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丰股份301035受益于欧洲能源危机和人民币贬值

发布于: 雪球转发:0回复:0喜欢:0

润丰股份披露半年度报告,公司2022年半年度实现营业收入为77.79亿元,同比增长93.78%;归母净利润8.88亿元,同比增长223.04%;基本每股收益3.21元。公司2022半年度营业成本61.35亿元,同比增长81.6%,低于营业收入93.8%的增速,导致毛利率上升5.3%。期间费用率为5.3%,较去年下降3.3%。经营性现金流由-4.68亿元增加至6.86亿元,同比上升246.5%。合同负债在2022年半年报1.02亿,货币资金40.6亿。

中国农药销售百强排名第三,至2020 年公司在全球农化排名已提升至第11位,作物保护产品出口额持续多年排名全国第一。

产品主要出口国外,南美洲是公司最大的海外市场,占比近一半,其中巴西和阿根廷是公司最大的出口国,营收占比分别约23%、18%。

公司主要产品为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三大系列,也就是农药三大产品全部齐备。其中以除草剂类产品为主,营收占比为81.6%,包括草甘膦、2,4-D、莠去津、百草枯等原药及制剂产品;杀虫剂营收占比为8.8%,杀菌剂营收占比为6.8%。

特色优势

1.提速全球登记布局,海外登记大幅增长

农药行业的特殊性很大一部分在于农药登记制度,目前,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国家生产和销售农药都要受到当地政府的严格监管,登记要求也在实时变化之中,整体趋势是愈加严格。目前取得登记证的单位时间(通常需要3-5年)和单位投入越来越大,以两个农药需求大国美国和巴西为例,美国单用途常规原药(除草、杀虫剂)登记费用在60万美元以上,制剂登记在30万美元左右,过去通常登记周期为1-2年近年延长到2-3年左右;巴西登记费用和美国类似,但是过程更加繁琐,登记周期也从过去的2-3年延长到3-5年以上才能通过申请。在如此高额的费用和长周期的申请时间等待下,登记证布局合理、完善会使企业的竞争力提升一个档次。

境外自主登记成为了润丰股份极为稀缺的资源,预计未来三年年度登记费用预算在1.4-1.7亿元之间。

公司农药销售主要采用传统出口与境外自主登记模型结合的方式,境外自主登记模式具有登记证投入大、获证时间长、技术要求高等壁垒。上半年公司登记团队规模从2021年的119人扩充至149人,登记费用同比增加2100万。截止2022年8月,公司已获得国内登记267项,海外登记4459项,境外登记数量较2021年底增加452项,其中登记门槛最高的欧盟获得原药登记12项,巴西新增登记14项,同时在非洲多国家也取得登记突破。自主登记模式下,对下游客户议价能力增强,快速增长的全球登记布局,为公司打造全球营销网络打下坚实基础。

2.公私募机构云集

交银施罗德,国泰,中信资本私募基金等扎堆,中报前十大流通股东累计持有:2329.94万股,累计占流通股比:33.74% ,较上期增加292.84万股。

3.中报继续走出净利润断层

劣势:

1.次新,上市未满三年

2.估值相比同行业略高

结论:观察,合适的时刻趋势投机

$润丰股份(SZ301035)$   $利安隆(SZ300596)$   $盛航股份(SZ001205)$