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银行的净息差与净利差(搬砖转载)

发布于: 修改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1

一、净息差

净息差(Net Interest Margin),简称NIM,它是指商业银行净利息收入与平均生息资产的比例。公式表示为:

净息差=净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余额×100%×折年系数。

因为净利息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

所以净息差公式也可写为:

净息差=(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平均生息资产余额×100%×折年系数。

净息差衡量的是一定时期内银行生息资产获取利息收入的能力。对商业银行而言,净息差是其生息资产收益能力和风险定价能力关键指标,也是商业银行核心监管指标之一。

这个公式里还涉及其他术语:平均生息资产余额和折年系数。老银分别给大家解释:

什么是平均生息资产余额?

我们要把这个词拆成两个来解释:生息资产和平均余额。

生息资产指银行以收取利息为条件对外融出货存放资金而形成的资产,所以它不仅包括各项贷款,同时还包括存放同业款项、买入返售资产和存放央行款项等。当然,贷款占绝对大头。

平均余额是期初和期末余额的算术平均数。

什么是折年系数?

折年系数是财务指标的一个参数,用以方便计算时点的年度指标,月度折年系数为12/n,季度折年系数为4/n,半年为2/n,比如,你已经经过了3个季度,折年系数就是4/3,此时,净息差公式为:

净息差=前三季度的净利息收入/前三季度的平均生息资产×100%×4/3。

二、净利差

净利差(Net Interest Spread),简称NIS,是指银行生息资产平均余额和计息负债平均余额的利率差。(是不是简单粗暴很多~)其中,计息负债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客户存款外,还包括向央行借款、应付债券以及其他产生利息支出的负债。比如前段时间现象级井喷的同业存单发行,便是城商行、股份行扩大规模的重要负债利器(其中的得与失又是一篇长文了,此处暂按下不表)。

净利差的公式表述为:

净利差=(平均生息资产利率-平均计息负债利率)×折年系数

=(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利息支出/平均计息负债)×100%×折年系数

它衡量的是银行资金来源成本和运用收益之间的差额,相当于一个“毛利率”的概念。而净息差反映的是商业银行运用生息资产的效率,相当于“净资产收益率”概念。

三、净息差与净息差的关系:

搞懂以上两点之后,朋友们出去吹牛谈银行,就有相当的理论基础了。不过,如果想玩点高阶的,就需要深度理解净利差和净息差的关系。

 

老银这里以年末指标为例,并假设平均余额固定,对净利差公式进行进一步推导,直到能与净息差进行直观比较:

——————————这是一条高能的分割线——————————

公式①

净利差=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利息支出/平均计息负债

 

公式②

利息净收入=利息收入-利息支出

所以上面公式又可以变形为:

净利差=(利息净收入+利息支出)/生息资产-利息支出/计息负债

=利息净收入/生息资产+利息支出/生息资产-利息支出/计息负债

看到这里,你还记得净息差的公式吗?

公式③

净息差=利息净收入/生息资产。

 

所以上面的公式最终可以变为净息差和净利差的一个等式:

净利差=净息差+(利息支出/生息资产-利息支出/计息负债)

当括号内数字小于零时,净息差大于净利差;反之,则净息差小于净利差。

不知道你是不是有点晕,慢慢理解就吃透了。下面我们在横向对比一下净息差和净利差,帮助大家理解两者的区别:

——————————这是第二条高能线————————

公式④

净息差=净利息收入/平均生息资产规模

=(利息收入-利息支出)/平均生息资产规模

=(平均生息资产×生息率-平均付息负债×付息率)/平均生息资产

=生息率-(平均付息负债规模/平均生息资产规模)×付息率

所以,净息差与净利差的区别在于:

公式⑤:

净利差=生息资产生息率-计息负债付息率

公式⑥

净息差=生息资产生息率-(付息负债规模/生息资产规模)×计息负债付息率

到这里,净利差与净息差的关系与区别就讲的差不多了。

一般而言,以传统存贷款业务为主的银行,净息差更大。因为银行吸收的计息负债多以生息资产的方式运用,生息资产规模常常大于计息负债规模,导致上面公式中括号内数字小于1,净息差大于净利差。比如招行2016年平均生息资产余额为5.39万亿,平均计息负债余额4.97万亿,而招行2016年利息净收入占比为64.4%,在国内已算利息收入占比相当低的银行了,五大行平均利息净收入为70.2%。

而投资银行的净利差更大,因为投行业务不能带来利息收入,自然由此产生投资收益资产占比增加。生息资产规模将小于计息负债规模,净息差自然小于净利差。

 

当然,以上公式的推导只是为了让大家直观地了解。在实务中,我们更多时候是对净息差这一指标在不同时间维度上进行比较,以此衡量银行的盈利能力。


作者:自由快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