,明年接近10亿,而其它传统疫苗企业国际销售基本上是0(如果2价HPV疫苗PQ成功,把1500万产能给到盖茨基金会、即使只有10美金,也有10亿人民币的收入;加上13价国际化,差不多就有20亿国际化收入了)。

$康希诺(SH688185)$ $康泰生物(SZ300601)$

精彩讨论

太一资本他爸2023-12-07 11:53

只要你一天不吹,我婶就是起飞之日

全部讨论

2023-12-07 11:53

只要你一天不吹,我婶就是起飞之日

2023-12-07 13:44

自2020年以来,沃森历史最大周跌幅11.5%,当前周跌幅8.3%,看这个周能不能破纪录吧。

2023-12-07 11:56

2023-12-07 11:53

大多数人不割,不会长

2023-12-07 12:00

这个时候加仓需要很大的勇气,更需要正确的认知。市场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预测,很难操控,需要顺势而为。

2023-12-08 08:41

股价下跌,更多还是源于公司营收和净利润一直是疫苗中相对偏弱的,另外公司研发产线过多,进展稍慢的特征前几年比较明显!未来看RNA疫苗获批下新型疫苗研发是否有加速迹象,那样的话估值预期才会提高!
另外国际化进展看着很多,但每次销售似乎都是前期打满,后期进展腰斩的进度,这样不好!销售给人的感觉是雷声大,还有就是散户股东过多!

2023-12-07 21:02

横向比较其他前列疫苗股,沃森是走得最弱的,也是最具看点的。底部回升不到20个点,即迅速大跌,底部再次夯实。换句话说,底部借利好出尽开始大量交换筹码,更像二次探底以确认底部。
何时起飞还很难估计,有许多制约和催化因素,大盘、行业、概念、营收变化、利润率、海外投标、疫情变化等。但估值大幅修复是迟早发生的事。

2023-12-07 15:11

归根结底应该是缺钱,可转债发不了,生产新冠疫苗又要亏钱。没有钱项目也没法推进。要是有钱跌成这样肯定会回购的。

2023-12-07 14:07

天天夸,天天跌,笑死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