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场外“碳中和”的机会终于来了

发布于: 雪球转发:2回复:5喜欢:8

一、能源发展的最新信号

刚刚看到11月1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消息——中美两国将成立联合工作组,聚焦从目前2020-2030年关键十年的强化气候行动,在控制甲烷排放、消除全球非法毁林、特别是推进清洁能源等方面开展合作。

合作重点:能源领域

(1)二氧化碳减排;

(2)跨越广阔地域的输电政策;

(3)整合太阳能、储能和其他清洁能源解决方案的分布式发电政策;

(4)减少电力浪费的能效政策和标准等方面展开合作。

紧接着又看到了华夏场外的碳中和ETF联接基金(A类013605;C类 013606),之前华夏在7月发了场内的碳中和ETF,马上联接基金就跟上了,与时俱进的节奏很快,要思考这个基金值不值的买,就要对新能源未来发展再思考….

自由市场发挥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实现减排的重要手段,从中美联手的这份联合宣言来看,能知道的是能源领域在中长期的发展确定性很高,是全球未来经济发展红利的新机遇。

反观国内,今年7月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它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动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所谓碳交易,就是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作商品来进行买卖,需要减排的企业会获得一定的碳排放配额,成功减排可以出售多余的配额,超额排放则要在碳市场上购买配额。

国家开始用市场化的碳价来影响企业的运营成本,倒逼企业自身进行改造升级。此外,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行业,纳入的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覆盖企业的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这也意味着在政策推动下,我国“绿色低碳产业”将迎来几十年的发展机遇,其背后带动的价值不可估量。

来自东兴证券2021年8月18日的报告在能源发展的几大方面作了相关数据的总结:光伏、风电、水电以及电池行业必将迎来历史性机遇。

光伏:海内外市场高增长,技术进步带动成本下降。2010-2019年10年间,光伏度电成本从0.378USD/kWh下降0.068USD/kWh,降幅达82%,成为期间发电成本降低最显著的可再生能源。

风电:风力资源丰富,政策引领技术投入。我国可开发利用的风能储量为10亿千瓦,得益于丰富的风力资源,近年我国风力发电规模快速增加。我国“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大风电主轴承、叶片材料、IGBT等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投入,以降低海上风电成本。

水电:清洁可再生,装机量持续上升。水电是我国第二大能源资源,仅次于煤炭,而且是可再生清洁能源。2021年全球水电发电量将达到4393.9TKWh,2030年全球水电发电量将达到5105.0TKWh。

电池新能源汽车支撑产业链,需求持续扩大。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核心的零部件之一,位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中游,电池、电控、电机等零部件是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决定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使用寿命、安全性。

另外,根据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的数据,今年1-6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售表现非常亮眼。乘用车零售为100.1万辆,同比增长218.9%。同时,6月新能源汽车出口也呈现爆发式增长。其中,特斯拉中国出口销量实现5017辆,上汽乘用车新能源汽车出口2300辆,比亚迪江淮汽车分别出口215辆和127辆。

 

二、“碳中和”与我们都每个人都有关

今年被称作是“碳中和元年”,因为碳中和首次被写入了十四五规划,也就是说在今后5年,甚至今后几十年,“碳中和”都将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碳中和,就是要达到碳的“零排放”,但“零排放”并不是不排放,而是排放和吸收之间要达到的一个平衡。

地球本身就自带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在人类工业时代开始以后,由于人类大规模使用化石燃料,产生了过多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地球本身吸收的二氧化碳不足以负荷人为产生的排放量。未来,我们需要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式,叠加地球本身的净化能力,使得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在一定程度上恰好”被中和“。

碳排放发展趋势看,

(1)欧洲碳排放于1990年以前就已经达峰,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

(2)美国、日本也已经碳达峰,均有2050年碳中和的可能;

(3)中国碳排放仍在增加,目标2030年达峰,2060年碳中和。我们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只有30年时间,而发达国家用了60、70多年,所以对比当下,我们国家有关双碳的目标属于时间紧,任务重。

我们每个个体,都是国家目标举措的践行者和受益者。碳达峰、碳中和这种大概念的词汇看起来很遥远,听起来很抽象,实际上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因为解决碳排放不仅是要从发电厂进行改造升级,对污染较大的行业要求减排,在能源消费端的改革更是实现未来新型发电系统的重要一环,而这跟我们每一个人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我们的行为、思维习惯的改变都有关系。

