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iPhone转发:1回复:1喜欢:0
$华电国际(SH600027)$

电力央企资产证券化的路径探析

2024-05-15 13:14 来源: 能源新媒
资产证券化正在成为电力央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法宝。
中央多次明确强调要“更好发挥资本市场枢纽功能”。实际上,这些年来电力央企在资本市场上动作不断,国家电投、华能、华电、中广核等旗下的港股上市新能源平台陆续启动私有化退市并回归A股重新上市,部分电力央企频繁对旗下多个A/H股的上市公司进行了股权增持,中能建采取换股吸收合并方式回归A股,其旗下的易普力“A+H股分拆+借壳”上市,还有三峡新能源IPO核准上市后、华电新能IPO成功闯关。
另外,中电建、大唐、华润、中广核等有意计划分拆新能源业务单独上市。而借助资本市场推动央企实现资产证券化一直是国资委在力推的举措,也被公认为是国企改革最好的路径之一,成为电力央企改革的主要方向。
因此,如何借助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机遇,有效推动电力央企改制上市,加快实现资产证券化,铸造资本市场“大国重器”,助力电力央企高质量发展。
央企改革的必由之路
资产证券化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的欧美、现已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一种新型筹融资工具。近年来,国资委也多次明确提出“指导中央企业推进改制上市工作,提高资产证券化率,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从国资委的角度来看,央企资产证券化应该是从广义上的角度来阐述的,不仅具有促进增资降杠杆、实现股权多元化的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实现政企分离的目的。
就电力央企来说,资产证券化是指通过全方位对接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技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借助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股权置换、并购重组等多种方式引入战略或基石投资者,把电力央企的资产上市作为发现、提升、实现资产价值和提高资本流动能力的主要方式,将不可变现、难以流动的资产转变为可变现、可流动的资本,并在流动中实现保值增效,以此推动股权结构改革、放大国有资本功能、提升市场竞争力。
对于电力这样具有一定自然垄断性质的行业来说,电力央企尝试资产证券化至少能够带来以下四大方面好处:一是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实现股权多元化,达到优化股权结构、实现治理水平现代化的目的,从而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经营行为,释放出市场活力,更好激发出核心功能;二是能有效改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利用率。当前,除少数电力央企债务负担相对较轻外,大多数电力央企的资产负债率普遍相对较高,通过电力资产证券化能够将电力企业未来资产提前予以“套现”,有利于大幅改善现行财务指标,获得更广阔融资空间;三是能获得较高的资信评级,降低融资成本。
关注华电国际H,华能国际H,国投电力A,中国电力H,国电电力A,大唐新能源H,中广核新能源H,中国核电A,中广核电力H,三峡能源大唐发电H,湖北能源皖能电力A,龙源电力H,浙能电力华润电力H,上海电力A,申能股份A,龙源电力A,川投能源长江电力中国神华H,中煤能源A,陕西煤业A,兖矿能源H,明阳智能运达股份三一重工隆基绿能通威股份TCL中环阳光电源金风科技阿里巴巴−SW,腾讯控股美团—W,中国平安H,京东集团—SW,网易—S,海底捞汇丰控股商汤—W,寒武纪—U,高新发展鸿博股份中际旭创天孚通信新易盛中科曙光浪潮信息科大讯飞软通动力剑桥科技中芯国际海光信息中微公司韦尔股份北方华创华虹公司通富微电

全部讨论

05-15 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