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百问百答(31-40已经更新)

发布于: 雪球转发:5回复:2喜欢:5

【Q31】本周蚂蚁集团登录科创板,对股市有什么影响?类似这种大块头上市的节点买基金应该注意什么?需要回避一下再买入吗?

(1)蚂蚁登录科创板短期而言对于大家心理的影响比较大的,这次蚂蚁在A股的IPO据说80%的份额都配售给机构投资者了,个人投资者可能就拿的20%,对于机构投资者50%的配售锁定12个月,50%锁定24个月。
 (2)对于错过沪指3000之下布局基金的投资者,上周与这周都是市场给予建仓机会,建议布局之前涨幅比较小的地产,没有买军工的可以买点军工,或者大家自己看好的行业;但是芯片、医药等等前期涨幅较大的可以再等等。
 (3)短期择时很难,作为长期投资者没有必要回避,因为有些东西如果大家都知道,这个事件不会大家想要的结果。

 

 

【Q32】什么是专门打新的基金?所有基金都可以打新么?

(1)所有基金都可以打新,但是每个基金申购新股是有上限的,所以每个基金中签也是有上限的;例如一个新股中签带来10万块钱收益,但是一个基金规模2亿,一个基金规模200亿,从收益率的角度一个是万分之五,一个是百万分之五,打新占比不同,所以对于规模越小的基金打新收益增厚越明显;
 (2)关于专门打新的基金(有的基金名字上就能看出来),通常是规模在2-3亿,配置底仓都是偏稳健的大盘股,这样的话打新收益一年会增厚10%左右。但是,有些打新基金是开放申购赎回,如果规模大了打新收益就降低了。选择打新基金也不容易,我们普通人能买的打新基金,说不定过去业绩不错,大家都来申购结果未来增厚就不明显了,除非机构定制的基金暂停申购的那种才好控制规模。

 

【Q33】什么是基金的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

(1)绝对收益的目标就是获取每年稳定的收益,按这个逻辑银行理财3-4%每年也是绝对收益产品,其实更多投资者想要的也是这种绝对收益产品,最后每年都是稳健的15%,当然这个基本无法实现的。
 (2)相对收益的目标是超越业绩基准,,业绩基准通常也是沪深300指数,如果今年沪深300涨了20%,基金涨了30%的话,那么这个基金相对收益就是10%,主动基金的大多都是相对收益基金

 

【Q34】联接基金和本身对应的etf来说,哪个更好呢?

严格来说ETF更好,因为ETF是满仓的,随时可以买卖而且费用低。
 交易ETF必须开股票账户(场内基金账户),在支付宝、银行这样的平台无法购买ETF,所以就推出ETF联接基金,就这个基金跟普通基金采用申购赎回模式,但是投资标的是对于ETF,例如沪深300ETF联接,就是95%仓位投资沪深300ETF。
 ETF联接像基金一样申购赎回,但是保持5%现金头寸,这个就是之前讲的现金拖累。在牛市的时候,ETF联接基金是跑不过ETF的。
 但是,因为ETF交易太方便了,大家都拿不住。约翰博格做过一个统计,持有普通指数基金的投资者年化是8-9%,投资ETF的投资者年化是5-6%,相差3%每年就是因为,投资者们太频繁交易了。

 

 

【Q35】能不能讲讲分级基金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您之前说这类产品快消失了?

有人说望京博格是靠分级起家建立影响力的,博格自己也觉得似乎有点关系,不是还写了一本《分级基金与投资策略》吗?其实关注分级基金的人越来越少,但是还是要把这篇《分级基金编年史》更新一下。

什么是分级基金?

