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抗通胀进程进入“垃圾时间”—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4年第3期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What you do makes a difference, and you have to decide what kind of difference you want to make.

—Dr Jane Goodall

报告摘要

一、投资摘要

1: 5月份议息会议,美联储保持利率不变,放缓缩表速度,议息声明表达了近期通胀水平下行停滞的担忧。

2: 联邦基金利率位于高位的时间将更长,美联储面临多种降息与不降息的路径,加息选项尚未纳入考虑。

3: 二季度处于美国通胀水平上行模式的转换时期,是美联储看到通胀全面上行来临,却不采取行动的“垃圾时间”。

4: 美联储放缓缩表的原因是储备金分布不均衡,这将加大银行信贷重新扩张的动能,以及未来美联储加息的压力。

5: 美债利率曲线或重新熊陡,促使美国金融环境收紧,引发美股调整,直至6月份欧洲央行降息;新兴市场资产受到美欧货币政策差异拉大的负面影响。

二、风险提示

中东爆发地缘政治冲突,欧债危机再度爆发,新兴市场债务危机

报告正文

2024年5月份美联储议息会议继续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5.25%至5.5%区间不变,但是放缓月度缩表速度。本次议息会议声明有两处比较大的改动:

一处是添加对于近期通胀形势的表述:近几个月,通胀水平朝着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下行的进程缺乏进展(In recent months, there has been a lack of further progress toward the Committee's 2 percent inflation objective.)

另一处是添加关于放缓缩减资产负债表速度的表述:从6月份开始,美联储将其月度美国国债赎回上限从600亿美元降至250亿美元,机构担保按揭贷款证券的赎回上限保持在350亿美元不变,超出赎回上限的到期本金都会被再投资到美国国债中。(Beginning in June, the Committee will slow the pace of decline of its securities holdings by reducing the monthly redemption cap on Treasury securities from $60 billion to $25 billion. The Committee will maintain the monthly redemption cap on agency debt and agency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at $35 billion and will reinvest any principal payments in excess of this cap into Treasury securities.)

相较于2024年3月份的基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变化不大,甚至可以说乏善可陈。在超级核心CPI同比连续上行5个月,劳动力成本创下一年以来最大增幅的背景下,鲍威尔仍然坚持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具有限制性,通过更长时间的维持高利率,最终能够将通胀水平压低至2%附近,这个逻辑还是衍生自2021年通胀暂时性表述,过度强调供给因素缓解对于拉低通胀的贡献,忽视抑制总需求的作用。

在所谓“数据依赖”框架下,只要不是各个通胀构成部分全面上行,那么美联储就有理由将其归为结构性上行,或者暂时性上行,不需要以进一步收紧货币来应对。等到各个通胀的构成部分全面上行,美联储才决心采取行动。二季度恰恰处于通胀水平上行模式的转换时期,美联储看到了通胀全面上行的风险,但是不愿意脱离经济数据,预先处置风险,所以这段时间成为美联储看到通胀全面上行来临,却不采取行动的“垃圾时间”。从这个角度看,鲍威尔的讲话透露未来美联储货币政策的三个要点:

【1】通胀下行过程高度不确定,但是方向高度确定——鲍威尔坦诚,最近几个月通胀水平朝着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下行的进程缺乏进展,仍然高度关注通胀风险,但是并不希望金融市场进行加息预期定价,所以他直白的声称,美联储后续的行动不太可能是加息,并且强调未来有多种路径指向降息,也有多种路径指向不降息。鉴于今年基数效应消退,能源价格对于CPI同比的贡献转正,加上房价上涨向房租传导大概率将于二季度开始,对于通胀下行方向的过度自信,意味着美联储对于通胀下行惯性减弱的较高容忍度,这将透过工资粘性推高薪资增速,促使金融市场被导向加息预期定价。

【2】放缓缩表不代表货币政策立场的变化——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以更慢的速度缩表,并不代表货币政策立场变化,但是一个现实问题是,2023年以来美联储缩表并未有效的移除银行体系的储备金,财政支出速度超过缩表速度的背景下,银行体系的储备金基本回到美联储开始缩表之前的水平。基于储备金分布不均衡,而采取的放缓缩表操作,在银行信贷标准连续两个季度放松的情况下,很可能成为银行信贷重新扩张的重要驱动力,届时可能需要重新加息来抵消。

【3】工资增速需要回到2%的通胀目标对应的水平——鲍威尔提到,3%的通胀水平不可接受,虽然美联储不设定工资增速目标,但是希望工资增速降至支持通胀回到2%的水平。联邦基金利率下限升至5%已经一年,但是美国名义产出缺口占GDP比例从0升至0.9%。名义产出持续增长表明,美联储加息所导致的金融环境收紧无法有效抑制产出,那么自然无法拉低工资增速,这就使得2%的通胀目标缺少可信度,鲍威尔对于通胀下行方向的信心,显得非常不理性,甚至可以说充满侥幸心理。

大类资产配置层面:名义产出持续增长,加上越来越明显的通胀全面反弹风险,美联储又坚持鸽派立场,最终金融市场或将倾向推高持有长期美债的期限溢价,这很可能促使美债利率曲线再度熊陡,通过长期实际利率(通胀保值债券利率)走高,实现金融环境收紧,随之美股或陷入调整,直到6月份欧洲央行转向货币宽松立场,美股再触底上行。新兴市场国家则受累于美国进口价格同比回落、美欧货币政策差异扩大推高美元,供需矛盾缓解或推动大宗商品回落,企业盈利和股票估值承受双重压力,新兴市场央行采取比美联储更宽松的政策,加大本币贬值压力。

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系列

美联储放任通胀超预期上行风险—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4年第2期

通胀反弹风险再度强化美联储鹰派立场—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4年第1期

美联储只有货币对策,没有货币政策—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3年第8期

Wait and See策略毫无新意—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3年第7期

更高、更久、更强—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3年第6期

美联储对于通胀下行缺乏信心— 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3年第5期

"Higher"尚未结束,"Longer"才刚开始— 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3年第4期

经济衰退预期与降息预期双双被否定— 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3年第3期

正常的加息幅度,不正常的双重背离— 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3年第2期

非正常通胀环境中的正常加息— 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3年第1期

更高的终端利率,更高的实际利率 — 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8期

加息软着陆 or 经济软着陆 — 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7期

美联储加息路径从“过山车”转到“爬山坡” — 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6期

美联储加息进度追上美国经济形势 — 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5期

“过山车”式加息缺乏可信度 — 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4期

美联储加快追赶经济形势的步伐 — 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3期

更多加息、更早缩表 — 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2期

美联储货币宽松政策全面退出进入倒计时 — 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1期

加息路径更加陡峭,资产负债表调整浮出水面 — 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7期

坚持通胀立场,淡化加息预期— 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6期

美联储释放“加强版”鹰派信号— 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5期

疫情并未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 — 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4期

美联储发出间接且清晰的鹰派信号 — 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3期

重新校准通胀预期 — 4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2期

逆回购工具重出江湖—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1期

更多投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