例如,北京今年的土地拍卖机制首次引入了“高标准商品住宅”概念,对标绿色建筑,在低碳、节能方面设置了各项打分标准。地产开发商如果想拿好地,就必须达到高竞标的能耗标准,倒逼房地产企业改革。绿色住宅的理念是仅依靠建筑本身的构造设计,不需要地热、空调等电器设备辅助,就可以达到室内常年20-26度恒温。虽然国内的这类技术还在改进阶段,但这是未来北京楼市发展的趋势,而北京的率先垂范也将会对全国楼市未来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不只是未来的房子,在生活中,要不要开车,开什么车的问题,就是一个减碳的选择;我们在餐厅手机扫码点餐、开电子发票,都是无纸化进程;我们在家里面电器的使用习惯,包括我们的烹饪的方式,早已在不知不觉中与碳减排密不可分,而只有把每一个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这个系统工程才能更协调有序地达到我们想要的双碳目标。

 

三、普通人参与“碳中和”投资的方式

我们每次花钱,都是在为自己想要的生活投票。对于基金投资来说,场外参与“碳中和”的方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更优。因为这类有长期发展空间的行业,波动性和确定性都比较大,通过采取指数定投的形式长期投资成本低、分散风险的体验感会更好。

从指数投资视角看,只有规模大、流动性佳的产品,才能更准确复制指数。而在跟踪内地低碳指数的ETF中,规模和流动性表现最好的无疑是华夏碳中和ETF

华夏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ETF发起式联接(简称:华夏“碳中和”ETF联接基金)产品代码:A类 013605;C类 013606

 

ETF联接基金主要投资于场内所对应的ETF,该联接基金主要所投的华夏“碳中和”ETF从2021-07-30成立以来,已取得11.35%的收益,场内基金规模已达32.58亿元(数据来自wind,截至2021-11-12)。

 

华夏“碳中和”ETF跟踪的指数是中证内地低碳经济主题指数(指数代码:000977,指数简称:内地低碳

编制方法:从沪深A股中挑选日均总市值较高的50只低碳经济主题公司股票组成样本股,相当于一键买入代表低碳经济类公司股票的整体走势

主要选样方向:清洁能源发电(太阳能、风能、核能、水电、清洁煤等)、能源转换及存储(智能电网、电池等)、清洁生产及消费(能源效率等)、废物处理(水处理和垃圾处理)

指数表现: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1-7-20。指数历史表现不代表基金产品表现。夏普比率(年化)计算周期为周,无风险收益率采用一年定存利率(税前);波动率(年化)计算周期为周。内地低碳指数近五个完整会计年度(2016-2020)收益率分别为:-17.66%、19.79%、-35.26%、22.46%、80.63%。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节能减排逐步提上国家议程后,内地低碳指数短期爆发性很强,近一年、近两年收益率分别达78.11%、162.37%。自基期以来,累计收益率也有173.49%,领先同期上证指数128个百分点,领先同期沪深300指数76个百分点,大幅领先市场主流宽基指数。 

前十大重仓权重


上图是最新的指数前十大成份股,可以看到都是低碳经济主题相关业务板块龙头,目前个股总市值已经全部在1000亿以上!市值增长很快。覆盖板块包括新能源、光伏、水电等市场关注度较高的主流板块。


前十大权重占比66.33%,前五大权重占比47.95%,接近指数总权重的一半!龙头特征显著,囊括了宁德时代隆基股份等龙头白马股。

投资一定是看未来,而不是看过去

指数的前十大成份股2020年、2021年二季度归母净利润平均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49%141%;从盈利预期来看,前十大成份股平均一致预测营收2年复合增长率为47%,平均一致预测净利润2年复合增长率为55%具备较高成长性。(以上不作为个股推荐。预测来自万得一致预期,截至2021-6-30。)

基金经理严筱娴女士是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副总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2015年7月加入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任数量投资部研究员,现任数量投资部副总裁,担任华夏碳中和ETF高端装备ETF创业板ETF、创业板ETF联接基金的基金经理。

华夏指数的优势

目前,华夏基金旗下被动权益产品管理规模超2400亿元,是境内首家权益ETF产品规模突破2000亿元的基金公司。

经过16年的实战,华夏基金不断创新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管理能力获海内外机构认可,连续五年获评“被动投资金牛基金公司”奖(2015-2019年度,中国证券报),是大众投资被动指数基金的不二选择。

(完)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仅代表笔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宁德时代(SZ300750)$   $隆基股份(SH601012)$   $阳光能源(00757)$  

 @蛋卷基金   @今日话题   @华夏ETF  

全部讨论

2021-11-18 11:41

涨疯了已经,还布局

2021-11-18 12:58

这是推销基金吗

2021-11-18 11:30

这样的文章一般挂多久?

2021-11-19 07:41

减碳必须大规模植树造林啊▇30-50年时间森林就起来了,水土保持住了空气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