分级基金(Structured Fund)又叫“结构型基金”,是指在一个投资组合下,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

简单来说,分级基金是把一个基金拆成A份额与B份额,A借钱给B炒股,然后A收固定利息,扣除成本与利息之后盈亏都归B,所以B是高杠杆。

l  主要特点:将基金产品分为两类或多类份额,并分别给予不同的收益分配。(如果母基金不进行拆分,其本身是一个普通的基金。)

l  分级基金各个子基金的净值与份额占比的乘积之和等于母基金的净值。

例如拆分成两类份额的母基金净值=A类子基净值*A份额占比%+B类子基净值*B份额占比%。(感谢紫薇侍郎的分级基金百科)

 

2007年:第一只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瑞福分级诞生;

第一支主动投资型分级基金国投瑞银瑞福分级基金首发规模60亿(A:B忘记是5:5还是6:4,前者的概率大些),起初的分级基金是封闭式的(瑞富的封闭期是五年),B份额上市交易,A份额在银行端销售,每年开放一次。由于B份额的杠杆性,B份额似乎一直溢价交易。首发买B份额的投资者在B份额上市赚到钱了。

 

2009年:第二只分级基金长盛同庆募集150亿元;

长盛基金如法炮制推出长盛同庆(封闭期三年,A:B比例为4:6),机制为申购母基金按6:4的比例分拆为A份额与B份额。

营销策略:B份额溢价、A份额平价,申购必有套利空间。营销策略非常成功,基金公司的销售目标本为60亿,结果销售了150亿(都是来套利的!),结果B份额上市首日90亿份B份额争相套利,结果接盘力量不足,打着套利算盘的持有人改玩“跑的快”了,B份额上市首日跌停,次日继续下跌,听说有些受伤的投资者把某券商的营业部都砸了。同时,主动管理型分级的问题暴露出来,原本B份额具有1.67本杠杆,结果源于产品选股问题与仓位不足问题,导致B份额的实际杠杆不足1.2。同庆B长期折价交易…..分级基金进入暗淡期。长盛以此收150亿规模三年的管理费,此产品的对于基金公司意义重大。

 

同期,为了避免分级基金的整体折价,国投瑞银基金引出了A、B合并为母基金赎回的机制,国投瑞银发行了开放式的瑞和沪深300指数分级基金,成为第一支可以子母基金配对转换的LOF指数型盈利分级模式分级基金。但是由于长盛同庆阴影,瑞和的收益分配制度有些畸形(据说受了玉皇大帝的指点导致),具体为一年期内,指数涨幅10%以内的80%收益归A、20%归B,超过10%的部分20%归A、80%归B。

瑞和的发行并不成功,但是,配对转换机制为未来分级基金留下宝贵的经验。

 

2010年:分级基金结构成型,代表基金银华深100分级

基金公司吸取长盛同庆主动管理型分级基金的教训,与借鉴配对转换机制的经验继续分级基金的探索,国联安基金推出跟踪中证100指数的国联安双禧分级基金(A:B为6:4)、申万菱信推出深成指分级(A:B为5:5)、银华基金推出深证100分级(A:B为5:5)。

根据后来经验,投资者喜好高杠杆、高弹性的B份额。相比三个指数而言相比中证100指数的弹性不足,深证100指数具有优势,同时配合2010年的四万亿的市场行情B份额的威力展现,银华深证100指数分级基金大受欢迎,银华基金逐渐取代了长盛基金融资型分级基金霸主地位。银华之后相继推出等权90分级、银华消费分级股票、银华中证内地资源指数分级。

 

2012年:《分级基金产品审核指引》,规定合并募集的分级基金认购额不低于5万元。

证监会基金部出台《分级基金产品审核指引》,规定了分级基金为融资型分级基金。股票型分级基金初始份额杠杆不超过2倍,净值杠杆最大不超过6倍;债券型分级基金初始份额杠杆不超过3.333倍,净值杠杆不超过8倍。合并募集的分级基金认购额不低于5万元……

同年,第一个分级基金银华等权90分级基金下折,A份额大涨。改变了机构投资者对A类份额的定价。债券的定价由利率与期限决定,A份额被大家认为是永续债,结果等权90不到两年下折,相当于A份额75%到期还本付息,永续债变成了两年期债,A份额估值大变。

起初分级基金“上拆”阀值为母基金净值2.00元,对应的B份额杠杆为1.33,B份额越上涨杠杆越小,产品吸引力越小,以致产品规模下降,之后各个基金公司分别将“上折”阀值调整为母基金净值1.500元,之后也有下调到1.400元的,也为2014-2015年分级基金频繁“上折”与“下折”留下伏笔。

 

