兮问道 的讨论

发布于: 雪球回复:0喜欢:6
@Peter投资  @Dannykkl  @平安一三一八 你们要的定性分析。
就从当前最热的碳中和开始吧。第一层逻辑:水泥行业高污染、碳排放,碳中和的自然是利空。
第二层:碳中和压制下,小型水泥企业出局,行业龙头市占率进一步提升(水泥总还是要用的吧!),所以对龙头公司(或者说未来胜出的水泥企业)短空长多。
第三层:海螺水泥自身的诸多优势(不再一一列举),确定了不可动摇的行业龙头地位,在下部的行业变局中具有相当的主动权。也就是说,未来需要担心的更多是市场需求问题。
第四层:对市场需求的悲观预期是目前压制水泥行业估值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近年来房地产行业受到政策强力压制,另一方面中国城市化改造进入减速期,所以一部分观点认为未来市场需求增长有限,水泥行业进入下行周期。
第五层:周期理论往往是回测的(比如牛市、熊市什么时候见顶见底,都是事后定性,过程中谁敢言底),就房地产而言,准确的说政策是逆周期调节,而且是稳不是减;而城市化改造进程,一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潜在空间尚未见顶;另一方面中国发展还非常不平衡,除一、二线城市外,其他地区尚有较大升级空间,目前言顶可能尚早;第三,城市化建设周期受政策方向影响较大,目前学术界观点对未来中国城市化建设的预判是打造城市群和核心都市圈,这里面难道就没有水泥什么事了?
第六层:海螺水泥在需求尚未见顶、自身优势明显的情况下,大力发展“赔本赚吆喝”的贸易业务,未尝不是居安思危,通过加强对销售渠道的控制,形成从上游生产加工到下游终端销售的一体化战略布局,从而谋求在未来市场格局变化中的主动。比如:曾经格力的线下渠道优势和目前的美的线上渠道优势,以及医药行业中高额的销售费用,可见销售渠道对于生产制造业的重要意义。
所以,海螺目前的贸易业务,个人觉得很有点互联网行业的思维了,先靠资本实力“烧钱”占据销售渠道,排挤中小资本出局,而后形成垄断定价权(这倒让我有点担心反垄断的问题了,结合本周的2个反垄断“大瓜”)。
好吧,逻辑分析就简单说到这儿吧。发发牢骚:你们所谓的这些定性的逻辑,看似个个周密严谨,颇有预测未来之功,但说到底都是泛泛之谈(包括我上边这些),主贴评论中已经不乏各种不同角度的倾向性观点,如果再考虑雪球上的诸多言论,更是众说纷纭,无法一统(这也是股票投资之魅力所在,有分歧才有股市)。所以,个人浅见,如果真的想把自己的逻辑介绍给别人,不要三言两语的评论就把别人说的一无是处,大可以好好的整理相关数据和事实支撑,把自己的逻辑通过数据比对和实例论证来让他人接受(之所以主贴中不写上述六个层次的逻辑分析,就是因为自己的时间和经历还不足以把相关的数据和背景资料收集整理出来,不想泛泛而谈),这种有理有据的相互讨论才有益于共同提高。这一点我倒是比较认可@价投6688  的回帖,一眼就看到了我分析中的不足,但并没有恶语相向,而是把自己的帖子贴上来,一些详细的分析让我受益匪浅,以后也会常常关注。
后边如有讨论和不同意见,都欢迎提出,我们共同讨论。但如果上来就要来喷人的,恕不奉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