2014年,最著名的代码是150172……四季度的吃饭行情,让证券分级规模飕飕的、飕飕的。同时还有国企改分级、军工分级创业板分级……主题分级由于行业分级,为啥?老百姓基本不懂啥行业分类,你跟他说军工、国企改革都听过……

2015年:分级基金在闪电熊中暴跌,由于净值没有涨跌停,但是价格有涨跌停导致净值与价格严重偏离,分级基金的触发下折进一步导致溢价瞬间消亡,分级B投资者开始维权,分级基金审批暂停。

 

关于分级基金的事情,我们大家就比较熟悉了,分级基金规模从1000亿上涨到6000亿(场内+场外),并回落到场内1000多亿… 无数的新入市的投资者,股票账户中出现的第一个代码不再是股票而是分级B,在股市下跌中,分级B的下跌更快……就出现了之后的维权事件。

2016年:两市交易所分别发布了《分级基金业务管理指引》,分级基金投资者门槛30万元,且需要到营业部临柜面签!

国债收益率一路下滑,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不到2.5%,保利地产三年期债券利率2.95%…… 各路资金开始争抢分级A,加之A股市场的醉生梦死,分级B被分级A搞的惨目忍睹啊,当初B溢价都是20%+,现在折价20%+,实质证明市场可以解决一切而非监管层的金箍棒……

2018年影响百万亿资产管理行业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终于发布且立即生效了,其中明确规定:公募产品和开放式私募产品不得进行份额分级.

公募产品不允许分级,该规定限制了公募基金重新发行分级产品的可能。另外,目前存量产品主要是分级基金,对过渡期结束后违反规定的存量产品的处置的解释存在歧义。一种解释是过渡期后存续期结束,大概率将面临转型或强制清盘可能;另一种理解认为分级产品多为永续型,此类产品无需续期。

以现在金融严监管的态势来看,分级基金的消亡是迟早的事情。由于分级A、B份额存在折溢价情况,强制清盘可能会导致A、B份额投资者强烈反对,例如现在A份额折价如果按净值清算,估计A份额瞬间得到套利收益,溢价的B份额持有者则不情愿地面对溢价的消失。《新规》的过渡期是到2020年,估计在此期间分级基金的投资门槛还会进一步提高,例如从30万提高到50万,再从50万提高到100万,就如同交易所对付债券维权者一样,把+Q的企业债的投资门槛直接设置为300万元,之后的群体性债券违约维权事件(例如超日债)就没有了……分级基金消亡的倒计时已开始……

2019年以来,各个基金公司纷纷统一行动,目标只有一个——缩小分级基金场内规模,具体方法如下:

(1)取销分级基金场内赎回费优惠( 之前还有场内零费率申购的,现在也要收费了)

(2)限制场内申购规模,例如每天最多申购1000元,也有每天组多申购100元的。

(3)禁止场外份额转场内份额,其实即便场内份额没有了,有些公司分级基金母基金场外份额还是不小的。



(集思录分级基金A份额数据)

分级基金场内最初的几百亿份额,上涨到2015年近四、五千亿份额,到现在又回到几百亿份额。但是现在的几百亿份额与之前的几百亿份额完全不同,2012-2013那个年代分级才几个,现在都是几百个分级机了。

2020年分级基金开始一个一个的消失!

 

存在必有存在的价值,消亡必有消亡的理由!

最后,让我们目送一下分级基金的消亡吧!

 

【Q36】最近数字货币很火,您能不能通俗的讲讲数字货币?对我国金融市场有什么影响?

数字货币,就是每个货币上都有唯一的标识,通俗的讲就给钱上装了GPS;然后央行就会看到每一个钱的流向了,例如消费贷是否没有真的消费,而不是去买房了。估计以后洗钱手段也要升级了……从管控角度国家是有推广数字货币的意愿的,另外数字货币的成本要比纸币低很多。

网友@张翼轸 :数字货币相当于纸币的替代品,现金自然不计息,这个和存入账户的活期,还是不一样。

 

【Q37】是不是被动更强调择时?主动主要看基金经理本身?

没错。
 投资被动基金强调的是标的指数(就是赛道选择)以及择时,我的自己的持仓周期比较长,择时的频率也就非常低,例如自己的组合一年调仓1-2次;
 投资主动基金更要看大家是否认可选择的基金经理,否则就会成为涨的时候是帅哥,跌的时候是渣男了。

 

【Q38】如果您看好买入的基金一直不涨反跌,您是如何给自己做心理按摩的?

我知道你说的是绿巨人组合里面的地产,
 地产估值很低但是大家都不看好,组合纳入地产指数之后估计快跌了10%,如果地产跟银行一起跌,估计大家心理还有一个安慰,但是最近银行都涨了,地产还是持续的跌,估计投资者都很郁闷。
 其实大家仔细想想,我们感觉市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跌的,因为创新高的时间占比估计不会超过1%,那么我们只有比其他人更有耐心。但是,如果仓位比较重了就不建议继续补仓摊薄成了,如果半仓地产还持续下跌,就开始进入灵魂拷问的时间了。

 

现在的就拿着,然后耐心持有了。

 

【Q39】基金发公告要看吗?大众投资者主要看哪些方面?

非常有必要。

季度报告现在看的人越来越多,基金公司也重视内容也多,例如景顺某基金经理在三季度报关员投资逻辑写了三页4A。

按照基金分类,大众可以主要侧重关注以下方面:
 (1)主动基金,看基金持仓调整还有基金经理的投资逻辑;
 (2)指数基金,尤其是中报、年报看看相关费用的支出,跟踪同一个标的的指数选择费率最低的那个基金。

 

喜胖不胖的补充——来自睿远fund公众号(主要是主动基金):

 

关注基金公告其实就是在关注我们选择的基金公司是否值得信任,观察我们的基金经理是否有站在投资者利益的角度进行投资,从而帮助我们及时掌握基金产品的动态。

 

什么是基金公告呢?基金公告有三种基本的类型:

发行公告、临时公告和定期公告。

 

通常来说,基金公告会在基金公司的官网进行法定披露,交易所、销售机构和一些第三方平台也可以查找到相应的基金公告。

 

发行公告包括基金发行时的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发售公告;基金成立时的合同生效公告、基金上市交易的公告等。

临时公告则是关于基金申购赎回、持仓证券的估值调整、增减代销机构等的临时性消息的公告(比如因天气原因,香港交易所暂停交易,进而影响相关基金受到非港股通交易日影响的基金暂停交易公告)。

常见的基金定期报告,包括了季报、半年报和年报。定期报告的披露时间如下表所示:



三类定期报告内容各有不同,通常季报最为简略,半年报和年报更加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基金的基本运作情况、投资组合的情况及财务数据等。

 

定期报告的披露内容如下表所示:



定期报告让人听着头大的专业术语中,有几个部分值得我们特别关注。

1.       首先,是基金的主要财务指标和基金净值表现,这是帮助我们分析“基金到底赚钱了吗”的关键指标;

2.       第二要关注投资组合的情况,也就是“这只基金买了什么”,这是投资者们最关心的内容之一,这对于判断投资经理的投资思路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3.       第三要阅读管理人报告,这部分包括了对基金投资策略和业绩表现的说明、对未来的展望、以及报告期内利润分配情况等,可以让我们对基金运作的过去和未来有一个更好的认识。

4.       另外,基金的份额变动、户数、机构投资者比例等信息也很重要,因为份额大小决定了基金运作的稳定性,在阅读定期公告时也要予以关注。

 

 

【Q40】“没有仓位控制的定投,对资产配置的意义不大”您怎么理解这句话?作为普通人,如何把握每次加仓额度?

其实大部分投资者的投资都没有仓位控制这个概念, 
 定期也没有必要考虑仓位,定投就是每月工资的一部分(工资涨了多投点),然后投完就OK了,说句不好听的: 我们看历史数据发现择时可以创造超额收益,但是实际中择时很难,很多投资大师都放弃短期择时。

现在有那么多基金组合,无论大V的还是基金公司,我觉得定投基金组合比定投单个基金好。因为调仓的事情交给基金组合就可以,没有必要自己天天盯着市场,自己重要的是升职加薪,才能保证有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来投资和生活。

网友补充:当指数市盈率分位过中位数,定投要谨慎。

全部讨论

2020-11-11 12:37

第一次学到了有关ETF这方面的知识,受教了!

2020-10-30 17:04

@蛋卷基金 帮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